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解析法解决几何计算或证明问题

文摘   2024-09-18 18:11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对于正方形或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问题,借助其直角的特殊性,可以利用“解析法”进行解答。即通过选择合适的“直角”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借助点的坐标或直线解析式,利用交轨法或距离公式求出关键点的坐标或某条线段的长度,进而达成目标结论。
利用解析法进行几何证明或几何计算的一般路径:
① 选定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取直角三角形的顶点或正方形左下方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再以顶点所在直角的两边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尽量建立在第一象限);
②尽量表示出图中所有点的坐标(已知长度的点、中点、线段上的分点等)
③选择合适的未知点设元,利用距离公式或线段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数量关系。
④可以通过设出直线的解析式,利用交轨法求出关键点的坐标。


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几何证明和计算问题

解法分析:本题要求的是线段DE的长度。由于点E和点G都是动点,因此相对应的线段AG和GF的长度也是不确定的,本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计算比较复杂,因此可以采取解析法进行解决。
由于该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确定,若以AC、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以表示出点A、B、C、D和F的坐标。
由于点G随着点E的运动而运动,因此不妨设点E的坐标为(t,0),进而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利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G的坐标,再利用距离公式求出AG和GF的长度,当AG=GF时,可以求出t的值,进而利用距离公式求出DE的长度

解法分析:本题涉及到的是等腰三角形存在性背景下求线段CP长度的问题。已知条件中已知了AC和BC的长度,因此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同时可以求出斜边CM的长度,当CM=CP时,可以直接求解。但是对于CM=MP或MP=CP这两种情况时,对于辅助线添加的要求较高,很多同学对于这两种情况没有思路。
因此可以以AC、C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出点A、B、C、M的坐标。
由于点P在∠ACB的平分线上,即点P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因此不妨设点P(x,x),进而就可以借助距离公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P和MP的长度,从而解决另两种情况。


与正方形相关的几何证明和计算问题

解法分析:本题要求的是△AGF的面积。AGF的任意一条底或者高难以用字母表示,因此利用割补法求其面积。可以将△AGF的面积表示为△ABF和△ABG的差,由于△ABF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对于△ABG而言,只需要求出AB边上的高即可。
常规的方法在于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或解三角形求解。但是涉及到需要多次相似或多次解三角形,比较繁琐,因此可以利用解析法解决。
由于正方形的边长确定,且E和F为线段的分点,若以BC、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以表示出点A、B、C、E和F的坐标。
由于AB边上的高为点G的横坐标,因此可以通过联立直线AE和直线BF,利用交轨法求出点G的坐标,进而求解

解法分析:本题涉及到的是正方形背景下的等积式证明。本题的难度在于对于系数2的化简。常规的方法是联结AE和AF,多次证明全等或相似,进而得证等积式的最终结果。
本题也可以利用及西方进行证明。以AB、C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出点A、B、C、D的坐标。
由于关键点E、M、N、F都在线段EF上,因此不妨设点E(a,0),进而求出直线AC、EF的解析式,通过将直线AC与EF联立,求出点N的坐标;通过将直线EF和AD联立,求出点M的坐标。但是本题的难度在于利用距离公式表示线段的计算量较大,因此本题还是推荐利用几何法进行证明。


由此可以看出,解析法也是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有关的几何计算问题的一种方法。利用解析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一是要根据图形特征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有关线段的长度转化为某些关键点的坐标;二是要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求某些直线的表达式或某些点的坐标解决问题。
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解析法进行解决的。当对于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背景的几何证明或计算问题没有思路,且主动点的个数为1个时,可以考虑借助解析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助力问题解决。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
涵盖初中4年各个重点专题的题型、方法集锦,介绍一类题目的通识通法以及解决措施。与上海教材紧密贴合,同步更新。(所有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