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老铁们,这两种毒蘑菇要注意了!

文摘   2024-10-29 14:58   辽宁  

众所周知,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区域与数量南方明显要多于北方,尤其是云南地区是我国野生蘑菇的第一大产区,也野生蘑菇中毒的重灾区。

没有之一。

云南野生蘑菇种类居全国之首毒蘑菇自然也多。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不过,东北的老铁们应注意了。

近年来,东北地区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也偶有发生,且有人因而直接躺板板的。

因此,爱吃野生蘑菇的东北老铁们,下面两种毒蘑菇要格外留心。

第一种,盔孢伞。

瞧,这些小蘑菇应是盔孢伞。

别看它个头不大,它有毒,而且是剧毒。

当然,盔孢伞属的蘑菇大多数都是有毒的,其中有7个品种是剧毒的,它们是蘑菇圈里的顶级杀手之一,在国内其致死率仅次于鹅膏菌。

至于中毒的原因么?

当然,人们在捡蘑菇时捡错了。

一是误把它看成了金针菇。

不过,盔孢伞多跟野生金针菇(即冬)在外形上真的太像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差不多,都多生长在枯木之上。

重要的是,它们的个头大小也差不多。

二是误把它看成了榛蘑。

当然,榛蘑的外形与个头大小,跟盔孢伞有很大差异。

在榛蘑刚出芽时,其大小及外观就比较接近,更要命的是它们有时会长在同一个树桩子上,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开伞后,它更像榛蘑。

瞧,这些开伞后的盔孢伞,它的菌盖上的那些条纹已然退化了,你还能看出来它是盔孢伞吗?

当然,这也是很多人把它们当作榛蘑或金针菇而误食中毒的原因之所在。

结果,可想而知,麻烦大了。

.

当然,盔孢伞种类很多,且在我国南北各地多有分布,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条盖盔孢伞和纹缘盔孢伞。

其一,条盖盔孢伞。

此菌颜色,也是黄褐色

它与野生金针菇个头都比较小,一般只有鹌鹑蛋大。

二者差异,有四:

一则,盔孢伞的菌盖上有明显的放射状条纹,而金针菇没有此特点。

二则,生长点不同,盔孢伞多是单生或群生,并不是长在一个生长点上。

三则,盔孢伞的菌柄脆骨质易折断,而金针菇比较皮实。

四则,盔孢伞不粘,而金针菇比较粘。

当然,此菌含毒肽类毒素,一旦误食可致命。

其二,秋盔孢伞

它是一种长在树桩木上的黄褐色小蘑菇。

不过,它多是散生,或群生。

放大再看一下:

瞧,它的菌盖边缘也有条纹。

所以它也叫纹缘盔孢伞

此菌的其他外形特征与条纹盔孢伞差不多,不细说了。

不过,比较棘手的是,它通常与榛蘑长在一起,所以误食毒秋盔孢伞的事例屡有发生。

再看一张图片!

瞧,这朵小蘑菇比较鲜嫩,其菌盖边缘的条纹,非常清晰,应是纹缘盔孢伞无疑。

讲真,它们真的很像野生金针菇。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捡蘑菇时,还是小心一点吧!

.

第二种,环柄菇。

尤其是大青褶伞,环柄菇之一。

青褶伞的个头一般都比较大,所以民间多叫它大青褶伞,而在菌类专著里它多叫青褶伞。

青褶伞的菌褶只有在它开伞后,准确一点来说,是在它成熟后才变绿,而幼年时它的菌褶是白色的,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绿色的,所以才导致很多人误食中毒。

在我们这块儿,人们多叫它蹬腿蘑。

当然,青褶伞还有“ICU”菇之恶名。

意思是说,误食了这个蘑菇,或许你就得花上每天近8000元的高昂费用,去重症监护室(ICU)走上一遭,其毒性之强可见一斑。

当然,人们之所以误食中毒。

多是因为它,高大环柄菇。

在我们这块儿,人们多叫它鸡腿蘑,一种非常好吃的蘑菇

不过,它们同宗同属,且非常相似。

当然,关于环柄菇的相关知识,小王在8月22日的《这类蘑菇一旦吃错了,直接进医院的ICU吧!》已经详细介绍过了,不再赘言。

在此,小王友情提示:不认识的蘑菇,请勿采食!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

冰鉴视界
群英荟萃,蘑菇开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