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本职业回忆录,豆瓣评分都在9以上!

体娱   2024-08-09 20:08   重庆  

我一直很喜欢读传记。以前读书时语文老师也说过,年轻人可以多读传记,特别是伟人的传记。原因嘛,一是励志,一是立志。

在传记之外,还有一种类似的体裁,叫回忆录。相较于传记,回忆录的形式可能更松散,主观色彩更强,纪实性较弱。但它亲历、亲见、亲述的特点,使它读起来更加个人化,更加亲切,更有临场感。

在所有回忆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细分类型,职业回忆录。

因为加入了某个行业的特点(大多数人都对自己不熟悉的职业很感兴趣),以及个人经历与职业事件的交叠,职业回忆录往往更加引人入胜。

今天推荐的三本职业回忆录,豆瓣评分都在9分及以上。

01《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以高超的技巧、真挚的情感,在本书中讲述了几段精彩的故事——或许说几段人生更贴切?

其中,有洛莉自身的故事,她的职业发展过往,她的感情生活挫折,以及她的自我求助之路。虽然身为心理咨询师,但当遭遇挫折时,她也需要别的治疗师来帮助她,重新开始直面人生。

也有更多她的来访者的故事:
- 有外在刻薄、内心脆弱的约翰,如何停止对儿子思念的压抑,原谅自己,学会与家人分享情感。
- 有一次次遭遇死亡威胁的朱莉,如何接受命运的玩笑,但又态度坚定地大喊着“我两个都不选”,走完了她短暂却又令人感动的一生。
- 有“我判自己终身监禁”的瑞塔,如何学会原谅过去的自己,重新获得幸福的能力。

- 有总是陷入“搞砸”怪圈的夏洛特,如何脱下酷女孩的外衣(“那感觉真是糟透了”),最终学会自己掌握方向盘,更安全地在这个世界里行驶。

洛莉·戈特利布很会讲故事,那些平常的生活细节、情感、对话,经过她手,就变得生动、有趣,牢牢抓住我的注意力。

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地方会让我眼眶湿润,也有很多地方会让我哈哈大笑,我有很多话想说。但真正合上了书本,又不知从何说起。这感觉就像心理诊疗过程中的沉默——很多时候它是比对话更有效的交流。

同理,合上书本后的“无言”,或许也胜过千言万语。我能感受到一种类似于满足、感动、喜悦、甚至慈悲的情感充盈于胸,只是我无法将它细致地表达出来。那就暂时这样吧,不纠结于去捕捉它,先试着真切地感受它。

02《金钱博弈》

《金钱博弈》,它讲述了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新桥基金收购韩国第一银行,以及后续完成对其改造,使之焕然一新,然后再出售、退出的全过程。

作者单伟建,现任太盟投资集团(PAG)执行董事长,当时是美国新桥基金的合伙人。作为事件亲历者,单伟建完整地还原了这次交易的始末,不仅细节详实,还包括不少秘辛,甚为有趣。

整个交易过程,特别是新桥与韩国政府之间漫长的谈判,时而一落千丈,时而峰回路转,其中各种时局、政治的因素纷繁复杂、跌宕起伏。读之竟有商战小说之感,如果翻拍成电影,也一定精彩。

再加上从最终的结果看,本次交易获得了巨大成功,完全可以入选世界顶级商学院的案例库。

如果读了这本书仍意犹未尽,可以继续读单伟建的另一本回忆录《走出戈壁》。这本书聚焦于单伟建的早期人生经历,如何从下乡的知青,走向大洋彼岸的美国,并成为顶级商学院的教授。同样精彩!

03《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

看这本书的封面,我以为是小说。但翻开书才发现,这是一本回忆录。当然,书里的人物都做了“脱敏”处理,改了名字,有些情节、对话也做了合并或改动。作者自己说,这不是他的自传。但我仍将其视为回忆录,只不过是加入了故事处理手法的回忆录罢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还发现,这不是一本新书,而是地地道道的老书——封面太有欺骗性!

这本书写于30年前。准确说,应该是1995年。因为后记的落款日期是在2007年,而后记中提到,“自我写完这本书,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这本书讲述的主要内容,则发生得更加久远,是上世纪70、80年代,作者进入神经外科受训的头几年。

不过,虽然这是本老书,但它并没有过时,反而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忍不住将之与《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对比,两者太像了。

首先,两者都算是职业生涯回忆录(一个是心理咨询,一个是神经外科),而且都提到了各自行业的一些“秘辛”,挺有意思。

比如,神经外科的三条规则:规则一,当你的脑袋被打开,跟空气接触过以后,你就再也不是从前的你了。规则二,只有别人操刀的手术,才叫小手术。规则三,只要病人还活着,你永远有办法把他弄得更惨。

其次,两者都没有按时间顺序按部就班地讲述,而是采用相对松散、按主题的讲述方式。

再者,两者都关注具体案例,但同时也写了很多自我的感受。所以阅读的时候,比较有带入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生命很脆弱,我们应感激。

以前上学时,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们,如果像鹏一样扶摇直上九千里,从高空中俯视人间,哪有什么事值得烦心?这是豁达。

读完本书我发现,换个角度,从微观看,只要身体里某个细胞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能让一条生命走向死亡。

从生到死,只有一个细胞的距离。这样想,也能豁达

END
我是霹雳
关注我,一起读书看世界

霹雳爱读书
一起读书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