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某企业标准工时体系管理办法,从中可以了解此企业的标准工时建立规则,日常应用等。
一、目的:
本文件为规范公司工时体系,形成规范化、透明化的工时管理体系,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而设计。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组装分厂、机加分厂、电子分厂生产的所有机型工时核算。
三、内容:
1.标准工时的定义
1.1标准工时(ST)
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1.2标准时间的五个必要条件
1.2.1方法------按照明确的作业方法与使用固定设备;
1.2.2条件------在明确作业条件(如环境);
1.2.3熟练度------进行操作的人具备中等偏上的熟练度与必要的技能;
1.2.4劳动强度与速度------没有在肉体上、精神上不利的影响;
1.2.5品质要求------达到规定的品质要求在上述条件下完成单位作业量所需要的时间。
2.标准工时
2.1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时间 = (观测时间+ 修正时间+ 宽放时间)×平衡系数
= 观测时间× 评价系数×(1+宽放率)×平衡系数
= 正常时间×(1+宽放率)×平衡系数
2.2评价系数
以熟练度、努力程度、工作条件、一致性四个项目作为作业速度变动的评价因素,每个评价因素分成六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于一定的修正值。评价时,将各因素的修正值相加再加上1,即为评价系数。一般情况下评价系数设为1,各分厂可参考设定。
评价系数=1+(熟练系数+努力系数+操作环境系数+一致性系数)
2.3宽放时间:
2.3.1宽放时间计算公式:
宽放时间=生理放宽+疲劳宽放+作业宽放+特殊宽放
宽放系数=(实际作业时间-理论作业时间)/理论作业时间
2.3.2生理宽放,并非影响正常操作时间的因素,而是要维护员工工作舒适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解决私事,满足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生理要求的时间等。若工厂的作业环境类似,上下午都有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人的生理需求基本一致,对个人或作业不单独设定,各厂统一设定,一般宽放为3%。
2.3.3疲劳宽放,是指由于作业造成的精神及肉体上的负荷所带来的劳动机能衰退及速度减慢时所必须给予的时间宽放。我公司疲劳宽放时间的设定可参考疲劳宽放国际标准对不同的作业岗位进行设定,对于同类型或相似的岗位可确定同一宽放率,便于标准工时的计算。
2.3.4作业宽放,一般指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小事。诸如:工作台清扫、工作讨论、不良品发现等,一般为3%以下,各分厂根据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宽放率。
2.3.5特殊宽放包括:管理宽放、小组宽放、小批量宽放、机械干扰宽放等。一般为3%以下。注:我公司只有管理宽放。
2.4平衡系数
2.4.1平衡系数为流水线作业设定平衡率的倒数,即:1/生产线平衡率 。
2.4.2平衡系数设定
a.非流水线作业,平衡系数为1;
b. 流水线平衡系数:
2.5分厂宽放率
2.5.1根据我公司各分厂实际作业情况规定各分厂宽放率范围。
在上表中,各个分厂的宽放率均为一个范围,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作业姿势的不同(例如总装站立式作业,控制器坐式作业);
◆作业服装与工具的不同(例如:控制器作业人员必须穿着静电服,对加工PCB板时必须佩带静电环;焊工必须佩带防护眼镜等);
◆作业细致程度与眼部疲劳度的不同(如:控制器作业人员工作精密度较高。);
◆作业重复动作与紧张度的不同(如:总装流水线作业的紧张度较高。);
◆作业危险注意度不同;
◆作业环境(包括噪音、温度、光照度、湿度、气味、地面等)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分厂各作业岗位的宽放率产生差异。
宽放率如下:
3.1单件标准工时
3.1.1分布式的作业:例如准备作业、前加工作业等等。
3.1.2流水式生产线的作业:例如装配线加工作业。
单位标准工时UST=∑各工序作业时间´ 平衡系数´ 宽放率
3.2 人机作业标准工时
两器车间大多数是人机操作,标准时间的设定是根据机器的运行时间定的。为了尽量使机器、人的效率满负荷,达到人-机联合作业的合理化。
3.2.1全机器作业(人的作业时间包含在机器作业时间内或等于机器作业时间)
一人多机标准工时=机器生产单位产品1的时间+机器生产单位产品2的时间+……+机器生产单位产品N的时间/N ;(N为操作机床数量)
3.2.2人机联合操作(机器作业时间不包含人的作业时间或只包含部分人的作业时间)
标准工时=人的标准作业时间+机器在工作而人处于等待状态的时间,即人和机器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作业周期。
当然,最初设定的标准时间并不是不变的,随着产品工艺与作业方法的改进,标准时间也在更新提高。后续工作也会对各种出现异常值的工序、工位等进行分析,分析其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找出其中的原因以便于改进并实行标准化。
4.标准工时的作用
4.1用来决定最适当的作业方法(对不同的作业方法进行比较时);
4.2生产效率计算;
生产效率=
4.3设备需求评估;
4.4为制定生产计划建立基本数据,即产能基准书;
4.5为标准成本建立基本数据;
4.6人力需求评估;
标准工时计算过程中,只计算直接人力的标准作业时间,非直接人力按照公司标准配置人力。
6.1直接人力(DirectLabor,DL)
为生产线各工站固定编制人员,其工作内容重复,可用传统时间研究法(秒表测时法和预定时间标准法)测定工作负荷,且工作为连续有频率性分厂人员。
•生产工位员工,产线设备操作人员
(2)生产线online检验员
4.6.2间接人力(IndirectLabor,IDL)
为非现场直接作业人员,不直接参与产品的制作;通常工作内容不固定、节奏少重复,处理方式为综合多样、工作价值须用统计、抽样、分类比较、要素记点等综合方式测量。
(1)现场线组长及以上具管理职人员
(2)分厂送检人员、仓库人员、online维修人员、offline检验人员、offline维修人员、产线物流人员
(3)其他非现场人员
4.7现场人员排布优化
平衡率=
标准工时体系为生产线平衡提供基础数据。
4.8作为作业过程计划的基础数据;
4.9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4.10为人工工时和人员安排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11革新与改善的成效评价之一;
4.12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
《构建企业标准工时体系》学习说明:
一、《构建企业标准工时体系》教材获取说明:
获取第1期《标准工时方法体系》的朋友们,都知晓教材采用A4纸彩色打印,打印由第三方完成,打印费用客观来说不便宜,更何况数量对比印刷书籍来说,数量较少,谈价确实不易。
各位朋友,需缴纳快递费(25,可到付)+教材打印费(100)即可获取一本。购买者可随时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我的职责所在。有需求,请留言,提供地址,数量。 教材内容如下:
相比第1期教材,增加了详细目录,方便查询对应的知识点。
课件部分如下:
...........................................................................................................................
二、报名在线学习《构建企业标准工时体系 》:
1、课程内容:分为4章知识点+1次作业实践发表。
2、课程思路:
第1章标准工时基本内容: 解读标准工时的发展历程,从哪里来?应用价值?方法内容是什么?在企业实施路径?由那个部门导入?
第2章 标准工时建立方法-时间研究:解读企业构建标准工时体系的三类方法,经验法,秒表法,PTS法。以专业视角,咨询案例实践,企业应用方面进行深度解读。
第3章 标准工时数据构建基础-工作研究:解读工作研究三个层次,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方法。以企业咨询项目实践案例深度解读。
第4章 构建企业标准工时体系:以咨询项目实施方法和2个行业标杆企业案例进行解读说明,理解标准工时体系构建的方法,有助于本企业标准工时体系的建立参考。
三、计划时间安排如下:
课程12月开班在线教学,438页PPT教材,欢迎大家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