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地方音lia)白屯堡花灯
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想举办屯堡花灯汇演,邀我一起下村寻找花灯艺人,并请他们组队参演,我自是高兴应邀,心里却在打鼓。确实,屯堡花灯沉寂好多年了,虽然根深但是已经叶稀,就近几年,我走访过一些花灯老艺人,有的好几年没有见了,不知是否健在?担忧之际,不禁回想问起花灯时他们的可爱:脸上表情立即入戏,接着一摆手势,脚步跨出,张口就是一曲花灯调,一副热爱花灯到痴迷的样子!谈起花灯,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灯从唐朝起,灯在宋朝兴。”老艺人们说,唐二祖李世民在位时,有一年老太后小恙,正月十五没有出宫赏灯,李世民就和魏征等一众文武大臣进后宫玩花样取悦太后。堂前,李世民扮“丑角”称“唐二”,魏征扮演旦角称“幺妹子”,左手执彩扇,右手甩帕翩翩起舞,相对演出。看到李世民和魏征忸怩的样子,太后哈哈大笑,小病痊愈。艺人们说花灯就是这样兴起的,如今唐二这个角色还经常被艺人们搬上舞台,其中《唐二聊(音lia)白》诙谐搞笑:
唐二老者不聊白,聊起白来了不得,三岁走湖广,四岁走川北,见过驮索捆骟鸡,一挣几半截;见过灯草绑水牛,水牛动也动不得;公鸡下红蛋,男人会坐月;公牛下个崽,三天就套犁。你看白不白?
跳花灯 吴忠贤 摄
唐太宗若是在天有灵,看到屯堡人这样调侃他,不知是哈哈大笑呢,还是咬牙切齿?想来表情一定精彩!花灯是什么时候传到屯堡村寨的呢?老艺人们说,是明洪武初年填南时,老祖先们带过来的。我看到《贵州花灯史话》把屯堡花灯归入西路花灯,说“西路花灯戏经历了从明洪武初年至清前期300多年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到了清乾、嘉时花灯这一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才在贵州西部地区汉族农村开始普遍盛行起来。”不知道,这段话能不能印证老人们的说法?清道光年间《安平县志》对屯堡村寨的描述也提到:“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演绎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花灯历史久矣。
虽然屯堡花灯由来已久,也很受屯堡大众喜欢,有“白天跳地戏,晚上玩花灯。”之说,但在乡村耆老眼里是受排斥的,主要是花灯表演时有插科打诨的说白,俚俗之味较重,与屯堡山歌一样,在他们眼里有伤风化,所以有“好女不观灯,好男不装灯”的规教。但,大众村民不以为是,相反,在农闲正月和七月的夜晚里,花灯表演如朵朵在夜空里绽放的烟花,耀眼于屯堡各村寨(当然,传统的屯堡花灯没有女性参与)。屯堡花灯是地方戏,它的演出有时间性,演员们忙时做农活,只有闲时抽空练练,无专业性可言。既然不是找饭吃只是纯粹娱乐的行当,就决定了演员们的动作不是那么的熟练,一举一动土得掉渣,有时还会忘记剧情。有个笑话说有一人很喜欢花灯,记性却非常不好,他缠着戏友硬要参加演出。戏友们无奈就让他扮演书童跟着公子走走场,可是一段戏演完了,公子都下台了,他还站在台上,忘记剧情了。于是台下哨子声、大笑声一起轰鸣,他才反应过来,赶紧唱:“呀咿哟,咿呀哟,抬条板凳抵大门。”接着狼狈跑下台。观众立即笑翻了天。很多情况下,台下观众越是大笑,台上演员越是故意忸怩,一时间台上台下笑成一片,惹得耆老们头皮发麻,大呼:俗不可耐!
跳花灯 吴忠贤 摄
小时候看花灯,看见演员们不停地舞动,手中扇子同时翻飞,咿呀呀地边唱边跳,就觉得很热闹;看到小姐、丫鬟、相公、书童等角色你上我下,咿呀呀地边走边唱,忸忸怩怩的,好笑。后来才知道,这是花灯“灯夹舞”和“灯夹戏”两种类型,前者以歌舞为主叙事为辅,舞是核心。你唱《闹五更》《贺新春》,我唱《庆丰年》《倒五更》《绣荷包》,他唱《黄杨扁担铁担钩》《踩到妹小脚》等等,各个村寨花灯队都有自己保留的传统节目;后者以演绎故事为主,一般从《屯堡唱书》中取材,演出时动作、腔调都服务于情节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故事的喜爱不同,有的愿意演出较长的剧本,一演几天,就会选择《蟒蛇记》《金铃记》《柳荫记》《西厢记》《八仙图》等等剧本;有的村寨喜欢短而明快的剧本,就选择《水打蓝桥》《马前泼水》《安安送米》等等。这些唱书在屯堡地区广泛流传,家晓户喻,编成剧本后很受欢迎。
丰富的剧本,多彩纷呈的故事情节,相应的花灯腔调也很多,老艺人们有“九腔十八调”之说,这里的数字应是虚指,记得走访曹家屯方德亮老人时,他就唱出了三十二个曲调,有“马门调”“开场调”“行程调”等等。不过这些调子没有曲谱,全凭演员死记硬背,现在各村花灯组演员已很难唱全。屯堡花灯曲调具有明显的民歌成分,演唱时大量使用“哎嗨哎嗨呦”“依呀那呀嗨”“那呀依呀嗨”“那哈嗨”等民歌常用的“飘带”,合仄押韵优美动人,却很绕嘴不好唱。据说屯堡花灯从江淮而来,曲调源于弋阳腔。传说明代时弋阳腔曲牌有400余首,今在江西依然保存有218首。弋阳腔本就在元末明初江西一带形成,传到各地又形成了各地的风格,受底层劳动人民所热爱,特别是农民群众,广泛流播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那么,它从江淮随着明初移民来到黔中,应是自然合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地域的变化,在黔中它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跳花灯 吴忠贤 摄
屯堡花灯配乐常见的有二胡、锣、钹、鼓等乐器。演出时,由于乐师们也是非专业的,奏不准,协调性差,混响略显杂乱,确有“其节以鼓,其调喧”的特色。传统屯堡花灯演员出场,男包头帕,上身穿棒头绺扣短衣服或长衣,下身穿日常的裤子,脚登布鞋;女生(男扮女妆)穿日常屯堡妇女服饰,未婚头梳大辫子坠于脑后,已婚妇女头包帕子插梅花绾簪。男女舞者均手执彩扇和手帕,舞时打花扉扇子,过门亮扇,扭腰辗转,边舞边唱,相对演出,相势起舞。表演故事剧本时,有丑角、小生、老生、旦角、老旦等角色,剧情角色转换时,也遵循“出将入相”的套路。
老艺人们讲到高兴的时候,会说他们曾经被这个那个的村寨邀请,一去就玩好几天,交了许多朋友。村寨之间邀请玩灯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一般,想邀请另一个村寨的花灯队来表演,提前几天要投递邀请书,等待答复。花灯队接受邀请后,要在本村贴出告示,其用意一是告诉村民消息,二是一种炫耀,证明有村寨来请了,可见技艺不凡。
花灯队被邀请到其他村寨,有一套程序。首先要在自己的村寨表演一两夜,叫亮灯,然后按时间出灯,到了他村要进行参土地、开寨门等仪式,晚上演出先踩台,然后按班就部表演。在演出过程中,如有人家邀请去开财门,那就锣鼓喧天地去,有红包。演出最后一夜要恭贺村寨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叫扫台,极尽好言好语,作为告辞。
跳花灯 吴忠贤 摄
屯堡花灯原是屯堡村寨晚上最热闹的一种娱乐方式,曾经也是在地上演出,叫地灯。后来受川剧、京剧影响,转上戏台,叫台灯。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都很受大众喜爱。但,近年来,由于视听媒介丰富,娱乐文化精彩纷呈,打破了屯堡原来的封闭,年轻人们的娱乐方式不再单一,对一些传统文化传承失去了兴趣,屯堡花灯就是其中之一。走访花灯老艺人时,一面被他们对花灯的热爱所感动,一面也被没有年轻人来学花灯的无奈感染。屯堡花灯还能像屯堡地戏一样传承起来吗?这个时候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举办屯堡花灯汇演的举动,对于花灯传承来说意义不小。
记得屯堡地戏和山歌也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传承并发展起来的,相信,屯堡花灯也会在屯堡文化被列入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的背景下,迎来新生!
· 作者简介
2024年10月
值班编辑:张厚林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文化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