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平州名宦、安顺乡贤牟应绶
刘涛志
一
安顺城内东南隅旧时有一丘坪,东俯南水关贯城河,南临牟家井街,西枕青龙山,北靠太和街,里人讹称白虎山﹙白虎山实为塔山﹐与青龙山东西对峙,所谓左青龙、右白虎是也﹚,昔传为明初征南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林园。沐英因“太祖平滇”之役与安顺结下不解之缘:城东二十五里时家屯后山有石佛寺,出土石碑一通,碑铭曰:“石佛寺记:开山第一代祖佛海和尚。国公傅友德、沐英捐建。大明壬午年立”。安顺城东南隅青龙山往东逶迤至南水关贯城河岸,旧传为沐英府第花园,有“沐氏坊”“沐家井”等古建筑物闻世;安顺圆通寺山门额曰“圆通古寺”,背面额曰“黔境第一山”,均传为沐英所题书。圆通寺之重建,《续修安顺府志辑稿》载:“太祖为之发帑,敇刘基、沐英、康茂才扩建”云云。安顺明初尽属云南曲靖宣慰司,“太祖平滇”时为征南大本营。“克普定,擒安锁”,建城设卫,其周边俱为征南大军营垒,故沐英之遗迹故事当属不少,惜史籍记载寥寥,故民间流传甚广且多谬。
太和街
安顺顾府街,北接东大街,南至青龙山脚接东顺城街。青龙山逶迤东至南水关﹙今称南门大桥﹚,山南面皆深壑,直抵城墙。顾府街西有三口,一曰蒋衙街,一曰县门口﹙民国时称图书路,1929年因于是街创建安顺图书馆而改称﹚,一曰宋官巷﹙一名僧官巷,明代于是街建僧纲司署,因名。民间又作升官巷,1949年后改称力生路﹚;东有三口,一曰碧漾湾﹙今称红旗路﹚,一曰太和街,一曰牟家井。牟家井街原为城墙内小街,是南城门东顺城街东段﹙西段称鸡笼街。自贯城河东岸经小巷口、大巷口接东大街,称南顺城街﹚。明末于是街中﹙东起今牟家井街南口,西至青龙山脚﹚建有石牌坊一座,旌表牟嘉禾妻邵氏,坊名曰《牟邵氏贞节坊》。牟家井街北口有井,呈长方形状,东西长而南北狭。因此一坊一井,民间俗称此井为“牟家井”,街亦称“牟家井街”。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竟成官称。讹称“白虎山”丘坪上,天然石笋参差,古树修竹繁茂,地处幽僻,故住户无多。丘坪隆起处,清初建有一坊,称“牟氏坊”。年久,街中牌坊倾圯,渐渐教人淡忘。而丘坪上之牌坊,因所处幽僻,鲜有人至,故直至清咸丰前方倾圯,而残碣犹存。
《安顺府志·营建志·坊表》载曰:“牟氏坊,在城内东南牟家井街,今圯。”“牟氏坊”所指何人?《安顺府志》未有定论,但绝不指《牟邵氏贞节坊》,因其又载曰:“按:《通志》载……牟邵氏……建有坊,今无考。”但却将建在牟家井街之坊指为“牟氏坊”,又大谬矣。
关于《牟邵氏贞节坊》,康熙《贵州通志》载:
牟嘉禾妻邵氏,郡人,年二十守节,训二子俱登仕籍,寿八十四终。崇祯壬午(十五年,即1642年),奉旨建坊。
乾隆《贵州通志》载同。
《安顺府志·烈女志》改邵氏守节为“二十七岁”,余大同。载曰:
牟嘉禾妻邵氏,二十七守节,训二子俱登仕籍,寿八十四。崇祯壬午,奉旨建坊。有传。
崇祯间,贵州右参议、浙江嘉兴平湖人陆懋元①撰《牟节妇邵氏传》﹙载《安顺府志》﹚云:
太宜人姓邵氏,郡生邵斐长女也。年十五适同郡诰赠奉直大夫牟嘉禾,生子四人,长应寿(绶),次应秋、次应眷、次应律。二十七而寡,哀泣殆不欲生。孝事舅姑,且善教育诸孤子。
牟氏值中衰,舅姑老而诸孤稚,里中巨奸及族恶少咸冀其嫁。洎舅姑继卒而不为善者,倩媒踵相接也。氏善慰绝之,故人虽拂怒之而不忍肆其毒,久且愧云。时氏甫三十余,郡梅节妇②、薛节妇③谓之曰:“数仞之雪,累尺之冰,寒可知也。毋戏涉不终,而难进退。”氏且泣且笑曰:“若然乎?吾试为之。”决志苦守,足不下堂阶。
后二十余年,而长子寿仕粤,叔子眷仕黔,就养黔、粤。教二子以静治,殷殷于“移孝为忠,体慈为惠”之语。凡二子之以能膺荐擢者,多得之慈训焉。迨归乡,母仪为郡妇则,名动数百里。妇女皆勉于贤,以翼其欢:而不贤者深藏急改,惟凛凛于氏知之也。乡邑屡谋举其行,氏谕诸子止之曰:“举以扬幽,最宜公道。今恐人以吾子贵而疑为私,则无以劝穷乡匹妇矣。”故延至崇祯十五年壬午,氏春秋八十而公论不可止,呈其事于有司。抚、按列疏上请,有“五十余年有如一日,诚可与山岳比操”之语,敕建坊旌表,坊名“贞节”。
余分巡此土,悉闻其行,景仰已久。特节妇持身严肃,即至戚且不得识面。命下之日,偕同郡守捧檄往贺,乃幸一见焉。虽白发皤然,而升降、起拜纤毫不苟,余亦竦然成礼而返。且闻其谓所亲曰:“守节原不幸事,而举扬尤非老身初意也。然老身至今日,亦可无愧于梅、薛二母矣!”
余既景其懿行,复炙其严范,爰为传以教吾民,并志劝勉云。
如是,《牟邵氏贞节坊》之建为崇祯十五年壬午,虽均未注明坊建之地,但却非《牟氏坊》而无疑。
据推,明崇祯壬午即十五年﹙公元1642年﹚,邵氏八十春秋,则其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卒于八十四寿,即清顺治三年﹙1646﹚。邵氏于万历五年(1577)年十五适本郡生员牟嘉禾,并于次年八月初二日诞一子,取名应寿。其后十年间又诞应秋、应眷、应律三子。嘉禾殁于万历十七年(1589),邵氏时年仅二十七岁,长子应寿方十一龄。其余应秋、应眷、应律三子皆稚幼。嘉禾冠之“诰赠奉直大夫”名号,是以子应寿、应眷功成名就后﹙皆为知州,为从、正五品文散官,号“奉直大夫”﹚所获封赠。
《牟邵氏贞节坊》倾圯于何时,典籍无载。据《安顺府志》所载“今无考”论,早在清咸丰时﹙《安顺府志》纂修于咸丰元年,即公元1850年﹚该坊倾圯久矣。
牟氏在安顺为大姓,多居住于牟家井、顾府街,太和街、县门口、宋官巷亦有少数散户。然其氏族由来、变迁及现状,典籍皆无只字片言,而对《牟氏坊》则正歧两端:《安顺府志》误将《牟邵氏贞节坊》指为《牟氏坊》;而《续修安顺府志辑稿》则将《牟氏坊》认定为讹传之《沐氏坊》。
八十年代的顾府街
《续修安顺府志辑稿》载曰:
牟氏坊曾载旧志,甚简略,今详记之。牟氏本邑中大族,舍于城东南隅,今已全圯,惟遗址犹存。后枕龙山,前俛南丘,林壑泉石,颇觉幽雅,似隐士所居。坊在左高坪上,今已拆毁,仅存二石柱,长六尺,上横一石额,长约四尺,广尺许。面作“城头姑射”④,背作“米老耽处”⑤。字大如碗口,遒劲异常。旁有“康熙”二字可辨,余均模糊,似其纪年也。惟其地多荆棘,岩齿参差,郡人士到者极少。
按:牟疑为沐,牟氏坊址,为沐英林园。牟氏除牟文烺、牟元文外无所闻。坊址周围甚广,确属前代名园。文烺一老儒,元文康熙(应为乾隆)癸未翰林,似不能有此。
《牟氏坊》址所在是否沐英林园,目今无点滴出土文物予以支持,仍是以民间传说流行坊间,不为明证;而坊石额上镌“康熙”年号,则《牟氏坊》非崇祯十五年建在“牟家井街”之《牟邵氏贞节坊》。
余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造访此坊,唯见两坊立柱及—横坊。柱、横坊上隐约有镌刻痕迹,然已漶漫不清,不可辩识。其周石笋密布,石笋间狭小土地上种植些苞谷、黄豆,间或植以葱蒜、莴苣,似有人管,又似无人。丘坪之下亦建起房屋数十,三、四弯环狭窄小道从房屋处铺陈,避开石坊绕房而行。该坊从贯城河岸不能抵达,只能从太和街东段南—短巷入,东进石坊,西入则“白虎山”矣。石坊何时消失不得而知,想其残存构件已砌入该地某房屋的地基、墙体,又在轰轰烈烈的造房运动中﹙为在拆迁补偿里图更大的利益﹚被彻底改造直致消亡。
据此可知,牟家井街建有两坊,一为《牟邵氏贞节坊》,一为《牟氏坊》。《牟邵氏贞节坊》建在“牟家井街”彰表之人明甚,而建在安顺城内东南隅丘坪上之《牟氏坊》彰表何人?
康熙《贵州通志》载:
牟应绶继室韩氏:应绶,郡人,任广东连平州知州,娶韩为继室,年甫十八。值绶病笃,怜韩少无子,遗命改字。及绶殁,韩扶榇归里。其姑援遗命欲嫁之,韩坚执不从。时有以势夺者,韩毁容断发誓以死,乃免。卒抚其嗣子呈鼎,鼎故,又抚其孙国宝,历六十馀年。屡经督、抚旌表。康熙三十一年﹙1772﹚,巡抚卫既齐⑥援奖之。
牟应受到连平后修筑了一些道路,图为连平到忠信的山路 摄于1904-1920年间(原图现藏美国南加州大学)
《古今图书集成》引清乾隆《贵州通志》载:
牟应绶继室韩氏:应绶,郡人,任广东连平州知州,娶韩为继室,年甫十八。夫病笃,怜韩少无子,遗命改字。及夫殁,扶榇归里。其姑援遗言欲嫁之,韩坚执不从。时有以势夺者,氏毁容断发誓以死,乃免。抚其嗣子呈鼎,鼎故,又抚其孙国宝,历六十馀年。旌表。
《安顺府志·烈女志》载:
连平州牟应绶继室韩氏:牟应绶妻韩氏,安顺人。应绶任广东连平州,娶为继室,时年十八。及应绶病殁,韩扶榇归里。姑欲嫁之,韩坚执不从。时有以势夺之者,韩毁容剪髪誓死,乃免。抚其嗣子呈鼎;呈鼎死,又抚其孙,历六十一年。屡经督、抚旌表。
诸《志》显示:韩氏为安顺人,明崇祯时牟应绶娶为继室,时年十八。应绶病殁,韩氏扶榇归里。抚其嗣子呈鼎,呈鼎死。又抚其孙,历六十一年,屡经督、抚旌表。时在清康熙时,恰与《续修安顺府志辑稿》所载《牟氏坊》之题记相符。由此可知,《牟氏坊》彰表之人应是牟应绶继室韩氏而无疑。其坊额曰“城头姑射”“米老耽处”与其行迹完美契合矣!
由兹,引发出本文的主角——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安顺乡贤、连平名宦牟应绶。
(未完待续)
注释
· 作者简介
2024年8月
值班编辑:宋兴平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文化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