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桑黄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之前小王已跟诸君介绍过裂蹄黄、桦树黄、暴马黄……相对于所谓的正宗的桑树桑黄来说,它们皆属于杂树桑黄系列。今儿个,小王要跟诸君接着聊一下众多的杂树桑黄之一的杨树桑黄,一种被严重低估的桑黄品种。讲真,杨树桑黄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桑黄,不应该被人忽视或贬低。由于它多生长在杨树上,人们多叫杨树黄、杨黄、金边桑黄,或北韩桑黄。它的中文学名,瓦尼木层孔菌(Phellimus vanini Ljub)。其实,它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绣革孔菌科、木层孔菌属下的一种大型木生菌。当然,我国目前报道的锈革孔菌科有106种,木层孔菌属有40种,其中木层孔菌属中就有不少桑黄家族的成员。时下,有很多人根本不认识它们,一般多叫它们——老牛肝或老木菌。在通常情况下,杨树黄的个头比桑树桑黄要小一些,多在7-12cm,一般不会超过掌心大小,盖面多为红褐色至灰褐色,比较粗糙。后期,它会形成一层黑色的薄皮壳,且它的背纹很有特点——呈包裹型,即从基部开始一层比一层薄,且后一层包裹着前一层,形成一些同心环带。当然,这也是杨树黄的年轮,大多数都比较宽,可大致看出的它的生长年限,通常在5年以内,它的裂纹距离比较大,而桑树桑黄的年轮和裂纹都要比它细密得多。瞧,这道大金边,多厚,多显眼,边缘比较钝。
当然,这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故有人也称它——金边桑黄。
再看一下,背面。
它的黄面,多呈黄褐色或暗褐色,相对比较粗糙一些。
如果切开之后,它内部状态是这样的,它是上下分层的菌丝,上层是金黄,下层则为暗黄,且还会有一些白色的菌丝。
这是杨树桑黄了么,跟上面的差距也太大了,咋这么怪呢?嘿嘿,它确实是杨树桑黄,只是另一个品种而已,还记得小王之前介绍过的裂蹄木层孔菌么。杨黄,通常生长在山林里的老龄山杨树的活立木、枯木桩子或倒伏的腐木之上,单生或群生。由于这种杨树在低龄时,一身白树皮,在我们这块儿有人也叫它,白杨树。瞧,这种枯树桩子上,尤其比较爱长。
在河畔的臭杨树林及人工栽培的杨树林中,一般比较少见。
想找到杨树桑黄,先要找对地方。
当然,杨黄的分布地多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北朝鲜也有一些分布。
桑黄是国际上公认的在生物治癌领域中效率最高的大型真菌,被誉为“森林黄金”,它具有抑制肿瘤、防治癌症、解毒、补肾、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当然,杨树桑黄也不例外,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时下,一提到桑黄人们多对桑树桑黄比较认可,桑树桑黄的好早已深入人心,是不容置疑的,不过由于它生长慢,产量小,目前市场已不多见了,想买到货真价实的桑黄并非易事。至于其他杂树桑黄,比如杨树桑黄、暴马桑黄……多认为桑黄的假冒之物,一个伪品的“李鬼”而已,对它多持否定与贬斥的态度。2021年,科研人员对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作了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结果表明,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桑树桑黄,杨树桑黄醇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均高于桑树桑黄的醇提物。当然,东北长白山高年份的野生杨树黄,它是桑树桑黄的大牌平替(为谋取暴利的不良商家除外),且它的价格便宜的不止一丢丢……如果你觉得桑树桑黄价格贵的话,可以选择杨树黄,效果不差,价格更低,性价比也更高一些。时下,杨树桑黄已实现人工培植,当然它的药用效果比野生的要差了一些,购买时你可要擦亮眼睛。还有,杨树桑黄与暴马桑黄是出口日本与韩国是最多的两种杂树桑黄,日本和韩国是研究桑黄的大国,连精明的小日本也对杨树桑黄感兴趣,其药用价值可见一斑。在此,小王友情提示:尽量不要购买桑黄切片及其加工品,一定要购买整块的桑黄,只有整块的才能看清它的特征。
如果你在山林里再次遇到它,请别再叫它老牛肝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查看一下小王的东北老牛肝之桑黄系列小文:
1.唉,想买到正宗的桑黄,到底有多难?
2.为啥很多人都不认识桑黄?因为同类的木生菌太多了!
3.桦树茸,真有那么神奇吗?
4.瞧,这种“巨无霸”级别的木生大蘑菇,你见过吗?
5.桦树桑黄,它是桑黄中的一个伪品?
6.暴马桑黄: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
……
当然,桑黄有许多种类,这些只是一部分,小王以后还会陆续更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