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阖辟仙功》·添油接命修炼法门

百科   2025-01-05 03:51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原文】

原人生受气之初,在胞胎内随母呼吸,受气而成。此缕与母相连,渐推渐开,中空如管,气通往来,前通于脐,后通于肾,上通夹脊,由明堂至山根而生双窍,由双窍下至准头,而成鼻之两孔,是以名曰鼻祖。斯时我之气通母之气,母之气通天地之气,天地之气通太虚之气,窍窍相通,无有阂隔,及乎数足,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团地一声,一点元阳落于脐轮之后,号曰天心,虚灵一点是也。自此后天用事,虽有呼吸往来,不得与元始祖气相通,人生自幼至老,断未有一息注于其中,尘生尘灭,万死万生,皆为寻不着旧路耳。所以太上立法教人修炼,由其能夺先天之正气。所以能夺者,由其有两孔之呼吸也。所呼者自己之元气从中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气从外而入。人若使根源牢固,呼吸之间亦可夺天地之正气,而寿命绵长;若根源不固,所吸天地之正气,恒随呼吸而出,元气不为己有,反为天地所得,亦只为不得其门而入耳。盖常人呼吸皆从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不能与祖气相通,所谓众人之息以喉也。若至人呼吸,直贯明堂而上,盖切切然以意守夹脊双关,自然通于天心一窍,得与元始祖气相连,如磁吸铁,而同类相亲,即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也。踵者深也。即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意。此窍初凝,即生两肾,次而生心,其肾如藕,其心如莲,其梗中空外直,柱地撑天,心肾相去八寸四分,中余一寸二分,谓之腔子里,乃心肾往来之路,水火既济之乡。欲通此窍,先要穷想山根,则呼吸之气方渐次而通夹脊,透泥丸,以达于天心祖窍,而子母会合,破镜重圆,渐渐扩充,则根本定固,救住命宝,始可言修炼功夫。行之既久,一呼一吸入于气穴,乃自然而然之妙也。按了真子曰:“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若非此窍,则必不能添油,必不能接命。故吕祖曰:“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然于此着功法,最是简易,但行、住、坐、卧常操此心藏于夹脊之窍,则天地真气随鼻呼吸,以扯而进,自与己之混元真精凝结丹田,而为吾养生之益。盖此窍之气,上通天谷,下达尾间,周流百节之处。以天地无涯之元气,续我有限之之形躯,自是容易。学者诚能凝神夹脊之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则真息自现,真息现而真念无念,真息无息。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嗟夫!人生如无根之树,全凭气息以为根株,一息不来,即命非我有。故修长生者,首节专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四肢充满则身中之元气不随呼而出,夭地之正气恒随吸而入,久之胎息安,鄞鄂固,斯长生有路矣!夫添油入窍,种种玄况不一,总以造有热汤倾注之验,觉极通畅,自有天然妙处。

【释义】

每个人在母胎里的时候,都是靠着妈妈的呼吸来成长的。那时候,我们和妈妈之间有一条像管子一样的通道,气就在这个通道里跑来跑去。这条通道前面通到肚脐,后面通到肾脏,上面还通到我们的背部,经过一个地方叫明堂,再到山根,然后就有了两个鼻孔。所以,我们就叫这个通道为“鼻祖”。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的气和妈妈的气是连在一起的,妈妈的气又和天地之气连在一起,天地之气再和太虚之气连在一起,就这样,所有的气都是相通的,没有一点阻隔。等到我们长大了,从妈妈肚子里出来,脐带被剪断,我们就开始用自己的呼吸了。但这时候,我们的呼吸已经不能和原来在妈妈肚子里的那种气连在一起了。

从小到大,我们的呼吸从来都没有再回到过那种和元始祖气相通的状态。我们生生死死,都是因为找不到回到那种状态的路。所以,太上老君就教人们修炼的方法,让我们能够重新获得那种先天的正气。

我们之所以能够重新获得这种正气,是因为我们有鼻子可以呼吸。呼气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元气就从鼻子里出去了;吸气的时候,天地的正气就从外面进来了。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很健康,那么每次呼吸的时候,我们都能从天地那里得到正气,这样我们就能活得更长。但如果我们的身体不好,那么吸进来的正气就会又随着呼气出去了,这样,我们自己的元气就会越来越少。

普通人呼吸的时候,气都是从喉咙下去,到中脘就回去了,这样是不能和元始祖气连在一起的。但是,那些修炼有成的人,他们呼吸的时候,气是直接冲到头顶的,然后他们会用心守住背部的一个地方,叫夹脊双关,这样,他们的气就能和元始祖气连在一起了,就像磁铁吸铁一样。

夹脊双关这个地方很重要,它刚形成的时候,我们的两个肾就出现了,然后心脏也出现了。肾就像藕一样,心脏就像莲花一样,它们之间有一个空空的通道,就像柱子一样撑着我们的身体。心肾之间相隔八寸四分,中间还有一寸二分的地方,叫腔子里,是心肾交流的地方。如果我们想打通这个通道,就要先想着山根这个地方,然后气就会慢慢通到夹脊,再到头顶,最后和元始祖气连在一起。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健康,更结实。

如果我们经常这样修炼,那么每次呼吸的时候,气都会进到我们的身体里,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点了长明灯,要添油才能一直亮着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这种修炼来保持健康。所以,吕祖说:“要想长寿,就要早点开始修炼,不要让机会溜走了。”

其实,这个修炼方法很简单,我们不管在走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的时候,都可以想着夹脊双关这个地方,这样,天地之间的真气就会随着我们的呼吸进到身体里,和我们的元气混在一起,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夹脊双关这个地方的气很神奇,它上面通到头顶,下面通到尾椎,全身的气都会在这里流动。如果我们能经常用心守住这个地方,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像月亮在水里的倒影一样明亮。这样,我们的杂念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平静,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

人啊,就像没有根的树一样,全靠一口气吊着。如果这口气没了,我们的命也就没了。所以,想要长寿的人,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精气。精气足了,就会变成气,气足了,就会充满我们的身体。这样,我们自己的元气就不会随着呼气出去了,反而能吸进更多的天地正气。时间长了,我们就能学会像婴儿一样呼吸,身体也会变得更结实。这样,长寿就不是梦了!

要想修炼成功,我们首先要想着山根这个地方,然后用心守住夹脊双关,让气通到天心一窍。这样,我们就能和元始祖气连在一起了。就像《吕祖金华宗旨》里说的,夹脊双关这个地方很重要,如果我们能明白它的妙处,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古人还说,如果能培养好自己的本原,观照好这个窍,那么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像新的一样,气也会变得很顺畅。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很多道理,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更灵活。

最后,要想打通夹脊双关这个通道,我们就要先想着山根这个地方。山根就在我们的鼻梁上,两眼之间。当我们想到不能再想的时候,突然之间,我们就会觉得心里很开阔,就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样。然后,我们的神就会沿着一条黄色的通道,直接到中黄这个地方。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很宽广,很深奥。这样,我们就和元始祖气连在一起了,真正的呼吸也就出现了。古人说,修炼丹道的奥妙,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只要我们找到了这条路,就能修炼成功,让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升华。

而这条黄色的通道,就是从会阴一直到头顶的自然升降之路。如果我们能顺着这条路自然地呼吸,那么我们的修炼就会很顺利。但是,如果我们太刻意地去引导气的升降,就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修炼的时候,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强求。当我们的心静到极点的时候,夹脊双关这个窍就会自然出现,我们的元神也会在这里升降。这样,我们就能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了。

【解析】

添油接命这一养生修炼法门,关键在于首先要深入冥想山根部位,随后意念集中于夹脊双关,进而通达天心一窍。本文着重探讨夹脊双关这一关键部位。

据《吕祖金华宗旨》所述,夹脊双关这一窍穴名为中黄,它位于心后关前,具体在人背脊二十四椎的上下正中位置,即脊椎第七、八胸椎之间,正对着胸部的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心后关前的位置相对容易理解,而关前即夹脊双关,它位于背部,面向心部的夹缝之处。当我们回光返照,意念守护此窍时,元神便会注入其中,此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无边无际、细腻入微的奇妙感觉,仿佛皎洁的明月倒映在水中。因此,在丹道修炼中,此窍被称为神室,又名黄房。

《易经》有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夹脊双关的美妙之处,因此此窍又被称为黄中。

《性命圭旨》一书据传为尹真人弟子所著,其中第一节口诀《涵养本原救护命室》内附的《退藏沐浴工夫》内容,与本文所探讨的主题基本相同。《易经》又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古人将这句话中的“洗心退藏”称为沐浴,或称之为艮背(艮有止息之意)。《性命圭旨》进一步解释道:“这个窍穴的奥妙在于,心属火,而背属水,将心火藏于背水之中,便是洗心的意义所在。心位于身前,而将其藏于身后,便是退藏的意义。因此,初学者在降伏心火时,若束缚得太紧,难免会产生烦躁和火气过旺的弊端。所以,暂时将心火藏于背水之北,使水火相互滋养,自然便能消除杂念。这正是白玉蟾所说的洗心涤虑、如沐春风的境界。然而,虽然沐浴是洗心之法,艮背有止念之功,但它们都未达到修行的核心之地。这‘向上一着’,即真正的修行秘诀,千百年来一直被圣贤秘而不传。”

那么,这“向上一着”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懂得运用夹脊双关这一窍穴。《性命圭旨》继续阐述道:“人若能明悟此窍,便能夺取神功、改变天命。古圣有言:‘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因为此窍上通天谷(即泥丸宫),下达尾闾,中通心肾,能够召唤灵阳之气,救护命宝。这难道不是修行的最佳路径吗?

《性命圭旨》还提到:“只要能培养本原,观照此窍,久而久之,便会感到心境如新,气息浩荡,凝神静气,无思无虑,豁然开朗,领悟真谛。这便是所谓的皮肤剥落尽,一真将次见。功夫练到这一步,自然会精神焕发,智慧日增,心性灵通,隐显自如。自然会有一段清宁阖辟的玄妙之机,一段飞跃活动的乐趣。自然会有一点元阳真气从中涌出,降入黄庭,进入丹田,贯穿尾闾,穿过夹脊,上冲天谷,下达曲江(喻指坎水),流通百脉,灌溉三田,驱逐一身百窍的阴邪之气,涤荡五脏六腑的浊秽之物。”

要想通达此窍,首先要深入冥想山根部位。山根位于两眼之间的鼻梁上,当我们冥想至此,直至无念可想,一念不生之时,自然会感到豁然开朗,神思由黄道(即人体自然升降之道)直达中黄。此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宽广高深的奇妙境界,自然便能通达天心一窍(本文所指天心乃脐内一寸二分处),与原始祖气相连,真息自然显现。古人有云:丹道之妙,始基于此。这第一步,便已贯穿了性命双修的全程。

《性命圭旨》中有诗云:“一条直路少人寻,寻到山根始入门。坐定更知行主静,真人之息自深深。”这正是对修炼夹脊双关、通达天心一窍的生动描绘。

黄道,即自会阴直达泥丸的自然升降之道。沿此道升降,纯属先天之气,需求其自然。深入冥想山根,元神自然便能到达中黄;意念守护中黄,自然便能通达天心,形成一条黄道。然而,学者若妄用心意,不从自然,强行引导气的升降,往往会产生“后天闹黄”的弊端。中黄未开之时,称为玄关;既开之后,则称为玄窍。学者修炼至虚极静笃之境时,此窍自然显现,胎息便在此处运行,元神也在此处升降。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精选推荐·公众号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