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桑黄,一种被严重忽视的老牛肝!

文摘   2025-01-07 10:38   辽宁  
大家好,我是王小王。
之前,小王已跟诸君介绍过裂蹄黄、桦树黄、暴马黄、杨树黄、槐树黄……相对于所谓的正宗的桑树桑黄来说,它们皆属于杂树桑黄系列。
今儿个,小王要跟诸君继续聊一下杂树桑黄之一,松树桑黄!
松树,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可存活千百年之久,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种之一。
松龄鹤寿,松鹤长春,松鹤延年,寿比南山不老松……古往今来,人们对松树从来不缺乏溢美之词。
至于桑黄么?
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桑树桑黄,因为它脑门上早已贴上了所谓正宗的标签,而松树桑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它根本就排不上号。
时下,松树桑黄已被人们严重忽视了,它不过是一种老牛肝而已,顶多是一种杂树桑黄而已。
其实不然,它有很大用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它,认识它。
松树桑黄,顾名思义,生长在松树上的一种桑黄。
学名,松针层孔菌。
其实,它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绣革孔菌科、木层孔菌属下的一种松针(木)层孔菌。
当然,这是菌类文献上的定义,有点云山雾罩的,没有多少人能整明白。
在菌类文献中,它还有很多别名:松木层孔菌、松生层孔菌、松木层孔菌、红缘树舌、红缘层孔菌、黄芝等。

当然,老牛肝(老木菌),是它最通俗的且流传最广的一个名字,因为很多人不认识它,准确一点说,对它缺少应有的了解。

为此,小王有必要介绍一下它的主要特征:
此菌,是一种无柄、木栓质、多年生的木生菌。
它一般为扁半球形或宽马蹄形,通常个头比较大,一般在5-24cm之间,个别巨大者在40cm以上,高达半米左右,比一般桑黄要大许多。
先看一下,它的背面:
初期,它多呈红褐色胶状皮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呈角质化而变为灰色至黑色,皮面虽有些凹凸不平的沟壑,但它那较宽的棱带在整体上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一些不规则的裂纹,且常伴生着一些苔藓……
在整体上,它的皮壳比较薄,颜色明显有些泛青,与正宗的桑树桑黄非常相似。
当然,它的边缘也是比较钝的,且呈起伏不定祥云状,不像其他桑黄那般规整,且它的颜色初为近白色,后渐变为淡黄褐色至赤粟色。
瞧,这是桑树桑黄的黄边,多显眼。
相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松树桑黄的黄边明显要暗淡的多,成熟后几乎就没有所谓的黄边。
再看一下,它的黄面:
初看,它的黄面跟桑黄很像,黄得很鲜艳。
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它的菌孔相对比较粗一些,手感也比较粗糙,不止于此,它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它的边缘没有黄边。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它没有金边,没有金边,没有金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松树桑黄,闻之有一种明显的松香味。
同时,它的菌肉近白色至淡黄褐色,有环纹,木栓质至木质,当然这是它的内部特征,就不细说了。
因为松树上生长的木生菌实在太多了,而松木层孔菌,即松树桑黄,只是这众多的木生菌圈子里的一个成员,极小一部分。
瞧,这是松树上的木蹄层孔菌。
瞧,这是松树上的树舌灵芝。
瞧,这是松杉灵芝。
……
当然,松林里的这些木生菌太多了,可谓种类繁多,且各有特点,就不一一细说了。
通过小王以上对松树桑黄的介绍,相信大多数朋友在松林里可以一眼就把松树桑黄从众多的木生菌里挑出来。
足矣。
.
下面说一下,松树桑黄的生长环境。
前文已经说了,松树桑黄,即松针层孔菌或松木层孔菌,顾名思义,它主要寄生在松树上,再准确一点说,是寄生在针叶林木之上。
其实,松树桑黄在许多红松、云杉、冷杉、铁杉及常见的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树干或枯木桩子上都可以生长。
可见,它的生长环境比较广泛。
目前,松树桑黄的产地比较广泛,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等地皆有分布。
时下,松树林随处可见,但松树桑黄并不易找到。
为啥?
瞧,我们身边多是这种松树林。
不过,像这种碗口粗的、树龄比较小的松树林基本上就没有,根本就不用费力巴拉地进林子去找。
因为,松树桑黄主要生长在40-50年以上的老松树上。
瞧,这棵大松树,肉眼可见它的树龄不低。
所以,你只有要到那些盆口粗的原始松树林里,才有机会找到这种珍贵的木生菌。
当然,松树桑黄偶尔也会生长在一些阔叶树的枯腐木上,不过很多人不再把它看成是松树桑黄了。
可见,找对地方有多重要。
.
松树桑黄有啥药用价值?
其实,对于针叶林而言,松针层孔菌无疑是一种树木的癌症。
因为松树一旦感染了这类真菌,这棵松树就会慢慢地走向死亡,对于森林起到破坏性作用,是针叶林的一大病害。
然而,松木层孔菌对于人类而彦却是抑制肿瘤、治疗癌症的一剂良药。
至此有人说,这是以毒攻毒。
其实,不然。
因为,松木层孔菌本身是无毒的,当然在蘑菇的40个类群里,锈革孔菌目里的锈革孔菌科下的蘑菇基本上都生长在树上,且大多数是无毒的。
注意,只是大多数,不是全部。
北京肿瘤医院陈康林院长编著的《野生灵芝点燃生命之光》一书介绍,2001年,北京肿瘤医院用平盖灵芝40克、无柄赤芝20克、松针层孔菌40克进行配伍,对60例癌症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其中食道癌10例,乳腺癌4例,肝癌14例,胃癌15例,肺癌8例,肠癌9例,连服30天,临床观察中,均无毒副作用发生。
当然,它的具体用法,要听医生的。
不过,松树桑黄及其他桑黄的食用方法多是煮水喝,建议不要打粉服用,容易出现消化问题,毕竟桑黄一类的木生菌皆属于木栓质。

最后,小王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再遇到这种松木层孔菌时,请别再叫它老牛肝了。这是小王写此文的初衷,旨在让更多的朋友认识这一类木生菌。

(小王不收货,不带货,只为野生菌代言,如某个细节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查看一下小王的东北老牛肝之桑黄系列小文:

1.唉,想买到正宗的桑黄,到底有多难?

2.为啥很多人都不认识桑黄?因为同类的木生菌太多了!

3.桦树茸,真有那么神奇吗?

4.槐树桑黄,不是所有的槐耳,都叫槐树桑黄!

5.桦树桑黄,它是桑黄中的一个伪品?

6.暴马桑黄: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

7.杨树桑黄,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神奇物种!

……

当然,老牛肝有许多种类,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小王以后还会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

冰鉴视界
群英荟萃,蘑菇开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