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蒙元战争期间,金国的张禧一家随着战争的深入而逐渐南迁。最后来到了江阴,成为江阴水军元帅达鲁花赤,参与了两场让人一言难尽的战争。
张仁义战死后,他的儿子张禧十六岁开始跟随蒙古大将额苏伦攻打徐州、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又随元帅察罕攻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安丰(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庐、滁、黄、泗等州,屡立战功。
张禧因性格刚直,得罪主将,差点被陷害入狱,后为曾经是金国状元的王鹗推荐,和他的儿子张弘纲一起,投入忽必烈帐下,随忽必烈征战。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派出三路大军攻宋,意图彻底征服南宋朝廷。忽必烈任主帅率军进攻南宋京湖战区。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九月九日,忽必烈率军攻打鄂州城。鄂州城曾是岳飞的驻地,然而这个时候,距岳飞被害已经十多年了。朝廷以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入鄂州,全权指挥鄂州战事。
鄂州城高墙固,蒙古军强攻不下,遂从多个方向挖地道,意图从地下攻入鄂州城。贾似道还是有点军事才干的,指挥鄂州守军在城内沿城墙用木栅一夜建起了夹城。使好不容易掘地而上的蒙古士兵处于夹城之内,成为宋军的猎杀目标。忽必烈听说后,也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忽必烈无计可施,于是募集敢死队,以图从较为薄弱的城东南角进攻鄂州城。张禧、张弘纲父子一起应募,加入了敢死队。敢死队出发到达城下时,忽必烈知道这些敢死队基本上有去无回,不忍心张禧父子同时赴死,于是派人找到张禧父子,传言两人中只能有一人随敢死队作战。当时,张禧所持的一杆枪被弩箭射中折断,张禧就拿过儿子张弘纲的枪,让张弘纲回去,自己随敢死队继续前进。敢死队攻破城墙的东南角,但并不能破城。此战张禧身上中了十八箭,其中一支贯穿腹部,昏死过去。醒来后,对人说:“得血竭饮之,血出可生。”忽必烈急命人取来血竭,派军医为其疗伤,张禧得以死里逃生。张禧后随蒙古大将鼐喇呼与宋军战,忽必烈即位后,授张禧为新军千户。
这次忽必烈并没有攻下鄂州城,鄂州城的坚守是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此前蒙古大汉蒙哥战死在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东北),忽必烈急着要回去争夺蒙古汗位,所以匆忙撤兵。贾似道见蒙军开拔返回草原,顿时觉得天助我也。
贾似道班师回朝,丝毫不说蒙军回去的真正原因,上表称“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宋理宗亲自出临安城迎接贾似道,“依文彦博故事,郊劳于城外”,“择日对御赐宴”,称赞贾似道“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可谓隆恩浩荡。贾似道自此走上了南宋末位权臣的道路。
至元元年(1264年),张禧升唐、邓等州总管。四年(1267年)改任为蒙古水军总管。
前文专题讲了蒙古水军从无到有到建立强大水军的过程。早期南宋水军从舰船的数量上来讲,是绝对领先于蒙古水军的。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南宋水师编有11支舰队,共有3000名水兵。到了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水师增加到15支舰队,兵力达到21000人。到了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水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拥有22支舰队,兵力达到52000名。而两年后的1239年,蒙古将领汪世显在万州(今重庆万州区)还在用皮筏子渡江和宋水军打仗,关键是还击败了宋军。
另外,从战术水平和战争经验来讲,宋朝水军也应远优于蒙古水军,历史上不乏像李宝、韩世忠这样的水军将领,也有不少优秀战例,比如“唐岛之战”。在李宝指挥下,南宋以担任防守任务的3千士兵组成的非主力作战部队,以120艘战舰迎击金国7万正规水军、600艘战舰,一战全胜,创造了古代世界海战史上的神话。
然而在与蒙元水军实战中,宋朝水军往往败得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比如忽必烈攻打鄂州城之前,九月初三,忽必烈登上阳逻堡北,俯瞰大江,见江北有武湖,湖东江岸筑阳逻堡,南岸即浒黄州。当时,宋军拥兵10万,战船千艘,以大舟扼守江渡。蒙古军夺大舟2艘,连夜准备舟楫,欲渡江南岸,攻打鄂州城。
第二天,风雨昏暗,诸将皆以为不可渡江。忽必烈令董文炳率敢死士数十百人,乘艨艟击鼓急进,直达南岸,诸军亦竞相争渡,宋军迎战,三战皆败。习水战的蒙古部将张荣实率军乘轻舟鏖战于北岸,获宋大船20艘,俘200人。水军万户解诚部将朱国宝,率精兵与宋军战于中流,夺宋船千余艘,杀溺宋兵甚众。蒙古军遂迅速渡江,进围鄂州城。
南宋水军不缺军人和战舰,也不缺战争的经验,他们缺的是战斗的勇气和意志,缺乏的是领导力。
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