编者按:以下是黑麦与枫叶和念念两位同学共同学习《老子》,黑麦做的读书笔记。与其说,我是一个讲者或分享者,毋宁说我是一个共同学习者。与她们二位在课堂上的讨论、切磋交流,使我受益颇多。因此,以下笔记或曰感悟,有她们的贡献。特此致谢!
9月13日
1.
道,和权谋学没有关系,和成功学也没有关系,和玄学有一点点关系。
道不可说,不可用二元对立的概念去分析和对待。我们讲“道”,实际上已降了一层,就像柏拉图的“理式”之显现为相。
保持谦虚是必要的,虚妄是不可取的。
凡是讲成权谋和成功学,都居心叵测。
2.
“我们可以向大自然学习简单。一粒种子种下去,土壤、雨水和阳光就会共同工作,种子长成树,树生出根、茎、叶、花和果实。秋天来时,落叶归根,给土壤提供营养。冬天,树休息、睡觉、冬眠。当春天再来,繁华再来。树没有野心,树不想成为比这更复杂的事物,树只想成为一棵树,仅此而已。一棵苹果树只想成为一棵苹果树,并为成为一棵苹果树而喜悦。它不需要更多或更少,无论它是什么,它就是它自己。”(萨提斯·库马尔《美而简:生活的艺术》第四章)
——这就是“道”。
9月19日
读到《老子》第五篇了。黑麦做的选本的第五篇。
先和大家一起复习老子的“道”,老子的“自然”和“无为”,确保都能够很准确地理解。《老子》这本书很有意思,他上来先给你讲虚无缥缈、玄之又玄的“道”,就像打好理论基础,接着很自然地,由宇宙观引向政治观和人生观。
与大家分享对“出世”的理解。“入世”是积极进入官场,与之相对,“出世”就是远离官场,甚至做个隐士。可是我们提到老子“出世”,是不是有种误解?觉得他消极避世,只顾好自己。实际上不是这样,读《老子》原书,就会发现,老子很大篇幅都在关心政治。如果彻底不关心人间现实,那怎么还会有这本书呢?
这本书是给当时社会提供的药方,尽管从未有君王采纳。这一点,和孔子的命运如出一辙。
联系当今社会的躺平、佛系、低欲望社会......恰恰因为现实太卷,社会固化,物质消费之风大炽,这个时候,躺平未尝不是件好事。和孩子们一起,对“躺平”一词做了积极的阐释。躺平,并非躺下来不动,当个懒蛋,不是的。躺下来,只是累了,不再跟风,不跟别人争,不和外界比较;利用这个间隙,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想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再重新出发。
孩子们立即想到:老子所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太“积极有为”的社会,君王频繁征战,诡诈之风盛行,百姓无所措手足......因而,老子才要政府无为,要人们回到“无知无欲”的纯朴状态。
第五讲已经涉及老子的人生观:重内省,不外求。
读到最后一个选段,令人一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强调自知、自胜、自强。一个刚健有为的老子啊!
诸子百家各成体系,枝叶扶疏,相互交接——界限从来没有那么分明。
另:孩子们会说,“我有点理解老子了。”“我觉得老子说得有道理!”最欣慰的,莫过于听到她们这样说了。
9月24日
1.
开场白: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削尖的铅笔,啪一下掉地上,笔尖怎么样?就会摔折。如果是一个弹簧呢?没事。还会弹得老高。这就是坚硬和柔韧的区别。
孩子:我想到了《世说新语》。嵇康刚硬(疾言厉色),直接怼司马氏(《与山巨源绝交书》),结果被临刑东市。阮籍不一样,比较软,靠喝酒隐藏自己,最后就正常结局。
我:太好啦!就是这样的,不一样的选择。嵇康和阮籍是很好的例子。我还想说,人的骨头是很硬的,但是跳远时,体育老师会交待,要屈膝作为缓冲。连接骨头的韧带就是柔韧的,和骨头形成对比。
孩子:牙齿和舌头也是这样......
于是,我们开启了《老子》的学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结合大量的实际生活经验,孩子们能够轻易地、开心地读懂《老子》——真是了不起!
2.
很多人题字,都喜欢写“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对应的后面一句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讲“水”的第二个特点,另外两个是柔弱和不争。老子将眼光瞄中水,水往低处流,喻之于人,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不愿意干的活儿,看不上的小生意,不中意的小点子,你不嫌弃,捡起来干,很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通俗的说法: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功成不居。
“善”不局限于道德,更接近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谷王,百川归之的王,那不就是江海吗?山上小溪归大河,一条大河向东流,最终都是回到大海。老子说:“想成为大海吗?很简单,把你的位置放到最低。想成为大王吗?很简单,把你的姿态放到最低。”
大海之大,更在其容纳。人也是这样,谦下、包容、忍辱、大度。你看,老子又落到现实政治层面了,我们可以说,他给“圣人”、统治者和领导出主意,但其实人人都可以学习。
吊诡的一面,很少有人愿意待在低处,很少有人眼光下看,但恰恰“处下”,你不成为大海都不行;居下,你不成为圣人都不行。这似乎是物理上讲的“势能”。
老子讲“不争”,完整的说法是:为而不争。
3.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讲物极必反。
大家举了几个很有趣的例子。
黑麦:小时候在村子生活。父亲跟我讲:“有的人看着是个病秧子,一年一年挨过,活到很大岁数儿。有的人身体好,硬朗得很,哎,哪一天不知道咋回事就没了。”
孩子:“我看到一个说法,视力好的人,眼睛花得快。近视眼,反而花得慢。”
黑麦笑:“这给了我很大安慰啊,我就是高度近视。”
孩子:“我还想到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月圆则缺’......”
9月26日
1.
准备一杯茶,跟孩子们谈天论道(《老子》),还有比这更好玩的事情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显然不赞同“五色”“五音”与“无味”。那他赞同什么?找找反义词——清淡、清静、素净。
老子真是个老人啊,粗茶淡饭,填饱肚子;声色之娱,坚决抵制。
现代社会,在家一部手机,网购什么都有;出门五光十色,难得安静片刻。信息洪流滚滚,裹挟着人向前翻滚。于是,老子凸显出来,像个先知似的。
2.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说白了,很类似和尚打坐,都是修行。消解一切机心杂念,回到极静的状态。如此,方能参悟大道。
整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信仰也不同,无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无论儒道文化还是其他什么,本质都是约束人的(贪)欲。人性复杂,仿若洪水,需要筑起文明的堤坝进行约束。就这样,世界还是乱得纷纷攘攘。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命,即回归本原。这段话很有意思,以叶子和大树作比:叶落归根,这是回归本原;化作泥土更护花,这是永恒的规律。懂了,你就是明白人。
但这话又很深刻。人人都是“无”中生出,呱呱坠地,两手空空,到头儿来却死死抓住金钱名誉或地位,怕死得很。一片叶子可能永不坠地吗?除非给你做成标本。你这不是和规律对着干吗?要老子说,真是糊涂。放开了,反而能好好活。
3.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不但君子,是个人,就得背着“包袱”前行。米兰·昆德拉有本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结合老子,做个“曲解”:一个贵族子弟,平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不用操心,他还会有烦恼吗?——孩子能够立即接住话:有啊,无聊,空虚。
你看,这就是不可承受之“轻”,这“轻”,可指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但缺少重量。缺少理想、目标、意义,轻飘飘的,这“轻”恰恰是另一重“重”,重重的空虚、无聊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俄国文学作品中,专门有一类主人公形象,叫作“多余人”。
孩子举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被人称为“无事忙”。无事,但忙起来,即便是瞎忙,总归是好的,能够寻得一点安慰。
老子讲稳重、厚重,讲清静、清净。
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说老子是个哲学家,大概没有人会有异议吧。哲学家就是很容易把人搞糊涂的人。为何?深刻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很乱。老子讲道理也是,喜欢把一组反义词对举,一种状态走到极端,就像一条蛇咬住自己尾巴,循环往复,又回来了。这就是“道”,这真是高深的“道”啊!
5.
“知我者希。”“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一千年后,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
10月8日
《老子》最后一讲为——老子论治乱。
老子的人生观、政治观,都根源于宇宙观,即“道”。故有此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是大道的意思。读老子原本,而非道听途说,就会发现,老子根本无法忘情于现实政治,讲着讲着就开始劝告统治者。孔子论“圣人”,着眼于极高的道德要求;老子论“圣人”,指理想的统治者——若借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说法,那就是“哲人王”。心中有“道”(天道法则,大于道德之义,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做现实中的王。
老子提出了圣人人格,简单说,就是无主观成见,围绕老百姓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与此同时,需要自然淳朴、善良守信,拿老百姓当自己的亲儿子看待。
其政闷闷(清静无为),其民淳淳(淳朴);其政察察(打扰有为),其民缺缺(狡黠)。这是名句。从治国到管理领域,到今天仍极为适用。今天之所以过得那么苦,那么卷,那么累,难说不与上位者干涉太多有关。今天迎接检查,明天填写表格,后天大搞考核,各种形式主义,上行下效,折腾个没完没了......
接下来,老子就开始大加挞伐无道的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并非总是恬淡无为,你看,老子脸上的表情多难看,他愤怒了!老子身上甚至潜藏着革命的小火苗呢。此刻,他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说话,你以死亡威胁百姓,百姓根本不怕,爱怎么样还要怎么样。
秋风扫落叶,霜降枯蒿草,人一不小心出生了,又长大、成熟、老去,死了......这都是自然规律。所谓“肃杀”,是也。但一个人随意剥夺他人生命,代自然规律行使生杀大权,那就是犯罪。如此说来,当时统治者哪个不是罪大恶极的刽子手:发动战争,徭役赋税,严刑峻法,哪一样不是随意刑戮百姓?!因此,老子举牌呐喊,表示极大的抗议。
关于治国,老子说得已经很形象了好吧,“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就一个意思来回说,不干涉,不打扰,不多事,不婆婆妈妈,不总是给建议下命令。
根本没有人听呢!哎,算了吧。老子叹息一声,哲人王总归属于“理想国”。无奈得很,老子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或借用法国哲人伏尔泰的名言:种好自己的田地要紧!
“山野精灵读书会”-课程带领老师
黑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自然博物达人,无痕山林(LNT)讲师,山野精灵自然教育创办人,《有机乡村》主编。
曾做过教师、出版社编辑、新农夫等职业,热爱阅读,写作经验丰富。在《天涯》《世界文化》《世界教育信息》、“澎湃”思想等期刊栏目发表多篇文章。多篇文章收录于《崖边》Mook系列。
咨询或报名
微信号| tjwildthings
电话| 13820698970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