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地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物,其本质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直白一点说,地衣是一种菌藻复合生物体。
不算跑偏,打了一个擦边球而已。
其一,共生特性。
地衣,起源于藻类或蓝细菌,它们以互惠关系生活在多种真菌的菌丝体中,二者完美结合而形成一种共生体。
其中,真菌负责为其吸收水和无机盐,而藻类则负责为其进行光合作用。
孰为菌丝体?孰为藻类?
你是不是有点懵圈。
其实,我们凡胎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科研人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地衣这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地衣于6亿年前登上陆地,在冥冥之中,真菌遇到了藻类,一见钟情,紧密结合,相互依存,从此不再分离,携手共生了亿万年。
合作愉快!
其二,形态与结构。
地衣,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五彩缤纷,形态各异, 或大或小,或草叶状,或树枝状,或果壳状……姿态万千,变化无穷。
它的主要形态,可分三种:枝状地衣、叶状地衣以及壳状地衣。
瞧,这就是枝状地衣,通常有分枝,形似高棵植物。
瞧,这就是叶状地衣,形似叶片,容易剥离。
瞧,这就是壳状地衣,紧紧地粘附在岩石上,就像一层厚厚的油漆,不易剥离,这一类地衣最多,占比80%以上。
此外,还有癞屑衣型、石蕊型等。
那么它呢?肉眼可见,这堆儿地衣绝非单一品种。
大自然神奇不?
其三,生态角色。
地衣,从海平面到高山,从沙漠到北极冻原,它们大量生长在树皮、树叶、苔藓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有时,它就在我们身边,如在城市的树木、墙壁和人行道上也可以看到它们。
地衣可谓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之一,它的足迹遍布世界,无论是南北极,还是森林、草原、荒漠,都有地衣分布,其在树皮、土壤、岩石甚至是塑料、玻璃、甚至有毒矿渣堆上都能生长。
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由于地衣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有助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因此,地衣又被称为“先锋生物”和地球陆地“拓荒者”。
其四,缓慢生长。
绝大多数的地衣生长速度,都是极其缓慢的。
比如,地图衣。
瞧,就是它,平均每年仅生长0.2毫米。
这种岩石表面的地衣,在理论上只要环境适宜的话,它的寿命可达千年,人们可以通过它推算地震、断层或冰川退缩等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当然,地衣是一个通用名称。
当然,地衣也有它的软肋,那就是它扛不住环境污染。由于它自身结构相对简单很容易积累环境中的重金属、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且自身无法排解,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地衣就开始解体,直至死亡。
所以,地衣也被誉为最佳的环境污染监测员之一。
.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它能吃不?
在地衣中有不少品种,是可以食用的。
比如,石耳。
它的别名,有很多,如石木耳、岩菇、岩耳、脐衣、石花、石壁花、石菌……
它的形状似木耳,它生长在悬崖峭壁的阴湿石缝中,味道鲜美,实乃叶状地衣之一。
比如,石龙皮。
它的学名,网肺衣,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地衣。
还有,皮果衣、肺衣(老龙皮)……这些也都是叶状地衣,具有各自独特的形态和用途。
比如,松石蕊。
别名,石白茶、太白针。
在西南地区,它很有名气,被誉为上帝种的茶——雪茶。
比如,树花。
其实,西南地区的“石花菜”就包括了树花属地衣的多个物种。
还有,长松萝、雀石蕊……这些都是枝状地衣,生长方式独特,也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比如,青蛙皮。
其实,青蛙皮是肺衣属地衣之一。
至于这些地衣口感如何?
有一说一,有些地衣小王也没有吃过,你还是亲自品尝一下吧。
我是王小王,带你一起探索神奇的蘑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