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追忆】
编者按
本文详尽地记录了作者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在安顺市及西秀区的工作经历,内容涉及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和科技等多个领域。作为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作者通过记录和反思,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行政建制调整变化的资料,也为研究安顺市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七品芝麻官”任上杂忆(上)
肖丽
1998年4月,我生命的册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原安顺地区安顺市三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我当选为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教科文卫系统等方面的工作。2000年10月,安顺市撤地设市与撤市设区,原安顺地区改为安顺市,原安顺市改为西秀区。我由此改任西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仍分管上述方面的工作。直至2002年10月调离西秀区,改任安顺市旅游局局长。
原县级安顺市,是原安顺地区下辖的一个人口大市,总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典型的大农村、小城市的格局。从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中,原县级安顺市又经历两次行政建制的调整变化,第一次建制变化是1990年元月,原县级安顺市与安顺县合并,成立新的安顺市。合并前的原安顺县属贫困县,农村学校点多、面广、基础差、欠账多;市县合并后,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随之也失去了原中央、省、地、市拨予的所有贫困补助。而合并前的原县级安顺市,不属贫困县,是地、市、县所在地,多年来中央、省对贫困县注入的教育、卫生等专项资金,均未获得,基本上靠地方财力维持。第二次建制变化是2000年的撤市设区,原县级安顺市改为西秀区,因是非贫困区,同样无法享受上述的很多项目资金的贫困补助,再加上原有的一些收费项目上划到市,西秀区的财政,又因市县合并,财政供养人员大大增加,因而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1990年代末,作者率市疾控中心同志到农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作者在为苗族同胞的小女孩喂预防小儿麻痹糖丸
面对新的挑战,我暗暗下决心,要尽快补上这一课。于是我走马上任后,一是沉下心来搞调研,走访调查了很多学校、医院及乡镇,几乎跑遍了我分管的部门及基层;二是尽快熟悉所辖各部门及行业的有关政策,增强自己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力度,避免决策失误;三是加强学习,吸收新知识,尽快掌握分管工作的业务知识,使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四是勤奋工作,踏实干事,团结带领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人民代表对我的信任、党组织对我的重托。
(一)
在教科文卫系统中,教育是任务最重、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作。回想在政府工作的岁月,那时基本上每周大半的时间都是花费在教育工作上。当时安顺市(区)教育面临的一项最重最难的工作,即如何推进“两基”(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圆满通过行署及省政府的达标验收。
90年代的县级安顺市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与问题:一是中学设置严重不足,办学基础薄弱。当时的县级安顺市所辖的24个乡镇办事处中,有11个乡镇没有独立设置的初中,“普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面临较大困难;二是小学办学分散,设施简陋。当时小学校点共有611所,其中三年级以下的就有284所,没有形成规模办学;三是办学的配套设施严重短缺,全市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达到省颁标准。
1987年正在游行中的地戏队伍 刘继灵 摄
最严重的问题是中小学危房情况严重,据统计,到1994年,全市危房面积还有13万多平方米。一些学校还在沿用茅草房、老祠堂、老庙宇、旧民房办学。其中最典型的是民族中学,这所学校当时尚属县级安顺市管理,是全国唯一的有校无房的高级中学。而小学危房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双堡塘山小学,由于学校教学楼的墙体开裂,教师只能将一张白纸横贴在裂缝两边,一旦白纸崩断,师生立即逃离教室。我在乡下调研时,曾看到有的小学设在破旧民房中,一遇雨季老瓦屋漏雨,小学生们只得打着伞上课。有一次还看到一座设在庙宇中的小学,那天正逢求仙拜佛的日子,好些乡村妇女就带着香火来庙宇神坛前烧香点烛,一时间教室的师生只得停止上课,这一景象让人哭笑不得。如今,这些情景还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甚至会梦见某处学校危房出事而惊醒过来,可窥当时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记得有一年五月初周末,我刚任副市长不久,就接到市教育局局长丁武光同志的电话,告诉我东屯中学的学生宿舍楼屋顶垮下来了,闻此讯我惊出一身冷汗,忙问有无学生受伤?丁局长告知,因为那天正是农历的立夏,按习俗学生们都放假回家去过节了。知道没有学生伤着,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马上带领市教育局的同志赶赴现场。通过调查,得知是前些年乡镇忙于应付“普九”验收,由于资金缺乏,就用一些劣质材料搭建宿舍而导致垮塌。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我立即要求市教育局下文,开展全市学校安全大检查,明确要求学校建设要严把质量关,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在当时那种由于财政拮据,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无可奈何之中,我只有让教育局下文或抽人下去检查,要求学校千万注意安全,尽量不使用危房。
尽管处在上述种种艰难的境地中,全市干部职工仍负重前行,努力推进“两基”工作。
1999年,原贵州省副省长马文骏(左五)前来安顺视察学校、医院建设,作者(左六)全程陪同,此照片摄 新搬迁的安顺市民族中学
“两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刚上任时,就接手迎接“两基”验收的工作,当时此项工作正在艰难推进之中。“两基”验收分两个层面进行,先是要通过行署(市政府)的验收,之后再迎接省政府的验收。当时按照中央、省的要求,原县级安顺市从1995年开始,全面推进“两基”验收工作,到1997年,还剩下6个乡镇及开发区未完成行署(市政府)安排的“两基”验收。这些乡镇大都是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乡镇,基础差、底子薄,要达到验收标准难度特别大,被称为“两基”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我与教育部门的同志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千方百计地动员各乡镇、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筹集资金,投入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至2002年,通过三年的努力,上述6个乡镇及开发区,全部顺利地通过了行署(市政府)的“两基”验收。
1995年至2002年,原县级安顺市(西秀区)用了八年的时间分乡推进,全市(区)实现了“两基”目标。从而为今后的义务教育发展及迎接省政府的“两基”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教师节之际,作者(前排左四)与安顺市委常委、西秀区区委书记杨洪俊到原安顺市一中慰问该校教师(前排左五为杨洪俊)
在“两基”推进中,我与教育部门的同志们一起,审时度势,作出了一项明智的决定,那就是:推迟迎接省政府的“两基”验收。这个决定为西秀区教育的加速发展,争取到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从而推进西秀区教育进入了“三年超速发展期”。
1994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当时尚未改区的原县级安顺市,理应成为安顺地区2000年前首批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考虑对象,行署也将这一目标列入了安顺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中。1998年我就任副市长后,就组织教育部门的同志,认真分析研究我市中小学的基础情况,当时对照省颁标准,我们的教育基础远远达不到“普九”的基本要求。冷静思考后,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地提出了推迟迎接省政府“两基”验收的建议。
2000年,县级安顺市撤销,改为西秀区,我改任西秀区副区长,依然如故地分管上述部门。
针对上述建议,西秀区委、区政府在组织调查与认真分析研究后,采纳了我的建议,向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议,将西秀区原定2000年迎接省政府的“两基”验收,推迟到2003年,排列在平坝、普定两县之后。
为了延期验收的请求得到批准,我组织撰写了申请推迟验收的请示报告,率领教育部门的同志不停地往返于安顺至贵阳之间,一次次向省教育厅汇报情况,陈述申请推迟的理由,告知市县合并后的遗留问题,导致我们面临的诸多困难,极大的工作压力,让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同志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说到动情处我几乎流泪。通过多次的汇报交流,省教育厅支持了我们的意见,最终获省政府批准,同意将西秀区的“两基”验收推迟到2003年,改将平坝县列入2000年的“两基”验收。
2000年8月,作者(左)陪着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艾大伟先生(右)到轿子山镇大山小学参观,后排(中)是时任轿子山镇镇长李才荣
如若当时我们为了死撑面子硬着头皮去举债搞验收,也许能勉强通过省级验收,达到追求政绩、仕途得以升迁的目的。但我想,当官不能只为自己打算,不能给下一届政府造成债台高筑的局面,从而失去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为西秀区的教育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其实,推迟“两基”验收的考虑,不仅是因为我区的教育基础差,财政收入吃紧。当时导致我们下定决心推迟验收的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已得到一条重要的信息,即没有进行“两基”迎接省政府验收的非贫困县区,从次年起,中央将拨付专项资金,帮助这部分县区加大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信息,对于长期处于艰难境地却又戴着“非贫困区”的帽子,眼睁睁地看着其他贫困县大笔注入中央给予的资金却一筹莫展的西秀区来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机遇在即,稍纵即逝,我们绝不能有半点犹豫。推迟验收的建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001年,作者陪同省文化厅厅长张继增考察安顺时在文庙合影(左起:安顺市文化局局长周正明、副局长金玉芬、时任西秀区副区长的作者、省文化厅厅长张继增,右二为区文化局局长曾翔,右一为省文化厅文物处侯主任)
果然,2001年,我们了解到的信息终于“靴子落地”。国家启动了对未进行“两基”验收的非贫困县区的义教工程专项资金支持,西秀区由此列入了“国家贫困地区第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县”。恰逢这年,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副部长章新胜先后到安顺市、西秀区考察调研,了解到西秀区教育面临的困难。2002年,西秀区又列入了“国家危改工程项目县”,2003年列入贵州省的“普九工程项目县”。同年,国家推行税费改革后,第一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注入。从2001年至2003年,中央、省、市下拨给西秀区的教育专项资金达3000多万。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于西秀区犹如“久旱逢甘霖”,极大地改善了西秀区城乡学校的基础设施状况,很多乡村学校焕然一新,为迎接省政府的“两基”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作者(右)到原安顺六中调研学校建设
“两基”验收推迟后,我们争取到了大量的扶持资金,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2001年,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部署了迎接省政府“两基”验收的任务,动员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打响了一场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两基”攻坚战。
经过全区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2003年,西秀区终于顺利地通过了省政府的“两基”验收,成为全国第10批“两基合格县”。实现“两基”,是西秀区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为西秀区今后的教育,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年,作者(左二)与市委常委、西秀区委杨洪俊(左三)及其他区领导,在区教育局召开的庆祝第十八个教师节座谈会上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1年至2003年西秀区的学校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机关干部捐资,海外华人捐资等)共筹集资金1.06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实施建设项目126个,改扩建中学23所,小学112所,建筑面积达17.57万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281495平方米,扩大中小学占地666亩,建设400米以上的跑道22个,配套设施得到补充。中学生均校舍面积4.24平方米,小学生均面积3.11平方米,超过了省颁标准。(资料来源于《西秀区教育志》)
在学校的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带领教育、规划、设计、质监等部门的同志,多次下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督查、现场办公,亲自与乡镇负责同志协调建设用地,解决配套资金等,并逐一对项目建设的设计特色、工程造价、质量、进度提出要求。如在七眼桥云峰中学项目检查中,我提出了该校的建设应结合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特色,按屯堡民居的风格特点进行设计,后来建成的云峰中学,呈现出依山而建,斜坡屋面、青瓦石墙的屯堡民居地域特色。记得当时我曾多次提出要求,学校的设计必须20年内不落后,而且要确保安全与质量,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2002年,西秀区的学校项目建设获贵州省“义教工程特优奖”。
在新世纪的头三年,西秀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并由此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三年建设产生的成效,不仅是在此之前五年工作的延续,也是在此之前20多年全区干部职工,特别是历届党委政府班子的重视与无数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曾经分管教育的一名工作者,我在这段奋斗历程中,虽然仅仅工作了近五个年头,但能亲身参与学校的建设及“两基”攻坚,见证这段历史,感到非常欣慰与自豪。
事情的发展过程及最后的结果证明,推迟“两基”验收的决定是正确的。二十年后回忆起当初所作的这一决定,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工作中我们既要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果断决策,做到战略与战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与人民的重托。
2000年8月,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到我市视察澳大利亚援建的学校,并考察了龙宫蔡官地戏博物馆(左起:时任安顺地委委员、安顺市委书记慕德贵;国家外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贵州省外经贸厅厅长张群山;时任安顺市副市长的作者)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
2024年10月
值班编辑:张厚林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文化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