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们总是一堆堆儿的出现,几乎无处不在。
在我们东北这块儿,不认识云芝的人多叫它——皮钱儿,说它的个头多如铜钱一般大小,说它的质地一般呈革质,比较皮实。
它的学名,彩绒革盖菌。
其实,此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栓菌属下的一种小型的木生菌。
当然,它的别名很多,足有一箩筐,如青芝、云芝栓孔菌、变色栓菌、彩纹云芝、千层蘑、见手红、瓦菌、彩云革盖菌、杂色云芝、 彩绒革盖菌、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各地叫法不一。
这些别名,或言其类,或说其形,或云其色……无不说明,它分布之广,认知率之高,是一种常见的木生菌。
瞧,它那叠生的形态,酷似天上的云彩。
故得此名,云芝。
.
下面,小王简要介绍一下它的主要特征:
先看,正面:
呈半圆形至贝壳形,革质。
幼时,白色,或灰白色。
表面,密生有细绒毛,长短不等,有云纹状的同心环纹。
然后呢?
其色,渐次加深。
变~
变,变~
再变,变~~
变,变变~~如是再三。
停!
再变下去,它的颜色将变淡了。
其实,不然。
请看,下面这堆儿云芝!
再看一下,背面:
它的背面有点像海绵状,跟牛肝菌的菌褶有些相似,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孔。
当然,它的颜色,也是渐变的。
初期白色或灰白色。
然后,渐变为黄褐色、赤褐色至淡灰黑色。
再看,这我家菜园里的那堆云芝,我现采了两个放在上面,已经变成黄褐色了。
.
云芝,一般多生长在各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枯枝上。
当然,云芝的分布地非常非常广泛。
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森林里皆有分布,且它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常呈覆瓦状叠生,生于伐桩断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出菇量很大。
此菌,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有抗癌、去湿、化痰、疗肺之功效。
在我们这块儿的一些山货莊收购云芝干货,有不少人采集云芝,每斤6元,可惜价钱不高,看来对云芝的认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至于它的具体用法要遵医嘱,专业的事儿要问专业人士,别听街头那些小贩子信口胡咧咧。
.
最后考考你,它是啥蘑菇?
切,这不就是云芝么?
嘿嘿,还真不是。
其实,它是梨树干巴菌。
初看,它真的非常像云芝。
不过,云芝多生长在枯木之上,而此菌却很低调,生长在地上。
其实,此菌实乃云南名菌干巴菌的一个近亲兄弟,假干巴菌之一。
它的学名,莲座糙孢革菌。
再看,干巴菌的学名,干巴糙孢革菌。
它们皆归属于糙孢革菌,其亲缘关系真的很近,不用八竿子就能打着的那种。
此菌主要特征,瓣片较厚,边缘较平整,颜色较深,且有环纹。
众所周知,干巴菌多分布西南地区,而梨树干巴菌分布要更广一些,西南、华南甚至华中地区都偶有分布。
此菌,是可食的。
大自然神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