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风尘仆仆的黑衣人

文摘   2024-10-30 09:37   泰国  


20241015

终于读到《墨子》啦!

《史记》提到墨子,只有短短24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重点信息,基本缺失。

了解墨子,还得通过墨子(及其弟子)之口,于是,我们选择《墨子·公输》作为第一篇,了解墨子生平。

“公输盘......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墨子是国际主义战士,防御技术十分了得,听说鲁班做云梯将攻宋,日夜兼程,千里奔袭,注意“行十日十夜”这几个字!

行,释义为走。与孔子作比,孔子出门坐什么?马车。心爱的弟子颜回去世,颜爸爸请孔子卖掉马车给儿子做副好的棺椁,孔子不愿意,说,“我当过大夫,出门怎么可以走路呢?不符合规矩(礼)啊!”墨子为何不坐马车?第一,平民出身,没有马车;第二,墨子当时已闻名于世,弟子众多,完全可以有个“规矩”的,但他主动选择不坐。大约,第二种情况更符合。

墨子身体真是好!接着想一想:墨子走十天十夜,脚上该是怎么样?面容如何?头发怎么样?肩上要挎个什么?手里拄着什么?包袱里装着什么?等等。

无需多言,墨子的形象就浮现眼前:一个面容黝黑,风尘仆仆,肩背包袱,手持竹杖,赤脚赶路的行者。

墨子见了鲁班,见了楚王,“巧设陷阱,步步深入”,将这两个家伙说得口服心服,哦,口服心不服、行不服。仍然要攻打宋国,并且抱着必胜信心,甚至不惜除掉墨子,扫除攻城障碍。

墨子唾沫横飞,唇干舌燥,真的是凭道理(仁义)说服楚王的吗?非也。而是实力——即便除掉墨子,墨子说,他的弟子三百人已在宋国布好阵了......

很讽刺。

学习好,品德好,还得身体好,有实力啊!

附吴鹏留言: “行”训为“走路”太生硬了。《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不能说列子驾着风走路吧?《文选·广绝交论》注、《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此段作:“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咱可以说墨子晓行夜宿,走得很辛苦。至于具体有没用交通工具,不知道,但从鲁走到郢,花费十天十夜,应该是用交通工具了。


20241017

读《论语》和《老子》,我们会做很多笔记释义,或者举例论证。但读《墨子》不同,读《墨子》恰恰要使用减法。

比如“兼爱上”的第一段,重点只是第一句,圣人治国,需知乱之所起。后面不过反说一次,举例正反再说一次,最后重复,又正反说一次,甚至到了第二段开头还要强调一次。等于同一个观点,说了七次。

七次啊!墨子为何这么罗里吧嗦?首先,墨子平民出身,不如孔子和老子的那种古代典籍文化修养,说的都是大白话,大实话。其次,墨子像一个推销员,推销的是观点,翻来覆去地说,气势汹汹,说到你耳朵起茧,非接受他的观点不可。战国时代必须能说,会说,“墨辨”就有这种气概。

《墨子》的论说文章,基本遵从一个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等。可以说是写议论文的祖师爷。知道了这个“套路”,再来读墨子文章,就能够抓住关键。同时,我们今天写议论文,遵从的基本还是墨子的方法。

墨子举例,盗贼和君臣对举,孔子就不会这样。孔子眼光往回看,讲究等级;墨子不会,人人平等,相亲相爱。这就是从字里行间的“缝隙”中看出问题。

今天的很多思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心怀大爱,人人平等,世界和平——都和墨子的思想不谋而合。至于孔子的恢复周礼,今天恐怕没人同意了吧。

这是很吊诡的。因此,能够看出墨子作为革新者的伟大之处。

附若湘留言:王小波说自己是墨子的门徒,虽然没有研究过,墨子的理想如果能实行,中国也许是另一番模样。


2024年1022

讨论式课堂,其实就是参与式课堂。孩子需要专注,动脑筋,投入其中。很多东西都是她们自己总结出来的。

比如,这一段,墨子论述了几种不义的事情:(偷)水果——家畜——出行工具——杀一人——发动战争。都是孩子们自己翻译,并归纳出来。


读《墨子》用减法,因此这一段主要在讲什么?如何论证这个观点?又是孩子们的总结:举例子,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层层递进,是我讲的)

墨子是讲逻辑的。他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论辩,简直是滴水不漏,诱敌深入,说的对方哑口无言。以此逻辑推理到战争时,简直有惊人的效果。孩子们一下子联系到《公输》中的鲁班。让他杀一人,鲁班会觉得不义,是羞辱他;但却肯造云梯帮助楚王攻宋,发动战争得死多少人啊!这不是最大的犯罪吗?

墨子骂类似鲁班的人是糊涂蛋,是战争罪犯。联系到二战,科学家帮助造武器,商人贩卖军火,无良文人鼓动战争......都在批判之列。(当然前提是主动发起战争)

墨子的非攻,一是不攻,不主动挑事儿;二是防御,不出手。

令人悲叹的是,理想抵不过野蛮,战争造成了多少墨家子弟的伤亡,以至于后继乏人。


2024年1024

1.“黑麦老师,墨子是哪国人?”

小朋友问了一个好问题。“我也不知道。”

《史记》中提到墨子有24个字,认为他是宋之大夫,但没有任何东周文献佐证。《公输》中,墨子帮助宋国防守楚王,也不能说明他是宋国人。墨子纪念馆建在今山东滕州,但同样缺乏证据说明他是滕国或鲁国人。杨照讲的倒是很有意思,春秋战国之际,社会阶级流动急剧变大,墨子作为没有爵位、没有财富的平民,更早地脱离了封建社会等级关系的纽带,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

墨子靠什么吃饭?知识、思想(兼爱非攻等价值观去劝说君王)、口才和技能(防御技术)。

诸子都有详细记载,唯独墨子没有。至于墨子生卒年,父母家庭,生平大事等,我们也基本无从细究。正是因为不知道,有争议,才突显出来事实:墨子作为平民,以及开创的墨家学派过早地被遗忘了!他是一个平民,实干家,行动派;哪有时间求财问名。对比孔子,孔子觉得种地不好,劝学生都去做官,他追求什么?——“不怕人不知,就怕死无闻。”(李零语)

2.读《墨子》,逻辑之严谨,思想之超前,都让人感叹:真了不起。细读《墨子》,可以学到很多逻辑知识和方法,如果当时重视起来,中国人应该会有另一种气质。很可惜,今天的世界很多国家会学习逻辑学,我们依然没有。

3.读《墨子·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当时的封建等级社会,天子-诸侯-卿大夫--庶人,这是一个层级,与之对应的是身份、地位、物质财富等等。孔子溯求文王周公,感慨礼崩乐坏,终生追求便是维护这一套体制。

但墨子说:“不!”人人平等,唯才是举。什么身份、爵位,没有什么是永久的,贤良、才能、道德才是选人的标准。他用人的“内在”推翻了(世俗社会普遍看重的)“外在”。

墨子还提倡心怀大爱,世界和平,我命由我......

我觉得司马迁如果了解墨子,肯定非常赞同和钦佩他,只可惜,我们过早地遗忘了!

附吴鹏留言:司马迁因袭其父司马谈的思想,不喜欢墨子,故而传仅附于孟荀之后。具体可参考《太史公自序》。《吕氏春秋·爱类篇》记载墨子事迹,属于先秦文献。时代划分中没有“东周文献”的说法。


2024年1029

我们习惯性地把“诸子百家”看得过于艰深,那是因为没有真正去读,或者被很多后来的阐释性理论搞怕了,或者干脆依赖后来人的解释。此外,学校教育很少涉及诸子百家,即便涉猎,也是给出几个片段,即所谓的名言名句,不成系统,以至于到了大学,读了研,还是没有去读。

但我们的课程证明,小孩子完全可以读懂诸子百家。并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读,而是通过简单的引导,相互交流,启发式教学,孩子便能够领略诸子魅力。这种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思想——原创的、闪光的、极具力量的思想!

比如,他们很多都发出天问,孔子谈“天命”,老子论“天道”,墨子讲“天志”......他们提出伟大的问题,后来的我们基本只能做注脚了。

回到墨子,他讲“天志”,便说:对于天,没有什么可以躲藏的地方,犯了罪即使藏到犄角旮旯,也能把你找出来。

孩子立即想到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另一个孩子提出“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分享了“天网恢恢”“明镜高悬”。你看,所谓“天志”,就是天眼、天网,是头顶的神明。那么其含义和特点,就再清楚不过了。


一节课,讨论到这里,基本已抓住重点。灵光乍现,穿透力,都在一堂课中体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墨子眼中的天相当于人格神,“天欲义而恶不义”——你赞同吗?可以和孔子的天命、老子的天道作比较。最后自然而然搞清楚:事实上,“天志”是作为思想家墨子的工具,其功用在于引导人向善。

但这种“天志观”,恰恰是对中国民间百姓影响至为深远的观念之一!

做老师和做学问不同,做老师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让他们来讲。孩子学习有收获,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附佰胜留言:读原典很棒。很多人之所以提及经典而生畏,就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在那儿故弄玄虚,把经典搞得神秘莫测,好牢牢把握经典的解释权。当我们直接与经典对话时,我们才发现经典最懂人性,总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冲动与渴望。



黑麦与荞麦的园地
自由、独立。用脚步丈量或者用心灵漫游,关于这个忧伤而又温暖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