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书院:发现新的线索

文摘   2024-11-16 11:29   江苏  

新发现的内容,让我有必要重新审视之前对于蔡氏家族以及有关澄江书院一些问题的推演过程及其结论。

江阴澄江书院的话题本来以为可以告一段落了,前两天偶然翻阅《乾隆江阴县志》,赫然发现该志中也载有虞集的《澄江书院记》,关键是乾隆志中的该文比弘治志中的多出了528个字!抄录完以后,我确信,这才是完整版!现在难以理解的是,弘治志早于乾隆志近250年修成,为什么《澄江书院记》一文的文字反而不全?

弘治志中所缺五百多字包括了十分重要的内容,让我有必要重新审视之前对于蔡氏家族以及有关澄江书院一些问题的推演过程及其结论。先把完整版的《澄江书院记》贴出,再来分析其意义所在,增加部分用粗体字显示,另外,个别错字据乾隆志修正。

虞集《澄江书院记》:

伊洛之学至于东南,其传绪之的,行李所及,慕尚兴起,则有祠焉。而因立为学官,若周子、程子、尹和靖、游氏、谢氏、杨氏,至于胡氏父子兄弟、罗豫章、李延平皆有专祠,而朱子与张宣公、吕成公并其一二门人,百数十年之间,在所当作者无不作矣。然非徒作也,洪学有周子之祠,朱先生为之记。极周子图书之传,以推叙其源委,使学者读其书,思其为人,而致其为学之道焉。以次而兴者,无不率是道也。

西山蔡先生之于朱子,其学问、德业互有所发明,非直徒游而已。尚闻“庐峰书院”之祠蔡公,实在于其乡。噫,蔡公之道亦岂止于乡先生而已也。其于先王之制,作圣贤之精微,有百世不可及者,则朱子不胜存没之感者也。

今仕于江右者,以江阴蔡氏所作澄江书院来告,使为之记焉。晚生小子虽不足以有所言,亦安敢不以所闻于绪余者而为同志告乎?

盖尝窃观于书,黎民于变时雍,无为而治不可得而名也。然亦有历象、日月星辰、同律度量衡,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之事矣。三代迭兴,至于周公,制作备矣。仲尼生于衰世,盖曰:“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载诸行事之深切著明。”韶舞、夏时、殷辂、周冕属诸颜氏之子而又亡矣。及不复梦见之语,盖非其身之谓也。

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而先儒之言曰:“必有关睢麟趾之意,而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则庶几仲尼之志也。呜呼!真儒善治不并行于当世矣。

四百年前,胡安定之教于湖学也,有“经义”、“治事”之斋,时君尝取之以布天下,所得水利、算数之类,则其权舆矣。程伯子奏学校之疏,盖欲行之朝廷,横渠张子退,于其乡规与门人宗族买田一区,以见井田之可行。而不得尽如其志者,则也气运然矣。道南之叹不幸见于中州将乱之时,数君子者,推本于危微精一之传,将以措之天下、国家之冶,而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本末兼举,无所遗矣。

当朱子时,折衷群言以会于极,及同学者论疑答问,得其一体者,岂无其人哉?至若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足以当朱子之意者,未有若西山先生者也。

盖尝闻之,朱之尝为先生言,人之有生,性与气合而已。然即其已合而析言之,则性主于理而无形,故公而无不善,其发皆天理之流行;气主于形而有质,故私而或不善,其发皆人欲之所作。然其谓之人心者,固未以为志皆邪恶,但既不主于理而主于形,则流为邪恶亦不难矣。若所谓清明纯粹者,既属乎形气之偶然,则亦但能不隔乎理而助其发挥耳,不可便认以为道心而欲据之以为精一之地也。故必致精一于此两者之间,使公而无不善者,当为一身万事之主,而凡所云为不待择于过与不及之间,而自然无不中矣。

斯言也,朱子发明乎道学失传之忧,充其言而为此者,学者宜莫不得见之矣。然而莫逆于心而有允蹈之力者,非先生吾谁与归?若夫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汉儒虽或言之,而世儒又不闻其说矣。惟邵氏经世之学,以得伏羲画卦之自然。因箕子九类之畴以列夫天锡神禹之大范,则又先生与朱子反覆论定而其进学成德之源也。

师之象曰:君子以容民畜众,所谓毒天下而民从之,以开国承家者也。三代之衰,㐫嚚暴作: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盖不知古之所以为兵者也。八阵之法,诸葛孔明常用之,后世几无知者,先生因马龙之赞而推见之。仁义兴而亲上、事长之念生,共用不可胜御矣。

豫之象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则功成治定之事也。律吕之本源,莫究于世俗之哀怨相承,先生则因秦汉之存以究夫先王之作,其志盖有所待也。国势衰微,无复见复古之意,中原日远,莫施乎钟簴之间,先生殁而朱子老矣。遗书之存,其将见于我朝今日之盛者乎?书院成而来学者必有感于予言者矣。

先生讳元定,字秀通,谥文节。子曰渊,伯静;曰沉,仲默,皆受学于朱子,黄直卿之言曰:从游朱子之门者,必道过公,听其言论,皆克然有所得也。盖以为朱子不可复见而先生亦岂世常有哉!其父兄师友之相成于千载者如此,而知德者希矣。

孙抗为宋参知政事,先世赠官命谥之典,盖以遵道德而非循常之典也,摸也世其学。内附七十年,厥后居于乡,有以文学教授于郡者宗惠也,其在江阴者曰以忠,盖以为先生观乎夏口、武昌之形胜,涉重湖,窥衡湘,历襄汉,下吴会,而至于斯也。而蔡氏遂有留居者焉,今犹为蔡泾闸也。其书院在江阴之来春坊,奉夫子燕居之像以居其中。分田以为先生祠祀、缮修、师弟子禀食之用,别有义田以给其族人,不在书院之籍数也。

有司上其事于朝,是以赐“澄江”之额,命官以主之矣。以忠有子曰“庭秀”,尝问学于金华许益之氏,秀之二子因受业焉。一家寿考见五世孙,许君为之赋《五庆堂》者也。(下句乾隆志无前奎章阁侍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虞集记。)


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山居记琐
关于过去,关于现在; 善于生活,善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