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山长及其来历
据北宋马永易撰《实宾录》记载:尹恭初,阆州人也,家世儒业,通五经,善谈论,唐刺史孙丘置学舍于州北古台山,以恭初为山长,学者大集,恭初不下山二三年,教诲不倦。五代零陵蒋维东好学能属文,乾祐(948年~950年)中常隐居衡岳,从而受业五十余人,号维东为“山长”云。
由此可见,“山长”之名,也可能是先由学生喊出来的,后来才为官府接受,成为官方名词,用以作为书院主事者职务的名称,甚至还是一种官员的名称(学官)。
“山长”之名的源头,可能是“山人”。“山人”一般用以自称,且是谦称,本意指山野之人,住在山里的人,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词就慢慢变味了,先是隐居山林,修仙悟道的仙家、道士之流称为山人;后来便与山野无关了,那些“饱读诗书、品行高尚、不曾为官”的人也自称山人;再后来有些依附于达官显贵,奔走于王府相第,以追求荣华富贵为目的也都自称山人,生生把“山人”一词给弄臭了。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说道:“山人之名本重,如李邺侯(唐朝宰相李泌布衣时自称山人)仅得此称,不意数十年出游无籍之辈,亦谓之山人。”
山长,顾名思义即一山之长,古时书院常设在山中,如前面孙丘置学舍于古台山(在湖南湘中娄底市新化县境内),蒋维东隐居于衡岳(即衡山),不过山长已演变成专用名词,自然与“山人”一词已分道扬镳。后来即使书院不建在山中,也照样称主事者为山长。
山长有时也称为“山主”,清梁章钜《称谓录·书院掌教》中记:台州守王华甫建上蔡书院,杨楝为山主。
不过“山主”还有其他含义,比如寺院的住持,山寨的主人,还有如《西游记》第八十五回:长老正了性道:“你是何人?”那个道:“我是本山中的樵子,被那山主前日拿来,绑在此间,今已三日,算计要吃我哩。”这个就是妖怪了,所以“山主”用指书院主事的场合并不多。
最早的书院
书院的历史比“山长”更早,据《新唐书》记载:
开元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置使及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十一年,置丽正院修书学士;光顺门外,亦置书院。十二年,东都明福门外亦置“丽正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宰相一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
可见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设“丽正书院”,主书院事者称“知院事”,由宰相张说担任。这是中国书院之开始,当然“丽正书院”完全是官方举办,和后来的书院不尽相同。
作为藏书、读书、讲学场所的书院至五代时基本成型,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中,李渤曾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升元(937年~943年)中,朝廷就白鹿洞遗址,建立学馆,教授生徒,称“庐山国学”。北宋时,庐山国学改名“白鹿洞书院”。
为什么不叫院长?
可能有人要问,明明“院长”更确切,为什么不叫院长?
应该只是历史的惯性,或者约定俗成吧。无锡籍学者钱穆在其《国史新论》中讲到,主持书院者称“山长”,其时书院多数已在城市,不似以前多如僧寺之占有山林名胜,而山长之名,仍可推究其遗蜕之迹——就是这个历史惯性的意思。
清朝陈淑均在其撰修《噶玛兰厅志》中讲到,唐《韩昌黎诗集》中有《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一诗,诗中已有“院长”之说,似乎“院长”之名尤早于“山长”,不过古代称院的机构不少,不清楚这个“云夫院长”是不是书院的院长。
其实,清朝历史上确实有以皇帝的命令改山长为院长的记载。乾隆皇帝和你有一样的疑问,所以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终于忍不住了,口谕命令:“各省书院延师训课,向有山长之称,名义殊为未协,既曰书院,则主讲席者,自应称为院长,著于各督抚奏事之便,传谕知之。”自此,至少在官方文书上改书院山长之称为院长,但院长或另有所指,所以大家习惯上仍叫山长。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为学校,山长的称呼自然就消失了。
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