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只有秒表测量法构建企业标准工时需要评比系数?
一、某企业标准工时构建项目案例:
项目策划阶段:严格按照标准工时计算设定相关规则,采集数据,追求作业数据真实性和科学性。其中便以平准化法设定评比系数,要求IE工程师测量工时时候依据作业员情况,给出评比系数。
项目实施阶段:不同的IE工程师对评比系数的理解不同,导致对类似条件的岗位设定的评比系数不同,差异较大,实施半年下来,复盘标准工时数数据库时,决定取消评比系数的设定。理由是:一方面增加了数据的不准确性;另一方面增加了测量时间,且管理颗粒度达不到评比系数所说的要求。
你对评比系数的理解是什么?欢迎交流。
二、评比系数方法解读:
1、评比系数只有在秒表测量法时候需要设定,PTS和经验法不需要。计算规则如下:
2、评比系数设定方法1:速度评比法
速度评比法一般有三种分制,以正常得分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60分法,评价80分,则评价系数133%。
实践案例:
大家分享11月份参加的杭州马拉松,全程42.195KM,正常人行走的速度是4.8KM/H,一刻不闲走完全程需要8.79小时;我跑完全程4小时06分,平均速度是10.4KM/H。请问,按照100分法,假如按照作业观察是这个速度,那么评价得分应该是多少?
如下计算正确吗?
正确计算,以1公里所花的时间计算:
2、评比系数设定方法2:平准化法(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
四个维度评价,熟练度11项,工作环境6项,努力11项,一致性6项,四项系数相乘,4356种可能,意味着什么呢?测量人员能够清晰的知晓每一项评价背后的实物现状是什么,否则无法判断。这里对测量人员的要求更高,对现场标准化要求更高。
试着计算:
试着想一想每一项评价得分背后的实物是什么?描述一下?
2、评比系数设定方法3:合成评比法
岗位评比系数=预定时间标准/平均测量时间
产线评比系数=抽样关键岗位预定时间/平均测量时间
设定说明:
1)测量人员具备PTS通用MTM或MOD法,能够基于现场作业设定科学的值,对测量人员要求极高;
2)PTS法设定消耗大量时间,且修正后数据和PTS数据一致,由此可见,对岗位的评价系数设定意义不大;但对产线整体评价系数设定有帮助。
此方法,应用较少。
3、评比系数设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