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文汇美食】《安顺的破酥包》 2024年第57期(总1005期)

文摘   文化   2024-07-26 16:00   贵州  



 安顺的破酥包


陈伟

70年代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的我,正如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样,都经历了物质匮乏与节衣缩食,由于我父母是安顺汽车运输公司的企业双职工,家里的条件才稍微好一点,温饱问题是能解决。但是,想要真正地吃好、穿好,在那个年代也是不可能的事。

在我记忆中,当时国家还在实行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要凭票。那时候每隔一段时间,爸爸就会骑上他那个“二十八寸加大加宽加厚的单车”并带上我,去南关乡用我们红色的粮油本到粮店里面排队,买油、买米、买面条,也会跟着妈妈一起,拎着菜篮子去西街菜场买菜。那个时候的蔬菜,已经可以自由买卖了,但肉和豆腐并不是有钱就能买的,还是得凭票到西街菜场的副食品商店去排队购买。我那时候觉得去买菜很好玩,因为可以在街上逛来逛去,这对小孩子来讲,无疑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在这之下还有一个让我更开心、更值得期盼的事情,就是有时候,在妈妈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去街边的小摊上吃上一个破酥包子。

安顺的破酥包子,历史比较悠久,也比较出名。光是西街菜场,就有两三家卖破酥包子的。我印象中我吃得比较多,生意也比较好的,是一家街边上搭着棚子小店。靠街边放着几个大炉子,上面一层一层地摞着十层八层蒸包子的蒸笼,蒸笼里面冒着滚滚的蒸汽,蒸笼后面是老板的操作间。一盆一盆发好的面和馅子摆在案桌上。老板和伙计,边蒸边包边揉面。忙得不亦乐乎,然后在案板边,摆着几张桌子。老板操起一笼包子,重重地落在桌子上,香气和桌子一样飘摇。一众食客就在旁边,大快朵颐。这家包子店,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蒸笼旁边蒸煮着一大锅骨头汤,剔得干净的骨头,骨头就放在大锅里面熬一大锅骨头汤。买了包子的人,都可以免费去盛一碗骨头汤,热腾腾的骨头汤面上撒一把葱花,香气四溢。就这样一口包子、一口骨头汤,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安顺破酥包以松软、馅心细嫩、味咸鲜香著称。虽然个头小,但不同馅料,使得每一种口味的破酥包都有不同的味道。在安顺,最受欢迎的馅料分别是鲜肉葱花包和三鲜包。三鲜包的馅料比起其他口味的破酥包来说,馅料最为丰富。由鲜猪肉、玫瑰豆沙和引子制成。虽然这三种食材看似格格不入,但经过酥皮的包裹,热气的蒸腾,促成了这道特别的美味。

相比于馅料,破酥包的外皮更为讲究,甚至需要一点烹饪功底,才能将其做得筋道。

安顺破酥包最大的特点是层次分明,口感丰富,所以,“破酥”这道工序极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傅都会选择用老面发酵,所以独具“酸香”。所谓“老面”,是将面和好后要发酵一至两天才能成的面。而在和面的过程中,力道尤为重要,必须掌握适中的揉匀力度,再将面兑碱,抹上猪油擀上几次,形成一层层油层,才能保证面皮蒸制之后的松软酥松。然后再加上一点生面,用适中的力道将其揉匀,捂上一小时左右后,再扯成薄皮。

制好的面皮加上安顺人最喜爱的馅料,经过师傅完美的“包功”,转眼间,一个个白白圆圆的“胖子”就出炉了,最后再上锅大火蒸上15分钟左右就可以“揭笼”而吃了。

安顺破酥包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安顺美食文化。在当地,破酥包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特色小吃之一,无论是早餐店还是夜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破酥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品尝破酥包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和文化的魅力。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毕业离开贵州,离开安顺到深圳已经将近30年了。很多记忆已逐渐淡忘。但儿时记忆中的西街菜场的破酥包,依然时常萦绕在脑海中,浓浓的乡情,感觉就像我们贵州的茅台老酒,历久弥香!

(文中图片均为张莉摄于安顺段记包子铺)

· 作者简介 ·

陈伟:中学高级教师,1973年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1991年毕业于安顺地区二中,香港教育大学硕士、1995年大学毕业之后到深圳从事教育工作,目前任深圳市上星学校党总支书记。现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未来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深圳市首届学校规划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肇庆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深圳市十佳团干、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是宝安区名校长,宝安区优秀校长,宝安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宝安区领航校长,宝安区高层次人才。
感谢阅读,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3134334297@qq.com



2024年7月


值班编辑:洪惊涛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文化安顺》


文化安顺
传播、弘扬 安顺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