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受用一生||《小王子》精读笔记

文摘   2024-08-10 20:08   泰国  

(参加精读课的Rocky组装,感谢分享)


86

1.成功读完第一讲的《小王子》,真的适合孩子,我们都读得很开心。

理解那些好玩的,以及那些深刻的。

有个预习的题目,你觉得大人有什么特点?一个小女孩儿写道:太唠叨。

——太对了!(黑麦分享:我家有个两岁多的小男孩儿,我经常担心他会不会摔到,经常和他啰嗦。有一次,他就很认真地和我说:爸爸,我会小心的。他肯定是嫌我太唠叨了。)

2.小王子和作者见面,是最富戏剧性的。作者:惊吓(怎么突然有个声音在黎明的沙漠响起),惊奇(他一开口就让“我”画只绵羊),惊喜(小王子竟然看懂“我”的作品了,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会面时,小王子和飞行员第一句话都说什么?什么语气?小王子的问题合理吗?

3.教给大家精读的方法,比如: 注意主角出场时间。

小王子为什么在黎明而非中午和傍晚?处处留意,让脑子里装满问号,同时前后留意重复的字句。

总之,精读,就是依据文本,读出无限意味,跟自己,跟世界,跟日常经验结合起来。



87

《小王子》读到第二部分,非常令人动容!

小王子和玫瑰花不能互相理解,“一样的傻”,只能看见表面,而无法用心看到内在,因而无法理解彼此。小王子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承受不了那份“无法理解”。他需要游历,需要成长——因而,这本书可以被认为是一本学习和成长之书。

即便是小王子,他仍然不是完美的,他需要出走——任何一个人要长大,都需要出走——去观察其他星球上诸如醉鬼、商人、国王和虚荣者等的生活,和他们交谈;再去遇见狐狸和蛇,去学会关于“驯服”的道理,去领悟那些深刻的、只能用心才能看到的东西。

一开始,小王子和作者的争论,这是很“撕裂”和令人伤心的一章。他们仍然无法互相理解,这个时候,是小王子把自己学会的东西,再传递给作者,作者才“学会更好地去认识这朵花”。作为大人的作者,也需要去学习和成长。

理解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双方并非总是观念对等和一致,否则也谈不上去理解。正是因为差异,因为领悟的程度不同,每一次情境都是崭新的,才需要人极为认真地去对待,去沟通,去学习。(哪怕所谓软弱的眼泪,低徊的倾诉,生气和愤怒,都是沟通的方式。)

有这样一根传递“领悟”的链条: 作者—狐狸—小王子—飞行员—读者,由此,才算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学习。

总之,这是一本教给我们如何去爱(爱包含陪伴、理解和责任等),以及如何去学习和成长的书。


88

跟大家一起共读,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心得,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解读是现成的,当然也重要,甚至是标准答案。但我们的精读课,是来背答案的吗?当然不。)

大家读出来,小王子的玫瑰,有点像林黛玉。意思是:美丽,撒娇,高傲,事多。

我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有个伙伴喜欢小王子,到处贴的都是他的海报。我曾经也以为小王子是美好的。但小王子是完美的吗?

——不是。孩子们都知道。他也有孤独、苦恼、忧郁的时候。这很正常。

他不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什么让小王子“完美”呢?

是学习。是他的学习、领悟和成长。

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家)?不是不爱,而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如何去爱。

他的出走,实际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89日清晨

读《小王子》。

一粒种子-发芽-长出嫩苗-有了花苞-绽放。凡是经历此过程的人都知道,这棵植物已经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了。(让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养植物的过程)

如果照这样下去,事情倒好办得多。我们大可以抒情,这朵花太美了,我欣赏她,我爱她。这是“想其所是”。

麻烦之处就在于,这朵花突然开口说话了。在这里,故事发生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转折和断裂。一说话,一有自己的想法,玫瑰花和小王子的冲突就出现了。她不再仅仅是一朵花,而是一个孩子。是孩子,就必然地“是其所是”。

冲突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大人喜欢想当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如何如何,而忘了一个孩子本来就是如何如何。

这种矛盾,弄得小王子和玫瑰花都很痛苦,不知道怎么办。可见,父母并非天生地理解爱,能够爱,而是需要像小王子一样,去学习如何爱。

我们常会读到小王子对玫瑰花的照料、陪伴和责任,以及所谓的“独一无二”,认为这就是爱。但书中还有一句话,是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在我看来,这是更难学习的。

很神奇的是,反过来,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即尽孝),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说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个“敬”,同样也是看不见的,因此,孔子讲到“孝”,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不止养与孝,在一切关系上皆如此。很难——难的东西并非让人去严格做到,而是悬着的一个理想,激励人前进不止。



810

小王子因为和玫瑰“吵架”,弄得自己很苦闷,所以离开自己的星球。他当然爱这朵玫瑰花,但是他还不知道如何去爱(一朵并不完美的玫瑰花)。他没有办法面对,因此选择离开。

设想,小王子继续待在自己的星球上,每天和玫瑰待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设想;相看两不厌,更是难能。常见的反而是日久生变。

小王子离开,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也好增长些见识”。

如何增长见识?读书、旅行,交朋友。小王子是去读世界这本大书,他和人交谈,经历不同的事。

第一个便是国王。注意:国王是做什么的?孩子们都知道国王是行使权力,统治人民的。可是这个国王有人民可以统治吗?没有。在遇见小王子之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他一个人。但他仍然忘不掉那份权力,整天都在想着如何下“命令”,让别人服从。

他会在乎小王子叫什么吗?会在乎小王子喜欢吃什么吗?会在乎小王子有什么爱好吗?并不。他连小王子从哪里来,都不关心。他所兴奋的是,终于来了一个人,一个臣民,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了。

实际上,这个国王处在什么状态?孤独、无聊、衰老。

回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国王,真的是一个“国王”吗?读到最后,大家会发现,并不是。他只是活在权力欲的幻想中,他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国王。真的很值得可怜。

小王子在第二颗星球上,遇见的是一个爱虚荣的人。这个人和国王很像,在乎的只是来了一个崇拜者,因此他命令小王子鼓掌、欢呼,小王子累了,他不管;小王子有疑惑,他听不见。他只能听见奉承的话。

因此,这个爱虚荣的人真的是一个有学问,值得别人崇拜的人吗?和国王一样,他们与小王子的关系是“命令-服从”,是不对等的。这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和小王子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交流。真正的交流是相互的,是倾诉与聆听,是用心去对待。很遗憾,国王、爱虚荣的人,他们都被一个念头攫住了,只能活在幻想中却不自知。

读的时候,就和大家说,我们是带着“针”来的,把国王和虚荣者的泡泡戳破。

重点读的还有商人。

小王子遇见商人时,他在干什么?数星星。

设想一下,你是如何数星星的?抬头望着夜空。银河灿烂,星辰漫天,我们是被吸引住了,觉得深邃、美好,情不自禁地数一数那些眨着眼睛的星星,12345......数着数着,就忘了。请问,我们真的是在数星星吗?不是。而是觉得很美好。


看图,商人是如何数星星的:低着头,在一张纸上数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目字。抽烟可能是他唯一的片刻享受了,可是烟卷已经熄灭,他却没有时间去重新点着。他很忙,很认真,干着的全是“正经事”。可是他真正地在数星星吗?不是。他只是在数数目字,从一到五亿。数了至少五十四年啊!

当小王子问他在干什么?他支支吾吾,半天想不起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他还觉得自己很富有。小王子问他,用这些星星来做什么?商人回道:“不做什么。我占有它们。”

占有它们?怎么可能。

商人以为占有星星,就可以去买更多的星星,然后写张纸条儿,存进银行。这就够了。

跟孩子们分享,占有不等于拥有。

梭罗有次去邻居家,想要买下果园,最后虽然交易未果。但梭罗说,我欣赏了果园的风景,闻到了苹果的香甜,还尝到了苹果的味道,我已经真正拥有了他们。因此,我们如何才能够拥有星星?同样地,去欣赏她,给她编织童话故事,与同伴一起看场流星雨,等等。

想一想,你拥有一条围巾。围巾冬天为你保暖,冬天过了,你会洗干净,叠好,放进箱子。你很爱惜她,感谢她帮助你御寒。即便围巾用旧了,也舍不得扔掉,而是改做成其他物品。这才是拥有。拥有,意味着惜物,意味着相互之间的感情。

占有,只是粗暴地物化对方。

很开心,我们的阅读课,不只是你听我讲,而是探讨。看到孩子们会心而笑,觉得这才是最珍贵的学习。

和念念读到“点灯的人”那一节,她觉得这个人也有病。对我的启发就是:一个人要学会停下来思考。


黑麦与荞麦的园地
自由、独立。用脚步丈量或者用心灵漫游,关于这个忧伤而又温暖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