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就是它!
它就生长在一棵桦树的倒木上,跟狗皮膏药的好的一大片。
当然,这是一种非常奇葩的菌子。
其实,它是担子菌亚门、蘑菇纲、锈革菌目、锈革菌科、嗜蓝孢孔菌属下一种的大型木生菌。
学名,斑褐孔菌。
至此有朋友不免质疑:你这学名不正规,菌类都统一用拉丁文来命名。
其实,斑褐孔菌的拉丁文学名:Fomitiporia punctata(P Karst. ) Murrill。
瞧,这老长一串子的字母,大多吃菇群众看了恐怕都是一头雾水。
当然,这拉丁文学名是斑褐孔菌的身份证号码,一菌一证,一菇一码,对于专业菌类专家是有用的,尤其是研究野生菌分类是有用的,而且是必须的,不过对于更多的普通采药、吃菇群众来说,没啥卵用的。
于是,斑褐孔菌的学名、别名,便有很多:斑点嗜蓝孢孔菌、层卧孔菌、斑针层孔菌、斑木层菌……对于咱这些吃菇群众来说,还是中文的学名、别名更实用一些,更接地气。
在我们东北这块儿,人们一般多叫它——树皮芝。
当然,很多人不认识它,更不知道它是一味珍贵的药材。
.
为此,小王有必要说一下它的主要特征。
此菌,多年生,无盖,无柄,跟我们常见的蘑菇、菌子差异很大,它几乎是一种“三无”的菌类。
讲真,它在外形上跟小王前两天刚介绍过的白耙齿菌真的很相似。
再回看一下,白耙齿菌:
白耙齿菌是多孔菌科、耙齿菌属下的一种木生菌;而斑褐孔菌是锈革菌科、嗜蓝孢孔菌属下一种的大型木生菌,它们不在一个圈子里。
直白一点说,白耙齿菌有齿,虽也是平伏生长,但它的边缘多有反卷,这些特点斑褐孔菌都没有。
时下,斑褐孔菌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如吉林、辽宁、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安徽、云南等地皆有分布。
那么它到底有啥用?
不过,针对某一种疾病,其用量用法都有一定的讲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
当然,这不是小王关注的重点。
如果我们下次再遇到这种斑褐孔菌时,请别再叫它老牛肝了。这是小王写此文的初衷,旨在让更多的朋友认识这一类木生菌。
(小王不收货,不带货,只为野生菌代言,如某个细节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查看一下小王的老牛肝系列小文:
……
当然,老牛肝有许多种类,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小王以后还会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