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入秋,到了丰收的季节。阅读也一样,9月读了不少好书。
“温故知新”计划,在9月重读了《民主四讲》,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哲学方面,9月读完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两本书都与政治领域相关。
9月,还播下了一粒种子,终于下定决心开始读鲁迅全集。鲁迅全集有20卷,450万字。9月读完了第一卷,包括《坟》《呐喊》《野草》,见识了鲁迅先生的多面性。
9月,还读了另一位作家,斯蒂芬·金。先读了《写作这回事》,后为了验证他的说法,又读了小说《头号书迷》,果然精彩。
9月,随着通勤方式改变,读小说的时间更多,在地铁上读完了《变形记》和《挽救计划》。
9月,美联储降息,国内经济开启了“大刺激”,我也正好读了本·伯南克的《21世纪货币政策》,对这些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01 《论自由》
读穆勒的著作,不管是《功利主义》还是这本《论自由》,我有两点感受:
首先,穆勒的理论极为简洁。以本书为例,在一百年前,严复先生翻译此书时,将之命名为《群己权界论》。短短五个字便很好地概括了其核心内容:讨论群体与个人的权利边界问题。
只要个人行为仅关一己利害而与他人无干,个人就无需对社会负责。
对于任何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都应对社会负责。
其次,以当下的眼光看,穆勒的主张似乎太过理所当然,反倒显得有些过时。例如,穆勒在书中提到,虽然他提倡“兼爱之公德”,但也非常赞同“自爱之私德”,至少认为两者同等重要。在穆勒的时代,提倡自爱或许有革新的意义。但对每一个当代人来说,自私、自利、自爱,都不再是需要避讳而不敢谈论的话题。
那么,因为时代变了,曾经前沿的东西变成了老古董,就可以束之高阁,不再理会吗?
当然不是。反对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一条——理论虽已路人皆知,但人们的行为却是另一番景象。
本书“导读”部分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当下的中国为何仍需要《论自由》和《政府论》?
回答是:一方面,在我国,权利论与契约论的宪政民主框架即现代国家政制构建还有待完成。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已经迅速迈向成熟阶段,已经进入了“穆勒新政府论阶段”。
因此,哪怕从现实需要看,我们也仍需先贤们的思想指引。这就是我们读经典的意义。
02 《民主四讲》
本书作者王绍光,著名政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所作的四次演讲,整理而来。所以从结构和形式上,本书像是讲义,内容非常有条理。
围绕民主的不同方面,全书共分为四讲。
第一讲,讨论民主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讲,分析现代民主兴起的条件。
第三讲,讲现代民主的机制与运作。
第四讲,作者通过一些实证数据,探讨民主社会的实效,以及对民主进行了反思。
读完本书,我最直接的收获,是跳出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评判思维,不再试图简单地给民主贴个好或坏的标签。民主,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却蕴含了不同层面的意义。你口中的民主,不一定是我所想。我口中的民主,也不一定是他人所指。因此有必要用一本书的篇幅,仔细辩驳辩驳。本书是关于民主的非常好的读物。
03 《坟》《呐喊》《野草》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当然读过,诸如《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呐喊》,但读得很散乱,不成体系。本次立下宏愿,要读完全二十卷的鲁迅全集,就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作家。
本月读完第一卷,包括《坟》《呐喊》《野草》三部作品。局部的读书感想不少,也写了很多。整体而言,我对鲁迅先生则有了更立体地认识,看到了他不同于战士或批评家的一面。特别是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展现出的诗人般的气质,柔情而敏感,令我眼前一亮。
比如《墓碣文》里有一句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充满了诗意的力量!
我想,名人为世人所知的,往往是一个标签,但那是扁平的。每个人都是多面体,完整地去读一位作家,才能还原出更真实的形象。这就是读全集的意义吧。
04 《写作这回事》
在《我在岛屿读书》第一季里,程永新就推荐过斯蒂芬·金。他说,大家都把斯蒂芬·金的作品当作类型文学,但在他在《写作这回事》里,谈得全是海明威、福克纳。我们也不要小觑类型文学,类型文学与纯文学之间根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但我读了这本书后发现,程永新的说法不对,斯蒂芬·金哪有全部谈论海明威、福克纳,他还谈了许多其他作家。他的阅读量可不低!
与一般的写作书籍不同,除了写作技巧,《写作这回事》还包含了一部分斯蒂芬·金成长为作家的经历。可以看到,虽然斯蒂芬·金从小便展现出对写作的热爱,也一直在写,但他的成名之路仍充满坎坷——十四岁时,墙上的钉子便已承受不住退稿信的重量了。
在全书第二部分,斯蒂芬·金先总结了写作“工具箱”,一些基本的语法、用词建议。因为存在中英语言差异,这部分内容建议中文读者仅作为参考。
全书的干货在第三部分“论写作”,斯蒂芬·金谈到写小说的很多方面,从多读多写到小说的三要素(叙事、描写和对话),从人物塑造到象征和主题,从关上门写初稿到打开改第二稿……
05 《头号书迷》
《头号书迷》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下涉及剧透):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叫保罗·谢尔登。在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后,他驾车从写作地离开。因为心情愉悦,保罗一边饮酒一边开车(他即将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又在途中遭遇了没有按照天气预报转向的暴风雪。车辆失控跌入悬崖,保罗身负重伤,陷入昏迷。
事发地点在人迹罕至的山路,当时又值极端天气,保罗很有可能一命呜呼。幸运的是,他被一位路人救起。那位路人叫安妮,曾是一位护士,还是保罗的畅销书“苦儿系列”的超级粉丝。但不幸的是——保罗醒来后才逐渐发现的——安妮是个独居的疯子。发现保罗后,安妮没有报警,没有叫救护车,而是把保罗搬回自己家,进行非常粗犷的“私人治疗”。
安妮从什么时候起有了囚禁保罗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在她认出保罗的那一刻。“啊,居然是我的偶像,我要把他带回家!”
刚开始一切安好,但当安妮得知保罗在最新的“苦儿”故事中让“苦儿”死掉后,她大发雷霆。也就是那一刻,保罗反应过来,她是个疯子。她折磨保罗,不给他吃止痛药,逼他喝洗抹布的水,要求他重写那个故事。为了进行精神压制,她还要求保罗亲手点火烧掉刚写完的作品。
故事就在两人之间展开:弱小的、受虐的一方力图保全自己,逃出生天;强壮的、施虐的一方则越来越失控,变本加厉……
06 《变形记》
格雷戈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后,他似乎并不惊慌,却着急于如何才能赶上既定的火车,别耽误工作。
当经理看到格雷戈尔的身体,吓得惊慌失措时,格雷戈尔想作的辩解也是:“人也有一时无法工作的时候,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才会让人回忆起过去的工作成果,并且去思考日后如何在排除阻碍以后更加勤奋专注地工作。”
讽刺,却很真实。“还有个材料没写完,我不能发烧。”——一百多年后的现代人,不也经常这样想嘛。
在格雷戈尔死后,他的家人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坐下来,给老板们写请假信。因为对于他们,没有工作就无法生存。再大的苦痛或欢欣,都要先让位于保住工作。
本来,工作对于人,应该有两重属性。既应是填饱肚子的手段,也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可惜的是,对于大多数人,工作只是马背上套的马鞍,是驴眼上盖的红布,都是奴役人的玩意儿。而人类对物质的需要,又让我们不得不工作。这就造成极大的矛盾和痛苦。稍有不慎,工作就可能将人变成甲虫。
只有少数人,能从工作中收获远远大于痛苦的快乐,他们是幸运的。但其他的大多数也有自救的方法,比如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07 《挽救计划》
《挽救计划》,是《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尔的作品,也是一部科幻小说,而且两部小说有诸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力挽狂澜,都是拯救的故事。如果说《火星救援》是全人类对一个人的拯救,那么《挽救计划》就是一个人对全人类的拯救。
两者都很硬核,都很极客。安迪·威尔,一位15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用的软件工程师。不管是从他的履历,还是从他的小说情节都不难看出,安迪·威尔是一名资深的太空宅男。
读《挽救计划》时我甚至在想,这不过是一位科技极客的狂想,却很美妙。
叙事结构上,《挽救计划》采用了两条故事线分别推进,最终在结尾处汇合。类型上,这本小说不仅是科幻,还结合了推理和设定的元素。
故事很精彩,而我读完后还有另一重收获。
安迪·威尔虽然是个理工男,但他是懂管理学的。《火星救援》就是一本很好的OKR教材。主角被困火星,生还无望。但他不断设定目标和关键结果,并逐级分解,上下对齐,最终一步一个脚印地回到了地球。
《挽救计划》一样,也是完美的“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学案例。有人说这本书很无聊,因为全书没有恢宏的背景,只是在不停地解决问题。确实是这样。但也因为同样的理由,有人却很受鼓舞。
看着格雷斯着手攻克一个个难关,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我想到:面对问题不要焦虑,累了就像格雷斯一样,先睡一觉,醒来再接着解决问题。身处太空、孤身一人的格雷斯都没有绝望,有亲人朋友环绕的我们就更不应该绝望。只要以目标为导向,坚持走下去,人生没有迈过不去的坎。
08 《21世纪货币政策》
这是本大部头,三十几万字,不太好读。但原因不在于书籍的难度。这本书确实是面向大众写的,书中没有数学公式,没有难以理解的名词,对经济理论的讲解也很通俗。
问题在于其主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根本不关心美联储是什么、如何运作,更别说本书还包含了很大篇幅的美联储实践了。
不过,耐着性子读完本书,收获也不小,本书对美联储的主要职责、政策框架、操作工具,讲得比较清楚;对21世纪经济的新常态和什么是量化宽松(QE),也作了充分阐释。
我以本书为蓝本,尝试解释了美联储降息背后的准确含义,详见:美联储降息?读懂背后的准确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