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书馆:最美的江阴书院
文摘
2024-10-24 23:38
江苏
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时任南直隶提学御史的陈选视学江阴。当时,明朝已经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将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区域作为直隶中央六部的府和州,称南直隶。江阴所在的常州府也属于南直隶。当时南直隶和北直隶(北京)的提学官由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出任,并由皇帝钦命,故称为提学御史,也称提督学院。负责选录府、州、县学生员(俗称秀才),考课并黜陟在学生员,选拔应乡试生员,教官考核,以及地方教化、文物、学术等事宜。陈选驻节于应天府(现南京)——当时,江阴的学政衙署还没有设立。南直隶有十四个府州,陈选除了在任期的三年内要常年轮流到各所属府州主持考试外,日常还要视学各府州,督促各地学政。能够亲临江阴县视学,说明陈选还是相当认真负责的。陈选视学江阴县时,提出江阴要建社学。“社学”对应“县学”或“庙学”而言,县学是地方官府设立的教育机构,在江阴即在文庙设立的县学,因设在文庙,故又称“庙学”。社学最早创立于元朝,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以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并以教劝农桑为主要任务。明承元制,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15岁以下之幼童,教育内容除经史历算以外,还包括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社学虽然也由官府设立,但其运作更具民间特色。养正书馆所在建筑最早就是由陈选视学江阴而设立的社学,在文庙东南方向一百六十步左右,即现在的江阴市电信局区域。弘治六年(1493年),黄傅出任江阴知县(黄傅是江阴历史上很有名的知县,其事迹在公众号内多次提到,不再赘述)当时养正书馆所在的社学已废弃,社学的建筑为当地百姓所占,那些没有房子的老百姓直接搬进去作为居所。黄傅到任次年,即下决心将在里面居住的人都清理出去,恢复社学的功能。黄傅命名其为“养正书馆”,“养正”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的《张子正蒙•中正》:“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意思是:教育儿童要善养他们的正气,使他们不要失去本来的天性,这是教化者的功劳所在。黄傅还为书馆制定相关制度,聘请品行端正的儒生做教师,还招收民间文才优秀人士,选拔江阴城周边有才学、人品好的秀才充当教职,由官府提供办学经费。官府还出资对书馆加以修缮,增建房舍,拓展庭院,修饰风景,使养正书馆真正成为江阴士子用功读书、修养身心的好地方。养正书馆修缮后启用不久,黄傅即着手编纂《江阴县志》(即弘治江阴县志),县志由黄傅主修,聘贡生方谟、进士张简、庠生苏峦、顾康等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修成。县志对养正书馆作了详细的记载和描写,其描写的内容明显已超越了一般志书对事物的客观记录方式,把一篇说明文生生地写成了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体现了编者对成功修复和建成养正书馆的喜悦和偏爱之情。第一部分记录了书馆的结构和布局:其制前为门(三间北向),入门为前庭(南北三十二步,东西十九步,倚墙各种桃李五七株,先是东墙坳曲内侵,体势不方整,因购民地直之),过前庭为正厅(三间师席在焉),厅后为中庭(东西十七步,南北十步),庭四周为书房(十余间,俱疏爽明洁),书房后为院(初不能寻丈,后拓广之)。第二部分记录了一个向书馆慷慨捐赠池塘的江阴人:院中有池(池约两亩),缘池间种杨柳、芙蓉,县人吴仲义业也。仲义闻官家治书院,而苦隘陋,献池助焉,与之金不受,问且有子弟就学也?曰无之。夫城中土寸金旧矣,仲义不吝而割畀予,非天质之美,必其有所见也。故予志之,使与徐氏兄弟文亨桥路媲美焉。县人吴仲义没有子弟在上学,却主动将自己寸土寸金的城中产业捐献给官府,作为书馆内庭院的一部分,而且他还不接受官府的酬谢,这样的善举即使在当代也并不多见。所以要将其写入县志,让后人铭记。第三部分诗意地描写书馆之美:临池为小轩,师儒燕居之所也,面当澄碧,坐挹穆清,云影天光,虚明下上,荷香柳荫,拂映房栊,苔绿上阶,草翠入帘,云山送青,炉烟袅紫,昼长人静,鱼跃乌啼,客有可人,尽当快意,于此不学,学不尽力,于此不教,教不尽心,其也误矣!这段文字虽然没有标明作者,但我认为应该是出自本土文学家方谟之手。方谟,字孔章,江阴县人,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南京国子监贡生,富才藻,性潇洒。于江阴马鞍山筑室,自号小桃源。曾两修县志。知县李元阳非常欣赏方谟的才学,与他结成布衣之交。方谟纂有《二岛志》《小桃源记》。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宋光兰出任江阴县知县,将养正书馆改为推官行署,到了清朝,毁于战火。
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山居记琐
关于过去,关于现在; 善于生活,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