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敲爻歌》·筑基功

百科   2024-12-23 19:05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吕洞宾(755~?),本名吕岩,道号纯阳子,是唐朝末期著名的道士,被传为“八仙”之一。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流传甚广且说法多样。根据悟元子刘一明的《敲爻歌直解》记载,他原籍位于山西蒲州蒲坂(现今陕西省蒲城县),出生于天宝十四年(755年),中举之后被任命为江州德化县的县令。他的著作丰富,《敲爻歌》便是其中之一。此书“详细阐述了个人的修炼经历、药物火候以及真实的实践功夫,旨在引导后世学者”(悟元子注)。所谓“敲爻”,“爻”指的是卦中的爻辞,一卦包含六爻,有刚柔之位,有前后之象。有刚柔即有变化,有前后即有进退,……如同按照爻辞的指引而行,变化随时发生,进退没有常规”(同上),寓意着神妙无穷的变化。《敲爻歌》的内容主要是阐述气功内丹术的原理与实践方法,现选取部分内容进行注解,以供读者参考。

筑基功

“汉终唐国飘篷客,所以敲爻不可测。纵横逆顺没遮拦,静则无为动是色。”

汉朝终结至唐朝,他如漂泊的篷船客,因此其敲爻之法不可捉摸。无论是纵横还是逆顺,都毫无阻碍,静时则无为而治,动时则感应通达。

“飘篷”比喻为行舟之风帆。掌握《周易》中卦爻变化的原理,以心神驾驭肾精之舟,乘着呼吸之风推动风帆在水面上行进,无论东西南北,皆能随心所欲。当心神处于平静状态时,便能入静返璞归真;当心神被触动时,则能感应而通达。此处的“色”并非指女色,也非一切有形有象之色,而是指“妙有”之境。入静返璞归真即为“无为”,感应而通达即为“色”,因此说:“静则无为,动则有色”。

“坚髓骨,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七七白虎双双养,八八青龙总一斤。”

要坚固骨髓,必须先修炼灵根。灵根是人本有的良知良能,是先天的一点真灵之气,被称为“真种子”。灵根经过火的锻炼,会愈发明亮,光辉倍增,自然呈现出“片片桃花洞里春”的景象。然而,灵根生春之妙,需要阴阳的滋养。阳以七日为一周期而复生,阴以七日为一周期而交合,因此称为“七七”。八日时月亮呈现上弦月,获得阴中的阳光八两;二十三日时,月满而水火相交,土气亦随之调和。此时,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达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

“铅生汞,汞生铅,夺得乾坤造化权。杳杳冥冥生恍惚,恍忧惚惚结成团。”

铅生汞,汞生铅,掌握了乾坤造化的奥秘。在恍恍惚惚、幽深莫测中,它们凝结成一团。铅汞(即水火)相互生成,则铅不会流失,汞不会飞散,在恍恍惚惚、幽深莫测中凝结成内丹的雏形。这是内丹初步结成的阶段,应当小心守护。

心性要空灵,意念要专注,不要让心猿意马随意攀援。如同花蕾初开时切忌触碰,要将内丹结团收锁在土釜(丹田气穴)中,任其自生自长,不要有意减少或增加。

“气若行,真火炼,莫使元珠离宝殿。加添火候切防危,初九潜龙不可炼。”

身体如同玉炉,在入静中要保持勿忘勿助(文火)的状态,心意专一(守一),顺其自然,使阴(月)阳(日)在黄道(人身阴阳元气运行的途径)上交汇。精气神三者凝聚于元宫(又名黄道中宫、元牝之门,即丹田气穴),方能确保无漏无泄。

当气开始运行时,要用真火(文火)进行炼养,不要让元珠(灵根,即精气)离开宝殿(丹田气穴)。在增加火候时要特别小心以防危险,初九时的潜龙状态不宜进行炼养。上文提到阴阳在黄道上交汇,精气神三者自然无漏无泄。但此时内丹刚刚初生,必须特别小心以防危险。如果稍感气(药气)开始运行,就要立即用真火(文火)进行炼养(静守),防止元珠(灵根)离开宝殿(丹田气穴)。内丹初形如同初九时的潜龙,一阳爻刚刚生成,此时应该保持勿忘勿助的状态,让其自然生长,不要增加火候(意念)以助长其成长,否则反而会损伤生气,有害无益。悟元子说:“这是丹道修炼中的关键关口,丹的成就与失去都在此一举,必须特别小心防范。”

“消息火,刀圭变,天地黄芽都长遍。五行数内一阳生,二十四气排珠宴。”

通过细微的火候调控和温养,灵根生机勃发,由微小的刀圭之量逐渐发荣滋长,充满整个天地(比喻人体)。这时,自然五行相生,一阳来复,二十四节气依次流转不息,黄芽遍地生长,到处春意盎然,万物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当火候足够时,丹药便炼成,此时会听到龙吟虎啸之声。在三个阶段的铅中只得到一铅的成就,即还丹初步炼成,但金丹、神丹的更高境界还未显现。当黄芽遍地生长时,还丹初步炼成,龙(火)吟虎(水)啸,阴阳和谐交融。这是筑基功成功的阶段。所说的三铅分别指还丹之铅、金丹之铅和神丹之铅。筑基功只是还丹的初步阶段,要达到金丹、神丹的境界,还需要中、上乘的修炼功夫。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