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孔子?——精读《论语》笔记

文摘   2024-08-21 14:39   泰国  


75

简单点说,我们同样可以将《论语》作为一本聊天之书。

孔子与弟子,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一边野餐一边聊天,一边坐车一边聊天,一边生病一边聊天,一边逃难一边聊天......

那么,欢迎你也来一起聊天吧!

为了系统性地、整体地领略这本书,不仅读到“格言警句”,还能读到背后的时代场景,读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日常生活和交谈情景,我们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

黑麦做的选本,重新梳理《论语》这部大书,从中精选约200则,主要分为两辑:第一辑参考孔子各类传记和影视,梳理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生;在此基础上,第二辑深入学习,关于孔子作为教师、学者、政治家和思想家等不普通的一生。以下目录供参考:

第一辑孔子的一生:“斗士”或“丧家犬”

第二辑 孔子的理想:  知其不可而为之


78

咱们的《论语》选本1,主要是以孔子一生为线索,把相关历史和人物关系搞清楚。方便后面对《论语》的理解。

但是这个选本绝大部分内容是《论语》原文,个别选用了《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或者其他资料作为补充。

《论语》选本1,连贯为一个故事——孔子的一生。单篇也是一个个故事。

做《论语》选本,阅读和参考鲍鹏山《孔子的一生》,毕宝魁《孔子传》,李长之《孔子的故事》,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孔子家语》,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电影《孔子》和孔子纪录片。

尤其是李长之《孔子的故事》还是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给小伙伴们,还有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


79

第一次讲《论语》,以古文来讲,能让孩子们哈哈大笑地理解,也是我的成功了。


716

孔子和《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矿藏,但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花费时间去读,去钻研。

今晚我们已经读到了“中年孔子”,关于出走鲁国去齐国的部分。

一段“斗鸡”和“八佾”,读得非常愉悦。引出的是鲁昭公出奔和孔子出走。


718

1)讲到《论语》第四篇啦!


关于鲁国“三桓”。给大家分享自周公至鲁桓公,再到鲁昭公的鲁国系年,给大家分享什么是“封建”(周天子—正卿—诸侯—大夫),给大家分享季氏家臣造反,给大家分享阳货和公山弗扰请孔子做官,给大家分享夹谷会盟和隳三都……给大家分享电影《孔子》的呈现。

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是多有成就感的事情。

为什么好好的东周出来一个春秋战国?只有理解了分封制才能知道,哦!原来此时天下整个是“乾坤颠倒”的状态。周天子原来是老虎,现在是病猫,一级一级地(造)反过来,诸侯为大了!

春秋战国就是诸侯为大的时代!在鲁国,更是典型,正卿反诸侯,大夫反正卿……

孔子眼见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他恰恰又是学礼的“专业”,一辈子企图恢复礼治!——那是多么地不合时宜,多么地尴尬,多么地复古,多么地艰难,多么地傻帽!越是如此,就越是显出来孔子是多么地固执,多么地勇敢,多么地神圣。

孔子纯粹就是一个丧家狗,同时,孔子又纯粹是一个理想家,一个为理想的斗士。


2)分封制和后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呈现的中国人伦“涟漪式”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理。都是基于一个核心理念: 礼制。从这里可以窥见儒家文化或者说汉民族的底色。


3)小朋友不但可以理解,还能够进一步领悟:靠礼制或者道德维系的社会,其实很脆弱。孔子渴望无讼(没人打官司),渴望仁政礼治,在后代社会,基本都是一个空悬的理想,历来王朝,崇儒只是表面,法家之王道霸道才是里子。直到今天仍是法治,仍是谁霸道谁主宰世界舞台。


4)课前还和小朋友分享,儒家主要是处理“人事”,和各种人打交道,弟子、家人、君王、大夫、外事以及隐士、农民等三教九流,甚至可以说,正是打交道(处理人际关系—各种礼法)成就了孔子。因此,儒家也就必然是世俗人伦的,必然是对鬼神不感兴趣。

因为孔子太有名,反而其他家刻画孔子和弟子时,都希望为我所用。但这已不是孔子本来面目。


719

人到中年。但丁35岁走入黑暗森林思考人生,孔子35岁抛妻别子去齐国重新找工作。

为什么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实在是忍无可忍才走的啊!


723

事物总是在矛盾之中往前发展。

孔子一方面企图恢复周礼,一方面开办私学(教化人的德行,武装人的思想)。教育的伟大或曰可怕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革命性、颠覆性。孔子开办私学,所收多是穷苦子弟,学有所成,干求诸侯,权力与地位大大提升。

这种阶层跃迁,符合周礼(封建秩序)的要求吗?并不。子路最后可以做季氏家宰,这在之前是具有爵位的人任职的。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客观上来看,便是借由教育开创了“士”的传统(瓦解了封建秩序)。诸子百家,包括战国苏秦、李斯皆可由布衣而至相位,凭的是什么?就是知识和能力。

孔门四科,德行为首,但并非只培养祭祀或知礼之人,还有外交家、政治家、学问家等等。因此孔门也在分化,为法家,为兵家,为墨家,为道家,为纵横家,为阴阳家……即便嘲笑和反对儒家,它也提供了一个可以想象和改编的范本,一个可以依据和批判的靶子。


723

转文章《青少年学习国学,为什么要从<论语>开始?》

1)做古文阅读,首要的当然是《论语》。这是第一个能想到的。

我做神怪故事系列,绕了一圈,为何?当然神怪故事更符合儿童阅读心理,此为一;第二,能够积累基本的常用文言字词;第三,对古文有了“感觉”。这个时候,再读《论语》,读诸子百家,相对障碍要少很多。

很庆幸,我们还是回到了《论语》这本书。尤其是周游列国,这是把孔子和乱世隐士区别开来的重要时段。孔子悲观吗?着急吗?当然。孔子却勇于(像佛家讲的勇猛金刚)承担起那种——极大的使命感,连生命都是置之度外的。

什么理想?当然是恢复崩坏的礼乐,其实就是周天子以至于诸侯、卿大夫的世界秩序。更准确地,我们还可以说,孔子要维护的是真正的封建秩序。

克己复礼,各安其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跟孩子们开玩笑,孔子讲礼,讲仁爱,就像胸中永远有个高悬的太阳,发出万丈光芒。因此,加以过滤和发挥,他就很容易成为圣人了。

有一个小朋友提问: 不喜欢孔子讲的这种太谦虚。确实,儒学对整个东亚世界有根本性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彬彬有礼,谦虚低调。谦虚往深一点便是谦抑,内敛。小朋友立马举了日本的例子。


2)克己复礼,安分守己,君臣父子……讲起来可能很让现代人反感。我也是。但是回到具体语境中,这都是应对当时“世界局势”和现实问题的理论思想和方法。

记得曾经看过台湾摄影家阮义忠讲到台湾乡村被破坏,传统一点点丧失,他讲到现代人需克己复礼。还很让人感动。消费主义兴起,物欲膨胀,克己完全是弃之如敝履的东西。


725

小时候,太调皮了,大人就会说,“一点斯文样儿都没有。”

长大了进学校,又会学到这些词:斯文扫地、斯文败类、有辱斯文等,指文化人不自珍,不自尊。

今天与孩子们读《论语》,读到这段话:“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真是非常感慨!“斯文”这个词的原创者就在这里。2500年,3000年,我们的文化还存在于我们的口头儿。可能我们不知道具体含义,但是那种感觉在。

文,是什么?指周文化传统。

孔子从小习得的是什么?在哪个方面成就最高?当然是礼仪,也就是周礼,实际就是周文化传统(周公“制礼作乐”)。

所以,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遇险,被人抓起来,眼看命都差点没了!他说的是什么?“周文王死了,周的文化传统难道不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成心让这种传统灭亡,那干嘛要让我掌握?如果上天要让这种文化传续下去,匡人能奈我何!”

关键时候,孔子竟然相信天命了!这不是迷信,而是满腔的无畏与信心,由信心而带来的巨大力量。可以说,儒家之刚健精神——全在这两句话里了。后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正是一脉相承。

孔子感受到了上天的(虽然有些神秘)召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讲“天职”观念,由上帝赋予),或者说一个人生来要活出来的那个自我。那种强烈的天命感,使命感,充盈在人的生命体内,这才是孔子,乃至于后世儒家——真正的非凡与动人之处。

上课前,孩子还给我们看看窗外,说“听到雨没?”“我喜欢那种大雨落在泥土上的气味。”我们就聊了会儿雨中的各种气味。


731

读《论语》,了解一些历史背景。

其实读得很畅快的,还因为小朋友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理解背后的意思,甚至直接回到历史场景。

读到孔子周游列国,现实险境不断,物质生活匮乏到极点,越是如此,孔子却在不断地重复“天之……匡人/桓魋其如予何?”

兴之所至,讲到梁漱溟先生,当时日机不断轰炸,情况十分危急,他说什么?“我肯定死不了的。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可能当代很多犬儒化的我们万难理解这句话,谁死了地球还不照样转。但是回到历史语境,这句话完全和孔子接通了。因此,你才能理解,为何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孩子们很难理解伯夷叔齐孔子孟子的选择了,但没关系,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曾经有一群中国人做过如此选择。

读书,不也是了解多种可能性,以供我们参考吗?


81

《论语》第一辑就读完啦。

最后,非常郑重地感谢了我的孩子们。感谢大家一起阅读,一起切磋交流。她们说的一些“金句”启发了我,我都还记下来了。

从孔子出生,到少年成长,到三十而立,到游历齐国,再到回来做老师、为司寇,最后再出走14年,周游列国。真的挺感慨的!孔子的“天命”观,很大程度上是在周游列国中激发出来的。周游列国,三次遇险,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他们。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圣人吗?用功的人吗?读完这一期,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最主要的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板着面孔的、焦急的、自辩的、大义凛然的、可爱的、有点“虚荣”的、有点“自夸”的、会骂人的、急于求官的、和蔼可亲的孔子——出现在我们面前。

因为她们读得好,第一次,我留了作业:

1)请为孔子写一个小传(不限字数)。

2)在你心目中,孔子是怎样的形象?


81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一般翻译都很绕口,孩子能够直击要点: 孔子不想做隐士,他要为天下人而活。

但读到最后会发现,孔子和弟子做成什么事情了吗?并没有。一场“空”。

孙中山奔波一生,他的共和理想实现了没有?并没有。一场“空”。

…………


83

跟着黑麦老师读《论语》,经典对孩子们的激励,格局的打开,思想的积淀。以下是对“安贫乐道”的新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对颜渊,那真是赞不绝口!说这句话时,孔子那自豪、自得、满意的神态跃然纸上!

颜回有多穷?一篮米饭,没菜;一瓢凉水,没茶;一间破屋,没家具。

颜回什么心态?快乐呀。

孔子云:富而不骄,易;贫而无怨,难。孩子们说,前面一个也难,那是,现代人显摆的多。但第二个确实更难!

孔子赞颜回这句话,四个字:安贫乐道。在今天,几乎是骂人的话。穷酸秀才,穷的叮当响,还不知耻。甚至把穷和懒惰等同起来。

凡事都有为什么。我们这样解释——

颜回如何能够安贫?他有道可乐,能够乐道。精神追求人家有,乐在其中;人生使命人家有,活着有奔头儿——如此,贫不贫还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孩子们,你们找到自己的“道”了吗?

补充:重要的是乐道,而非是否安贫。安贫和乐道,根本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


83

转《秦晖|共同体·社会·大共同体:评<共同体与社会>》。

文章援引滕尼斯的大、小共同体概念,去解释《论语》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很棒的。一下子就清晰了。

从而能够看出,叶公身上隐约现出的已经是法家观念。


86

颜渊、子路犹如孔子左右臂,但对两人态度实在天差地别。

孔子对颜回赞不绝口,对子路刚说一句好话,后面必定跟着一顿敲打。

孔子赞颜回,回死,却不许厚葬,孔子在乎的终究是一个“礼”字。

孔子贬子路,当然有纠正其鲁莽之故,更重要的,他终究在乎一个“德”字。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只是说说而已,他更在乎的,终究是“用世”二字。


813

1)读到《论语》第二辑,“孔子论学”。一小时,好像10分钟那么快。

怎么就读完了,怎么就读完了......

轻松愉快的聊天,每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乐在其中,沉浸其中不知时间已经流逝。

什么是弟子?古人的教学方式?孔子的教学理念?

兰洁和我说过:《论语》是用来做的,而不仅仅是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少时常听父辈说:猪吃饱了还要拱三拱(何况一个人)。(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当时给家里小朋友起名字,一下子就记起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还有孩子发现的孔子的“偏见”,孔子一直不喜欢口才好的,注重寡言。孔子确实不是完美的人,也是一个凡人,由此又延伸到“即凡而圣”这个词——无论如何,孔子都是一个值得我们给予最大敬意的人。我们每个人做好每件事,活在此时此刻,也可以即凡而圣。

最后鼓励大家,把兰洁送我的话送给大家,论语是用来做的。当大家困倦时,抄个纸条,鼓励自己,比如“不迁怒,不贰过”


3)佰盛:“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一言可兴邦,亦可丧邦。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轻诺者,必寡信。察其言,观其行。《论语》中孔子论言的有很多。个人以为,孔子并不反对口才好,他反对的只是夸夸其谈与名不符实的空言。不过,孔子也确实没体现过对口才好的学生的推崇,比如对子贡与子张。这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很深的影响。我们因为敏于行而讷于言,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无法通过语言来交流感情,社会交往中不会用语言来开展人际沟通,很多人最终活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孔子喜欢颜回,平时沉默不语,好像对什么事都没有观点,但真正让他发表观点,他又能一下子切中要害。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倒觉得寡言如颜回者,也有一个我们当引以为戒的问题。我发现,颜回好静不好动,心如枯井死灰。这种人一般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身体不好。并且,他生活习惯同样有问题,喜欢吃粗茶淡饭,饭后还喝凉水,然后曲肱而枕之,天长日久必然短命。早慧者必夭,这既是对颜回的肯定,也是对他的另一种否定。如果继续往前追问,我们还可以问:究竟何谓慧?结合孔子对言的看法,我觉得真正的慧者是性格开朗活泼,不胡思乱想耗费心力,活得简单纯粹而又快乐的人,这种人生命能量很强,健康长寿,同时还能鼓舞人感染人。一家之言哈。


8月16日,回复佰盛

黑麦:做《论语》读书会,我和孩子们都发现:孔子不喜欢“口才”。他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应“谨而信”(谨,即寡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内心有“仁”,何须多费口舌,等等。

这一看法,得到朋友的回应和细之又细的分辨,以及新的对颜回的阐发。

作为一个十分看重“礼”的人,孔子会讲具体的行坐、祭祀、君臣之礼等,而说话作为人的一项睁开两眼就会做的事情,必然早就被孔子注意到了。口舌可以兴邦丧邦,可以招惹是非,也可以凭此平步青云,那么,我认为,说话必然地被孔子纳入了“礼”的范畴。

如《论语·乡党》中的这一小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闇闇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在不同场合,孔子很注重如何说话。在父老乡亲面前,要不善言辞,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在宗庙朝廷,就需要能说会道,但也注意分寸。和地位低的大夫说话,态度随便一些;和地位高的大夫说话,就要恭敬严肃;至于和国君对话,除了恭敬,还需一点紧张,紧张之余还不失风度。

——这也太难了吧!

确实,孔子并不反对口才。只是,孔子有个排序,相对于德行和实践,口才是排在后面的。就像“论学”时,德行大于学文,做人大于知识。

几年前,去某单位上班,总编在会上和新人语重心长地说:“话不要太多,一两句简要的,别人就能记住你。”当时就没来由地反感这句,后来待得也很压抑。

现在才知道,这句话和孔子所讲是相通的。问题恰好出在这里:1.你如何判断你所讲的哪句话是有价值的,哪句是废话;2.没有自由表达或者“闲聊”的机会,如何能够蹦出金句?3.会不会时间久了,人连表达的欲望都没有了,成为一个乡愿,一个犬儒主义者?

在我看来,滑向犬儒的机会更大。

孔子在这里论“言”,实际上是对君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种要求。在孔子这里,“智”分四等,“言”也是分等级的,身份也是。搞得很纠结,难怪后面儒家出现曲曲绕绕太多藤蔓。


817

为何孔子有大名,周公却成了解梦的?

——关于孔子的礼和仁,以及革命性。

正文:有的话,真是醍醐灌顶。

有段时间读《西方美术史》很多,到了食堂,碰到导师和师母。坐下来还蹭了一杯酒。总要聊点什么,便把心中的困惑告诉老师:既然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画家很open,为什么笔下画作那么多宗教题材。老师说:“他们反教会,但不反基督教呀。”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

关于孔子,秦晖先生做了一个比喻,也讲得很好:后人总是推崇孔子,但制礼作乐的是周公。他们两个,类似于基督耶稣和门徒保罗的关系。

确实,孔子感慨礼崩乐坏,一心“好古”,终身企图恢复周礼。当然没有成功。问题有二:第一,为何孔子有大名而周公却被遗忘?第二,孔子对“礼”赋予了什么新的含义?

周公制礼作乐,以礼乐(道德)作为制度上的约束,本质是天下分封,各安本分,维持一套类似天体运行的秩序。但小朋友都能够看得出,这种约束很脆弱,容易崩溃。500年后,孔子在行走坐卧、饮食起居及祭祀、外交、君臣关系等方面,都像掏出小本本似的,一条条地列出规矩——这是周公制定的,看第几条第几款......

然而,当时除了孔子如此执着、认真,恐怕没什么人严格照办,很多诸侯国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很多人(如齐国晏婴)嫌弃孔子礼多繁琐,连工作机会都不给他;甚至,孔门弟子也皆如此。子贡认为“告朔之饩羊”纯属虚礼,建议撤掉,孔子急得大喊:“你稀罕的是羊,我看重的是礼!”

但孔子讲“礼”,一方面,想要恢复天下秩序;另一方面,由于孔子的强烈个性和遭遇,重新构建了“礼”的新内涵。如“人而不仁,如礼何?”(礼的核心应是“仁”,仁心、仁德是本质)。由此发展出最核心的思想“仁”。仁,不仅是伦理关系上的,不仅是温文尔雅的君子式的,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孔子赋予了“仁”一种刚健的品质,比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当仁,不让于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种态度导向可以是革命性的。如,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再如,“君君,臣臣”(君主应有君主的样子,以礼对待臣子,反过来才是“臣事君以忠”)。假如君主暴虐无道呢?臣子完全可以弃之如敝履。这一点,到孟子那里有进一步的发展。


817

我们的《论语》课第二辑,第三篇是“孔子论学”。


读的时候就发现,孔子看重伦理,但不讲伦理学。也就是说,孝悌、忠信,你去做就好了。不会做,去模仿,去熏陶就好了。不需要问背后的为什么。

在孔子看来,德行大于“学文”,做人大于知识。但并不将“伦理”和“德行”纳入知识的范畴。(孔子讲“礼”,讲“仁”,讲“君子”等等,更多的都是实践范畴;天命鬼神或可探讨,但不可问,不用问)这一点跟大致同时期的古希腊形成鲜明对比,亚里士多德已经写出了《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为最早的伦理学专著。

中西对待学问的分野,于此可见一斑。


820

复习了前面的“孔子论学”:德行>学文 做人>知识。

复习了“孔子论礼”:孔子继承周公,讲很多条条框框,但注定是失败的,大家都很难真正做到。(春秋时期做不到,好歹还承认和推崇,战国就讲究霸业和霸道了)

问大家,难不难?答,不难。说明黑麦编辑整理的两期《论语》还不错。

学习“孔子论仁”,这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很难讲清楚,弟子们也搞不明白,总是追着孔子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因材施教,逐个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恭敬忠信是仁,忠恕是仁,爱人是仁,修己安人是仁,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仁?”

——“仁,无所不包。说白了,就像一只筐,什么好的都能装。仁,就像大树的主干,其他的都是枝枝丫丫......

这下能明白了吧?

接下来,我们讲:孔子论政,孔子论君子。其实还是在论“仁”。


820

有一个困惑:是不是孔子的道(仁),太难做到了,但后世社会之道德规范,往往又以儒家为重,于是出现了很多假道学?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道貌岸然”,不正是讽刺这类人的吗!更有甚者,聪明人学会了利用“道德”,去统治和残害别人。

即便是好的事物,也容易被扭曲。越是好的,被扭曲得越厉害。


821

说说口才的变化:从木讷到善辩。

孔子(前551-479年)生活的年代为春秋(前770-476年)后期。

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即人人各安本分,天下有序。具体的做法,教育是其中之一。孔子希望弟子们都追求“仁”,成为仁人君子。因此,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便是一群敦厚之人,有儒者之风。孔子看重德行,喜欢木讷之人,诸如颜回、闵子骞、冉伯牛等。

环境是可以造就人和改变人的。

春秋翻篇,到了战国,便是“好战乐战多战”的时代,是纵横家的时代。希望有所作为者必须改变,以能说、善辩为上。孟子、荀子需要气势飞扬的文风,以申述自己的主张;苏秦、张仪需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君王,采纳自己的学说。

如此,孔子及其弟子的那样的文质彬彬和君子之风,也似乎成为逝去的绝响了。



黑麦与荞麦的园地
自由、独立。用脚步丈量或者用心灵漫游,关于这个忧伤而又温暖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