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书院:乡约之礼
文摘
2024-10-30 18:45
江苏
说起澄江书院,大都引用乾隆年间,时任江苏学政的李因培在《兴建书院记》中的表述:暨阳有书院,自元始,州人蔡以忠创之,修西山之学,闻于朝,赐名澄江书院,许北郭恕为山长,益用实学厉多士,士风以振。清朝至元朝,中间隔了个明朝,李因培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任江苏学政驻节江阴,此时离蔡以忠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创澄江书院已经400年左右了,李因培的记载不大可能很详细,相对来说还是嘉靖《江阴县志》的记载内容更多一些:澄江书院,在布政坊西南。元至正中,州人蔡以忠者,西山先生之裔,以别业一区、田六顷立义塾。有司上其事,赐兹额焉。制设山长一员,直学一名。其讲会之所曰“义德堂”,堂有铭。时何礼部镛、萧扬州琮、刘总管若水,侯治中邦、郡判官邓定、知事陈文杰、教授翁仁实行乡约礼于此。今关云长祠,即其废址也。布政坊在现在的虹桥南路、城中菜场附近。文中何镛、萧琮、刘若水、侯邦、邓定等人都是时任江阴州的官员。其中何镛是江阴州的州尹,是行政首长。(元朝在州县还设有达鲁花赤,系“监临官”,起监督作用,位在州县尹之上)这些江阴州的官员曾在澄江书院举行“乡约礼”。所谓“乡约礼”,是宋元时期官府在民间推行儒家教化的一种治理形式。通过在普通民众中推广儒家基本伦常道德、礼仪规范,实现教化民众、端正世风、达致“善治”的社会理想。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乡规民约,但范围要比乡规民约更广、更细。乡约的内容主要根据儒家礼制,并参照民间习俗,制定乡民行为守则和自治规范。还包括劝善规过、互助互济等方面的内容。北宋神宗时期,陕西蓝田有着深厚理学功底的吕大忠、吕大防四兄弟制定了《吕氏乡约》,后来经过朱熹的修订,成为定本。所以乡约和朱子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朱子理学影响的扩大,乡约在元代得到了逐步推广,地方官员通过乡约礼,推行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和方式,而这其中,书院往往充当重要的角色。比如,元顺帝元统(1333年—1335年)初年,担任慈溪“杜洲书院”山长的孙元蒙于每月朔望日举行乡约。而有着深厚朱子理学背景的“澄江书院”也就很自然地承担起官员推行“乡约礼”的功能。元朝江阴文人王逢应官府邀请,参加了这次“乡约礼”活动,并写诗一首记其事:奉陪何礼部镛,萧扬州琮(二公皆郡守)刘总管若水,侯治中邦,郡判官邓定,知事陈文杰,教授翁仁实赴理幕蔡廷秀澄江义塾,率众执事行乡约礼,逢次理幕韵:从王逢的这首诗来看,当时还称为“澄江义塾”,尚没有获得澄江书院额。“义塾”即“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由名相范仲淹首倡,由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的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一般从事蒙学教育,大都免收学费,有的还提供学习用品。参加这次乡约礼的不仅有官员、执事(衣冠),还有普通百姓(愚蒙)。官府的仁政如阳光、如春风照拂着江阴百姓(卑、鄙),《吕氏乡约》必将变俗易教,荡涤江阴大地。不过该志也犯了个小错误:澄江书院讲会之所应该是“德义堂”而非“义德堂”。另外,据嘉靖《江阴县志》和崇祯《江阴县志》记载,到了洪武(1368年—1398年)初年,澄江书院被当时的江阴侯吴良改成了“关云长祠”。元朝虽然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但其实倒并非想象中的野蛮破坏中原文化,而是于文化还是有所建树的。就以教育机构而言。南宋时江阴有军学和县学,均不出文庙。教育资源少得可怜。元朝在平民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举办社学。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朝廷颁令:凡各县所属村庄以五十家为一社,择高年晓农事者一人为社长,教劝农桑为务。并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属于启蒙教育的性质。这对于农家子弟和贫困人家子弟识字蒙学,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澄江义塾”应该也是在元朝重视教育的背景之下设立的。
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山居记琐
关于过去,关于现在; 善于生活,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