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阅读、投资与奥地利学派

体娱   2024-10-29 20:08   重庆  

对于任何一个价值投资者(哪怕是自诩的,如我),“长期投资”都是一个悦耳的词。

长期投资的本质,是相信复利的力量,做时间的朋友。而且不仅投资如此,读书和健身也是如此。只要坚持长期主义,总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这是《长期投资》书名,对我产生的诱惑。

本书作者,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帕拉梅斯,是一位来自西班牙的优秀基金经理。他的投资业绩是25年增长30倍,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最高达到65亿欧元,人送外号“西班牙的彼得·林奇”。

本书推荐序中,将本书优点总结为三个方面,包括:
  1. 叙述了作者25年投资管理经历,很详细。
  2. 总结的投资思考框架很系统、严密,特别是加入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思想,有了深层理论支撑。
  3. 深入阐述了读书如何促进投资思考,列出的书单很长很详细。

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对应上述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作者的成长经历,投资思考框架和精读书单。

帕拉梅斯推荐的书单列在书后的“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部分。但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没有翻译,不方便找中文版。好在推荐序中总结了部分书单,作者也在书中多次提及对他影响大的书——书单列在文末附录了。

奥地利学派

《长期投资》最大的特色,是帕拉梅斯结合奥地利学派阐述自己的投资框架。他这样解释自己研究经济学的动机:一般来说,价值投资者对预测经济趋势缺乏兴趣,因而也对经济学缺乏兴趣。他们只通过选择公司来增加价值。但经济学又与投资密切关联,因为两者的本质都在于理解人的行为。

本书第二部分,帕拉梅斯对奥地利学派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

奥地利学派产生于19世纪,创始人是卡尔·门格尔,其代表作是《国民经济学原理》。

追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会有这些名字(他们的名字都挺长):卡尔·门格尔,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默里·罗斯巴德,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

奥地利学派的重要观点包括:
  1. 市场是起作用的。对市场的干预越多,造成的混乱就越多。
  2. 市场永远不会均衡。
  3. 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是基于劳动分工带来的生产率提高,由储蓄提供资本。所以,基于信贷刺激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4. 生产过程需要时间,投入时间是提高未来生产能力和生产力所必要的即刻牺牲。
  5. 对货币市场的特殊干预要给予足够重视:央行通过控制利率来操纵货币。
  6. 当市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没有人为增加时,经济的自然状态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不是经济停滞的原因,而是问题的症状,甚至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政府警惕通货紧缩,因为它们通常负债累累,通货紧缩会让它们遭受损失。
  7. 不存在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意味着货币相对于实物资产将永远贬值下去。
  8. 产品价格——这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决定了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9. 生产成本是主观的,这意味着任何生产结构都可能因环境而不同。
  10. 实际上,经济模型没有用处。

投资框架

从经济学理论落脚到具体的投资框架,帕拉梅斯展现了一个“三段式”的论证过程:
首要问题,应该投资什么大类资产?
其次,应该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

第三,如果主动投资,如何选择个股?

1.实物资产 vs 货币资产

帕拉梅斯将资产分为两个大类,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简单理解,实物资产就是除货币和债券外的其他资产,包括:股票、房产、黄金、大宗商品、机场、公路,等等。

帕拉梅斯的观点非常明确。长期来看,投资实物资产优于投资货币资产。而在实物资产内部,股票的长期表现又最好。

货币资产之所以差,是因为它永远面临着贬值。作为发行者的政府,有很强动力推动货币贬值,以减轻自己的负债压力。

股票之所以优于其他实物资产,原因类似。除股票外的其他资产,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提高,其生产成本会降低,相当于天然具有贬值趋势。但股票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家创新。

回顾历史数据,也能得到同样结论。下图是1802年至2002年间,美股、美国国债、美元和黄金的收益率走势,对比非常明显。

有人可能会反驳,股票收益高,是因为其风险更大。但从长期来说,股票的风险并没有更高。反而随着时间拉长,其波动性显著下降——虽然波动性并不是衡量风险的最佳指标。

根据另一本书《共同基金常识》里提供的数据,股票1年期的标准差18.1%,拉长到25年就下降到2.0%了。只要拉长投资期限,股票的风险其实很小。

2.主动投资 vs 被动投资

在选定投资的资产类别后,下一问题是选择投资方式: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

被动投资指投资于复制大盘指数表现的基金。主动投资则包括:投资基本面指数基金,委托主动型投资经理,直接投资股票。

对于大部分人,被动投资都是最优选择。就连帕拉梅斯自己,在个人理财时也是被动投资——只要手里有可以投资的闲余资金,他立马投入自己管理的基金,从不择时。

但也有很多简单的主动策略,能常年战胜市场。它们通常包含以下指标:
  • 低市盈率

  • 低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

  • 低市销率

  • 高股息率

  • 低市净率

  • 股票回购

可以看到,这些策略虽然“主动”,但它们的标准是客观的,唯数字说话,不涉及主观判断。

被动投资或偏程式化的主动投资,是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投资方式。

3.买便宜股 vs 以合理价格买优质股

帕拉梅斯回顾自己的投资体系时,说他有过一次明显的风格转变:从相信只买便宜股,逐渐转换到以合理价格买优质股。

他的转型受到了菲利普·费雪和乔尔·格林布拉特的影响。前者也影响了巴菲特,还至少写了两本极好的书:《怎样选择成长股》和《保守型投资者夜夜安寝》。格林布拉特则在他的小书《股市稳赚》中,以充分的实例证明了,以不错的价格买入优质股票的业绩总是优于其他股票。他只用两个标准对股票分类,ROCE和PE的倒数。然后数据显示,如果买入ROCE和PE的倒数排名都高的股票,长期回报率最高。

帕拉梅斯最重要的精神导师是沃伦·巴菲特。他在书中复述和评析的一大段巴菲特的观点,便是明证。巧合的是,巴菲特的成长之路上,也经历过从买便宜股到以合理价格买优质股的思路转换。

4.竞争优势=进入壁垒

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是优质股?如何找到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帕拉梅斯介绍了格林沃尔德从迈克尔·波特发展而来的方法,分析进入壁垒。

格林沃尔德将对公司的分析分为三步:
  1. 绘制行业地图。

  2. 评估市场是否受到进入壁垒的保护。

  3. 如果是,确定进入壁垒的来源。

在进入壁垒视角下,差异化本身、行业或公司的高增长、好产品、先进的技术、规模、高管的管理能力等,都不能算是壁垒。高ROCE和稳定的市场份额也不是进入壁垒,它们只是高进入壁垒的结果和信号。

进入壁垒的真正来源包括:
  1. 通过具有成本优势的方式产生。资源垄断、工艺优势、规模优势等。

  2. 通过存在转换成本的方式产生。

  3. 以无形资产的方式产生。品牌、专利、许可证等。

  4. 通过“网络效应”产生。

5.好公司和坏公司的特征

虽然帕拉梅斯建议投资者在熟悉的领域中寻找投资机会,但一些外部表征也是选择投资标的的有效补充。它们包括:
  1. 股权结构。家族公司或只有一个控股股东,是较好的股权结构。
  2. 资产的组织形态。控股公司或集团企业,由于其业务多元化,削弱了投资者正确评估其价值的可能性,它们的股价较少反映其内在价值。
  3. 地理位置。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就可能出现这种扭曲。
  4. 小公司。
  5. 周期性公司。
  6. 股票类型。优先股(没有投票权)折价现象。
  7. 长期项目。
  8. 分拆或资产分离。
  9. 免费午餐。任何一种导致股价严重低于其价值的情况。

同时,帕拉梅斯总结了需要极力避免的公司:
  1. 过度关注增长的公司。
  2. 不断收购其他公司的公司。
  3. 首次公司募股的公司。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卖方总会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情况下IPO。
  4.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
  5. 会计核算不透明的公司。
  6. 拥有关键员工的公司。
  7. 高负债公司。
  8. 销售停滞或下滑的公司。
  9. 股价昂贵的公司。“我想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购买一只市盈率超过15倍的股票。”

6.分析财报及估值

在了解了行业和公司状况后,下一步工作是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的三张表时,各有侧重。

  1. 现金流量表。主要看现金流有没有随业务规模变化。
  2. 利润表。确认成本有三类常见问题:准备金;固定资产折旧;过度的费用资本化。
  3. 资产负债表。主要看是否有隐藏负债或表外债务,包括养老金债务以及关闭工厂、矿山等相关的成本。

帕拉梅斯说,别太相信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尽管它显得简洁而合理。因为它基于一个不可能的前提,能够准确估计未来多年的现金流。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仅在某些非常稳定的行业有用,比如高速公路、天然气或电力网络等。

帕拉梅斯采用的估值方法,是市盈率估值,即将收益数字乘以一个合理的倍数,比如15倍。这个合理倍数的选择,基于对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涉及主观判断。

7.管理投资组合

关于投资组合,帕拉梅斯提出了动态调整股票权重的观点,即当一支股票上涨了10%,而另一支下跌了10%时,就可以考虑卖出一部分上涨的股票,继续买入下跌的。

也就是说,他一般不会等股价涨到目标价值后再全部抛售。

克服非理性因素

投资,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难在它反人性。本书最后一章,就介绍了一些可能导致投资者不理性的因素,包括:禀赋效应,确认已知事情的倾向,信息超载等。

拿均值回归现象为例。数据说明,均值回归是在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人们很难认识它的存在,或很难利用均值回归做决策。这是因为:
  1. 我们倾向于根据过去推断未来,但只能看到短期趋势。
  2. 从众心理。
  3. 参考点,即锚定效应。

帕拉梅斯还提到对抗信息超载的方法:一是坚持一个相同的阅读框架(阅读新内容时,离开以前讲到的内容,以阻止自己拟合);二是进行主动搜索(受自己想法的启示),避免被动接受信息。

附录:帕拉梅斯的书单

  • 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 乔尔·格林布拉特的《股市稳赚》
  • 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 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
  • 巴菲特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波特的《竞争优势》
  • 格林沃德和卡恩的《企业战略博弈:揭开竞争优势的面纱》
  • 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
  • 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 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
  • 查尔斯·麦基的《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的《奥地利学派》
  • 塔格扎德根等人著的《基于投资者理念的奥地利经济学》
  • 马克·斯匹兹纳戈尔的《资本之道》
  • 米塞斯的《人的行为》
  • 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
  • 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的《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END
我是霹雳
关注我,一起读书看世界

霹雳爱读书
一起读书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