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都不认识桑黄?因为同类的木生菌太多了!

文摘   2024-12-09 21:19   辽宁  
大家好,我是王小王。
今儿个,小王要跟诸君来聊一下老牛肝中的一对孪生兄弟!
啥是老牛肝?
之前,小王介绍过,此文是对桑黄一文的补充,有情趣的朋友可点击查看一下。
唉,想买到正宗的桑黄,到底有多难?
简而言之,就是东北群众对一些不知名的木生菌的一个总称。
不磨叽!
下面,有请今天的两位主角登场!
其一,木蹄层孔菌
瞧,就是它,这个大马蹄子!
别名,木蹄褐层孔菌、火绒菌、木蹄、桦菌芝、木紫芝、树基……
此菌,木质,多年生。
木蹄层孔菌,顾名思义,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大马蹄子。
当然,这是大多数情况下的形态。
有时,它呈半球形或呈吊钟形,当然它的个头比较大,一般在5-40cm之间,最大时,可达40cm,同时它的菌盖光滑,无毛,有坚硬的皮壳,颜色由鼠灰色、灰褐色至灰黑色,有明显的同心环棱纹。
注意,它菌盖上是同心环棱纹,棱,即有明显的凸起之意,高低不平,非同一平面上的同心环纹。
当然,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它成熟时的状态,此时它已生长了很多年了。
即使在它幼年时期,感觉它的同心环纹相对明显一些,但它稜状的凸起依然清晰可见。
瞧,它边缘的那道白边,昭示着此时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无柄,侧生,厚约3-20cm(注意这些数字,下文还有用),最厚处在于它与树干的接触处,即它的断面。
再看一下,背面。
它的背面呈海绵状,跟大多数的牛肝菌有些相似,管口圆形,较小,整体向内凹陷,多为灰白色至肉桂色。
它的菌肉暗黄色至锈色、红褐色。
当然,此菌一般没有裂纹,一般没有,不是全部没有,有些干燥的老年状态下也会出现少许的裂纹。
比如,它。
它一般多生长在白桦、枫、栎及山杨等树木的枯腐部位及腐木之上,在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新疆、河南、广西等地皆有分布。
此菌,气微,味淡,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其二,裂蹄木层孔菌
在各种菌类文献记载中,它有众多别名,比如裂蹄、针层孔菌、针裂蹄、尤地裂层孔菌、桑花……

其实,它与木蹄层孔菌同为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下的一种大型真菌。

瞧,它也多像一个大马蹄子。

此菌,同样多年生,硬木质,无柄。

当然,它在外形上跟木蹄层孔菌非常相似,多为马蹄形,有时呈不规则形。

它的盖面深烟色至黑色,有同心环棱纹,初期有微细绒毛,后脱落变光滑,不过它个头要小一些,通常在2-17cm,最大直径也不超过20cm,同时它的厚度也比木蹄薄多了,一般为1.5-7cm。

看出来吧,裂蹄比木蹄要小一些。

当然,它们之间最大差异在于,裂蹄菌盖上有明显的裂纹,故得此名。

同时,它边缘因品种差异,以锐居多,有些也比较钝。

瞧,它的背面也呈海绵状,与木蹄也是有差异的,整体向外凸起,多为深浅不一的咖啡色。

它的菌肉锈褐色或浅咖啡色。

裂蹄,一般多生长在栎、岳桦、白桦、山杨、丁香等阔叶树的枯腐部位及腐木之上,且它的分布地与木蹄差不多,南北各地都有一些。

不过,它的药用价值与市场价格要比木蹄要高一些。

且看,此菌:

哇,这不是桑黄么?

对头。

这也是它比较有名的原因之一。

因为裂蹄,生长在桑树上名曰,桑树桑黄;而生长在山杨树上名叫,杨树桑黄;生长在漆树上……其中,尤以生于老桑树枯木之上的桑树桑黄最有名,不过时下在中国星零星分布,数量极为有限,故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何况,还有这么多李鬼,在混淆视听。

总之,木蹄与裂蹄有很多的相似点,但总体上裂蹄的变化更多一些,还需要在实际中多观察。

当然,这类木生菌还有一些,以后再说吧。

下面,咱来检验一下,看看这个木生菌又是哪一种呢?

是木蹄?
是裂蹄?
咋感觉哪个都不像,你是不是感觉有点懵?
嘿嘿~
那放大一点,咱再来看一下!
其实,你只要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裂蹄木层孔菌,且,还是采摘后二次再生的一个幼年时期的裂蹄。
你看,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采摘过的老裂蹄残留下的皮壳,从图上看,它的断面很大,这是其一。
二看,它海绵状的颜色。
三看,下方有同心环棱纹的部分才是它的菌盖正面,有明显有两道清晰的裂纹,这才是重点,所以小王判断它就是裂蹄。
如果是木蹄的话,木蹄本身的裂纹就比较少见,即使出现裂纹也不会出现在这个幼嫩的年龄段。
当然,这个裂蹄太嫩了,没啥太大的药用价值,还是手下留情让它慢慢长着吧!
对此,你咋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

冰鉴视界
群英荟萃,蘑菇开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