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派·性命双修 第二步: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百科   2024-12-26 16:13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歌诀:


一阳初动本无意,收炁必先提会阴。
吸由督脉升泥丸,呼经任脉降丹田。
以神引领行周天,后升前降转法轮。
七次呼吸阳不萎,无孔笛吹紧相随。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回归。
收气古称降龙术,龙归大海不纷飞。
玄酒味淡莫妄动,静候二候春雷鸣。
珍惜自身活子时,阳动必收炁不亏。

第二步功法,按道家传统说法,称为安炉立鼎。鼎,又称玉鼎,位于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地,即元神之室。其两边各有一管,连接眼珠,下通于心。故言:性者,发于二目。实则鼎本无形,因气发与性合而得名。金炉,又名真气穴。前对脐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气之所,亦称丹田。炉本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乃道家炼内丹所设的无形器具。

具体用法详述如下:

一阳初动本无意,收气必先提会阴。

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当达到一念不起,身心两忘,虚极静笃之境时,外阳自然勃起。此乃纯粹无念,心清如镜,是自身的活子时到来。因其无念,为先天性产物,机不可失,不等杂念起,即速用转法轮收气法即刻收回。

收气法:保持原坐姿不动,收气必先提会阴。即用力一提会阴,鼻根吸气,眼往上翻,以神领气,心意随之。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夹脊、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吸气时,鼻吸、眼看、神领意随,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再一呼鼻根呼气,眼往下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再由午位百会下来,走祖窍、绛宫、气穴(即丹田),直达会阴子位。后升前降,正一圆周。简而言之,一吸由后督脉上来至百会一停,接着一呼由身前任脉下来至会阴。一吸一呼转一圈为一次,如此三至五个呼吸,若用法准确,外阳即可缩回。此即后升前降转法轮收气法,又名采小药。日积月累,身体愈加强壮,精力愈发充沛,活子时愈发频繁,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越来越大。从一次呼吸到七次呼吸,外阳仍然不倒,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降龙法制之。

无孔笛颠倒两头吹的具体用法:若用转法轮七次仍不能降服,原坐不动,应立即凝神于生死窍,会阴一提,鼻根吸气,意想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的丹田气穴,再用绛宫之气,下沉丹田,鼻根呼气,心神意随之一沉,一提一降为一次。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则应进入第三步开通奇经八脉,等待二候到来。虎由水中生,如黄河决口,一泻千里之势,此时应用下手炼精化气的伏虎手段,将欲破关而出的元精至宝化为真气,仍为我所用。

阳生乐发的根源:通过坐功入静增长元气,亏损的元气得到补充,静极而动,脑中的先天之气走大脑、小脑、延髓、脊髓,到大椎下第七脊骨节夹脊关;夹脊往内通心,心正中有一门,道家谓之戊门,气到门开,直达外阳。外阳得到真气立刻勃起。此时若置之不理,也可自消自灭,但通过静功得来的养生至宝,就会付诸东流。此乃只知修性,不知修命。凡讲性命双修者,无不倍加珍惜。故吕洞宾祖师曾作诗云:“一阳气发用功夫,日月精华照玉壶,到此紧关休妄动,恐防堕落洞庭湖。”笔者亦作诗四句:一阳气发及时收,休教前功付东流,增产节约多积累,养精蓄锐待二候。性命双修的修性,实则命在其中,当静极而动一阳蒸发即是命动,心动收心是修性;气动收气,精动收精是修命。

静极而动:静之极属阴,在卦为坤为地,六爻皆阴。静极而动,是阴极阳生,在卦为地雷复,是六阴爻生一阳,一阳初动,在人身即为活子时。在二十四节气中为冬至。因一阳初动,是气动而非精动,所以用收气降龙法收之,而不能用下手炼精化气法来炼之。药有老嫩,火候有差,此即“火候”。丹经云:“古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张三丰祖师云: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宋邵康节诗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羲。”此诗大意:冬至是地雷复的一阳出现,而非三阳开泰,玄酒还未酿成,火候不到,味还不够浓厚,万莫当成琼浆来饮。言外之意,药还太嫩,不要轻举妄动。若不信,请去问包羲便是。大自然中一切有形之物,皆有各自火候。如煎炒烹炸,皆需掌握好火候,到什么火候用什么措施,既不过也不及,要恰到好处。千峰老人歌曰:“子时到,采小药,提根转轮收小聚,火龙难降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收龙气,是火候,火候不足莫伤丹,单等二候真火足,开通八脉再采炼。”歌中说明了掌握火候的重要性。功夫到什么阶段,用什么办法,不能用非所需,或需非所用,一定要恰如其分。

静极而动,不同于自然而动。因为前者是在一念不起的基础上静养而来的气动,是纯洁的,是先天的产物。后者是通过睡眠,大脑得到休息,当一觉醒来,一般说来外阳是要动的。善养生者不等杂念丛生,即可用后升前降转法轮收回。

静极而动,更不同于色情之动。因为前者是清,后者是浊;前者是先天性的,后者是后天性的。外阳动,不能都认为是色心动。试问,怀抱中的婴儿有色心吗?他的外阳也动,而且动得频繁。这是人们发育成长的必然现象。由于幼儿是元阳未破的童体,元气动后又回到自己身上。至十六岁破身后,再动,其先天之气则会顺下阴口散去。只有知性命双修之法者,才能依法收回,仍保我身。

炼性命双修功夫者,将静极而动、一阳气发视为至宝。每逢阳动乐发,立即收归己有,积存养身,气越足而体越壮。外阳动得越勤,其力越大,只待二候到来,方可下手。

静极而动,实则是情动,是道情而非人情。人情与道情的区别在于有念与无念。有念而来是人情,无念而来是道情。故龙牙禅师曰:“人情浓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岂知,空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柳华阳祖师曰:“且此一情字,自汉明帝到今,注者纷纷,苟不得慧命之法,便谓之春情。识者见之无不笑也。”六祖坛经云:“有情来下种,无情果不生。”看来同是一个情字,就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顺其自然用于人情,一种是逆着回来用于养生之道情。而六祖慧能、柳华阳、龙牙禅师,皆是佛门弟子。他们当然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场上对待人情和道情,而且也是为了阐明养生道理而说明。我们今天讲养生之道,既用人情也用道情。用人情行入世法,生儿育女,使我们民族永远繁荣昌盛;用道情作为养生之道,使人人健康长寿。正因如此,当我们练功时,偏要将顺去的东西,想办法使它逆着回来。这是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从自然规律中夺取寿命。古人云,气归元海寿无穷。这也是性命双修之特异之处。

曹还阳祖师云:返观凝神入气穴,炼精百日黄芽生。

伍冲虚祖师云:烹炼铅汞于鼎炉,炼精炼神根本地。

柳华阳祖师云:和合凝集转法轮,吸呼薰炼性命存。

了空师祖云:督升任降成鼎炉,锻炼五谷化精微。

千峰老人述:前对肚脐轮后对肾区,中间矗立真金炉;十字街口置玉鼎,元神黑宅呼吸根。

(有人)就安炉立鼎采小药收气降龙之事作歌一首:

阳生悉发及时收,续命全靠勤添油, 
后升前降凭意领,吸上呼下赖圆周, 
笛声吹来龙服驯,剑指点去虎低头, 
龙虎剑笛皆比喻,鼎炉莫向身外求。

又:

鼎鼎原无鼎,炉炉亦无炉,
机发则成窍,机息又转无,
龙从火里来,虎自水中出,  
只待二候到,下手采玄珠。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