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每日精讲一题(05)

文摘   2024-10-30 20:55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基本方法分析

每日精讲一题旨在以课本或者配套练习册中的经典例题为引,通过分析解法,找到其中隐含的基本图形,通过“读题→析题→解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01 添加平行线进行相似三角形的转化
添加平行线进行相似三角形的转化源于“三角形形似的传递性”,通过添加平行线构造A型或X型基本图形。尤其对于解决“平行线间比例关系的建立”或“通过相似的传递性解决等腰三角形中的存在性问题”。
以以下两个例子为例进行说明:

2018青浦一模25题的第(2)问通过构造平行型基本图形,求出关键线段长度,从而助力后面相似三角形比例线段关系式的建立。
2013上海中考25题的第(2)通过添加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从而实现线段的转化。

02 根据比例关系,已达成“设而不解”的效果
当建立线段间的比例关系或利用勾股定理时,往往引入第二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往往可以借助“算两次”原理或通过线段间的比例关系作比时,可以抵消
以以下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如上例,在解三角形时,已知三边的长度来解三角形时,往往“做高不设高”,利用算两次原理求解。
如下例,由等角问题转化为利用锐角三角比解决问题。将某个角的锐角三角比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进而借助比例消去第二个未知数得到另外两组边的比例关系。

每日一题 精讲练习

01 读题

读题旨在挖掘已知条件和结论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建立问题解决的桥梁。

本题的整个设计和解决路径依托相似三角形的转化达成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通过作“双高”求出梯形中的所有边的长度,根据图中的“一线三等角”基本图形,得到△BEP与△BPG相似。求证的结论是对于△PEF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的分类讨论问题。对于PEF而言,仅能确定∠EPF=∠B以及等腰的条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只有点E是定点,点F随着点P的运动而运动,三条线段的长度难以用含BP的代数式表示,因此若不添加辅助线或直接解三角形是行不通的。

02 析题

析题在读题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辅助线或者分析图形特点,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作平行线实现相似三角形的“传递”

通过过点F作CD的平行线,结合梯形的背景,可知四边形FDCQ为平行四边形,因此FQ=CD=5,同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可知△PFQ∽△GPC。继而根据相似的传递性,可知△PQF∽△BEP而BP和FQ恰好是这组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只要能够确定EP:FP的值,即可求出BP的长度。

而EP和FP恰好是∠EPF的夹边,因此借助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以及借助底角的余弦值,就可以求出EP:PF的值。可以借助下述的方法解决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TIPS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

03 解题

解题既在于完成解题过程,又在于复盘整个解题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

同类型问题链接

思路点拨:本题和例题相仿,同样是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相关的问题。同样是一线三等角的基本图形,同时对于△AEF而言也是已知∠F的三角比,因此可以类比例题的方法,设出△ADF的三边,再借助△AEF是等腰三角形,通过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定理进行解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思路点拨:本题先根据题意作出点E在延长线上的情况。由于要建立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同时根据∠BEF=∠DCB的已知条件,可以通过过点E向外作DC的平行线EN,构造共边共角型相似三角形,得到BE、BF和BN间的比例关系,再过点E作BN的平行线,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BE的长度即可。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
涵盖初中4年各个重点专题的题型、方法集锦,介绍一类题目的通识通法以及解决措施。与上海教材紧密贴合,同步更新。(所有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