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在企业采用秒表法构建标准工时数据库的方法,欢迎大家交流。秒表测量方法是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在1911年左右创立的,是世界上运营最普遍的方法,对现场来说,也是永不会过时方法。秒表时间研究也称
“直接时间研究——密集抽样”(DTSIS Direct Time Study-Intensive
Samplings)1)必须按照正确的作业方法重复作业。符合工艺要求为基准,结合作业便利性总结的标准作业方法。若没有标准作业方法,则需要在标准工时测量过程,对作业方法研究,设定标准。作业过程具有重复循环特点,便于测定。2)必须到车间生产现场进行作业观测。视频法或监控摄像法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作业过程,但是单次的作业会疏忽很多细节,缺乏科学依据。对此,必须秉承三现主义。3)测量过程的原始记录材料必须保存完整。虽然标准工时测量最终目的是获取岗位或产品标准工时,但是过程作业工步的记录也相当重要,后续用来评估标准工时系数设定的合理性,工时数据调整的参考。凡走过必留痕迹。4)测量人员通过标准工时方法训练且认证合格。一方面掌握标准工时测量方法,知晓评比系数及宽放系数;另一方面熟悉生产现场及产品信息。1.秒表:a,100进制十进分计秒表(刻度0.01分)b,60进制 c,电子马表/手4.摄像设备:拍摄一段1次完整的作业视频,便于到办公室设定系数时候回1) 新产品试做首次测量时间,修正PTS法设定的标准工时或秒表法测量制定产品标准工时2)设计变更,工艺变更,设备替代人作业等需要对现状标准工时版本修订1)确定本次测量的产品,生产区域,设备,物料,标准作业指导书一方面:随工作情況与工作方法的不同,对标准工时的设定影响很大,须将有关资料详加记录,供日后参考与查证;另一方面:测量前需要对产线4M1E状况有所了解,便于现场测量工作的开展。1.产品名称,图样,规格,零件;客户需求,计划排产,交付情况等2.制造程序与标准操作方法,进刀速度,深度,转速等.5.作业员的等级,能力,姓名,性格,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等6.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噪音,空气污染情况等.作业单元划分决定秒表法测量成败关键所在,作业单元(1S-120S最佳),节拍(10S-120S最佳)。对岗位标准工时测量时候必须要进行作业单元划分,对产线标准工时测量时候依据目的确定颗粒度,是否需要划分作业单位。(A)每一单元在不影响进行精确观测记录的前提下,不小于1S(如抓取动作2.4S无须切分;据统计经验丰富者1S;合格实践者2.4S;经验不足者,最小单元设定为4.2S-6S)(B)人力操作时间和机械操作时间分开,其中机械作业时间无评比系数,考虑宽放系数(C)将机器时间內的手作业时间,与机器时间外的手作业时间予以区分,系数设定区分(D)单元与单元的间段落分清,尤其是每一个单元的起终点须易于辨別,使每一单元得以准确测定(E)物料搬运时间等辅助作业时间应与其它单元分开.(F)规则可变单元、间歇单元与规则不可变单元区分(如每作业10个产品刷油1次)(G)作业单元划分名称统一,考虑后续标准资料法的基准建立及工位变更时候测量变更作业单元即可決定观测次数的方法,依该工作的性质或公司政策的不同,由于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并非完全相同及秒表读取的误差,物料品质的差异,所以需作若干次的3.与现场主管及被观测者充分沟通,取得现场主管及被观测者的合作5.站位侧面或侧前方,1.5米左右距离,不影响作业员操作,可以观察全貌1.确认测量基本信息是否与准备工作填写一致,修改完善2.确认工序4M1E要素状态是否符合要求,点检确认现场悬挂的标准文件和3.至少观察一个完整的作业过程,确认是否与预先划分的作业单元一致,有 (A)连续测时法:秒表在第一观测周期第一操作单元开始时,立即按行秒表,此后终此整个过程,均不再按停归零。(周程测时法)(B)归零测时法:当测定的单元结束时,观察秒表读数同时立即将秒表归零,第二单元测时又由零开始。 1.在测时工作进行时,往往由于某些不正常的突发状況或测时人员的疏失,导致某些数据共常,若将这些数据納入运算将导致这些数据平均值误差增加,因此我们需利用品管上的统计模式,取99.7%的可信度,将这此共常值剔除。记(B)将某一操作单元遗漏,核对是否可从整个操作程序中刪去(D)外来因素的干扰,譬如标准狀态改变,材料零件不合.速度评价法主要以观测者的经验判断和期望值,又称主观评价法,需要现场作业时候基于作业状态评估(作业速度,用力大小,困难度,作业员精神),系数的增加是便于数据真实,科学管理,非改善。以正常得分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60分法,评价80分,则评价系数133%。第12步:整理资料,确定测量值及系数,计算(查看3套表)第13步:录入标准工时电子统计表,编制,提交(查看3套表)
三、秒表测量法在不同企业的应用策略,快速建立企业标准工时数据库策略1:产品族划分,确定代表产品,按照秒表法测量3组作业数据,按照产线或车间设定宽放系数,无评比系数,此法更有利于秒表测量法前期导入应用;
策略2:按照产线划分,在产线的生产产品中,确定产品族,代表产品,测量3-5组数据,按照岗位类型设定宽放系数,按照技能熟练情况设定评比系数,此法有利于产线的标准工时数据库建立;
策略3:选择示范车间,严格按照秒表法测量或摄像观察分析,建立标准工时数据库,一般需要1-3年左右的积累时间,再次分解标准作业动作,建立适合本企业的标准资料库,包含所有产品的作业内容。以此开展PTS法设定及应用标准工时,此法适合企业有决心将标准工时方法长期实践应用。以下是完整课程PPT59页是对上述13步骤的内容展开,后续还有3期,针对宽放率,评比系数,秒表测量三套表解读。秒表测量法合计4期,感兴趣的付费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