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考驾照,科目三的时候,考官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难忘。
考过科目三的都知道,考试会在指定路段进行,一辆考车上坐4位考生,大家轮流完成考试。因为是轮流考试,而同一条路上路况有不同,所以什么时候考,有点运气因素。比如,如果考官让上一位考生把车停在了上坡路段,那下一位考生会面临上坡起步的难题——手动挡,上坡起步可是个技术活儿。
到我考试时,运气还可以,没有上坡起步,但会经过学校和十字路口。考试时我有点紧张,表现为经过路口时我左看右看,反复确认没车后我才开车通过。张望过程中,我的余光也瞥见了考官。考官是个老头儿,我瞥见他时,他正盯着我。眼光交会的一刹那,我心想完了,我表现得不够镇定,会不会考不过?
没想到的是,我刚把车开过路口,考官就让我靠边停车,说我通过了。他还夸奖我说,“开车就应该这样,东张西望。”他还让我直接把车开回备考点(一段不短的距离),足见对我的信任。
我并没有认为那位考官的话有什么道理,只是它恰巧刻进了我的脑子里,影响了我的行为。直到我看到另一篇文章,才回过味来。
那篇文章介绍的是怎么提高车技。它提出了一个理论,要想提高行车安全性,可以把开车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具体而言,新手上路,可以把开车的动作口述出来。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前面分路,需要向右变道时,新手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口述:“我马上要变道了,要先打右转向灯,然后观察右后视镜。嗯,后方没车,适当减速,打方向。下面即将进入弯道,注意减速……”
开车不再是下意识的行为,它结合了思考,会更合理,避免无意犯错。
主动东张西望也是一样,是对当下保持一种觉知。
再后来,我发现读书也是这样。
读书多了,我有个体会:很多读书收获都是不经意间得来的。
回头去看我写的读书笔记,经常“文不对题”。有时候,我因为书中不起眼的一句话,思维会发散出去很远。但正是这些发散的点,反而最有意义。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提到过,现在任何一个AI产品,KIMI、腾讯元宝、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都能快速总结一份文档的核心内容。微信读书也上了新功能,AI已经把每本书都整理成大纲了。
那么,为什么在AI已经如此发达的当下,仍要提倡读原著?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是:一本书,不仅有骨架,更有血肉;如果只读骨架,或许能了解其核心内容;但不读血肉,就失去了不期而遇的机会。
比如,我的望远镜和镜子的比喻,就来源于读《华杉讲透<论语>》时的灵感。华杉说,儒家的学习方法讲究切己体察。我就开始联想,我有没有做到?我也想到,好像确实这样,我们从书中学来的东西,不可能超过自身经验。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自己照镜子的情景,这个比喻诞生了。
再比如,之前重读《心流》这本书。很多内容是我几年前首次阅读时没有注意到的。在“人际之乐”那一章,作者提到,为了家庭生活的融洽,需要设计全家共同的心流活动,共享一个目标。我突然省悟,为什么过去多年,我坚持为女儿读书,而且感到无比愉快?它就是一项心流活动啊。本来,给女儿讲书只是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彼此都很享受。但现在,我为它找到了一项“理论依据”,便更为欣喜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心流这项武器,我可以针对共读活动做优化,或发掘更多产生心流的家庭活动。这就是从书本,到发散,再收敛,再回到书本的过程。
如果没有胡思乱想,这些切己体察根本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