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学会”壬寅秋分“止观禅修营”暨《突破修道上的唯物》读书会现场分享录音整理
◉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原文:
菩萨行有如照在一百碗水上的月亮,同时出现一百个月影,每碗水中都有一个。这不是月亮有意如此,也不是谁设计出来。但不知何故在一百碗水中自然就有了一百个月影。
敞开指的即是这种绝对的信任和自信。敞开的悲心也是这样运作,不是刻意去制造一百个月亮,以便让每一碗水中都有一个月影。
我们面临的基本问题,似乎是我们太致力于证明什么,这一点与偏执狂和匮乏感有关。你一想要证明什么或得到什么,你就不再是敞开的了,因为你必须检查每一件事,必须把每一件事安排得正确无误。那是非常偏执的生活方式,并不真能证明什么。
你也许能在数量上创下记录——我们建造的最雄伟,我们收集的最多、最长、最大。但你一去世,谁还记得这些记录?就算记得,记得多久?一百年?十年?十分钟?有价值的记录,是当下的记录,是现在的记录——现在有无真正的沟通和敞开。
这是敞开之道,也就是菩萨道。一位菩萨,即使诸佛授与勋章,宣告她是全宇宙中最勇猛的菩萨,她也不会在意;她根本不会把此事放在心上。你在经典里决不会读到菩萨接受勋章的故事。
本来就该如此,因为菩萨无须证明什么。菩萨行是自然的行为,是敞开的生活、敞开的沟通,其中根本没有奋斗或急进的成分。
问:做菩萨的意思,我想是在帮助他人,而他人会有特定的要求,所以菩萨必须做特定之事。我们所谈的那种完全敞开的观念,怎能配合这种做特定之事的需要呢?
答:敞开不是反应迟钝,不是做个行尸走肉。敞开的意思是随机应变。由于你不想从中获利,所以你能用真正适合当时情况的方式放手去做。同样的,如果他人向你要求什么,那也许是他们单方面的问题,你不必讨好任何人。
敞开意谓“做真正的你”,如果你觉得做真正的你舒服,那么敞开和沟通的环境便会自动、自然地出现。这就像我们讲过的月亮与水碗:水碗若在那儿,便会反映你的“月性”;水碗若不在那儿,便不会;水碗若只有半个在那儿,便只会反映半个月亮——一切全看水碗如何。你这个月亮只是在那儿敞开着,水碗也许反映你,也许不反映你。你既非在意,也非不在意;你只是在那儿而已。
情况自动发展。我们无须削足适履,让自己去配合什么职位或环境。我想长久以来,我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是一直企图做那种事,企图局限自己,把自己分门别类塞入种种狭隘固定的环境。我们见木不见林,花费太多精神去专注一点,结果大吃一惊地发现,竟然有整个的地区被我们漏掉了。
◉
吕波:好,这个地方先停一下哈!
前面仁波切谈到敞开之道,其实核心和道家的自然与无为完全一样。
回到刚才仁波切的学生问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挺有代表性的,他说作为菩萨——我们不要管菩萨不菩萨哈——哪怕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要去帮助别人,或者别人来找你帮助,他肯定会有特定的需求,对吧?那你要怎么样来帮助到人?
满足他人的需求或者愿望,
就是帮助到他人吗?
仁波切回答这个问题,用了一个比喻就是:
月亮和水碗。
月亮自然地映照在水碗之中,
因此帮助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行动。
仁波切的这个要求太高了,你完全按照你的本性来生活和行动,这个要求太高了,这是针对“菩萨”的要求。我们凡夫俗子,必须诚实:
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行动,
也不知道如何做才是自然而然。
那么,我们作为凡夫俗子,从何入手呢?
我说的这个要求可能没有那么高,当然你要做到后面要求也是高的,但是好歹有迹可循:
事实上你要帮助这个人,
你首先要真正知道什么是对的。
你的行动,极有可能——
既不会让你舒服,也不会让他舒服;
既不能满足你的私利,也不能满足他的私利;
既没有满足你的需求和愿望,也没有满足他的需求和愿望……
但是你知道,唯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因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小孩子犯了错,你要骂他揍他对吧?他也不高兴,你也不高兴,但是你必须揍他,因为揍他是对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一个吸毒的瘾君子来找你借钱,你借给他了,他当然高兴了满足了他的愿望,但是你不能借给他,你借给他就是害了他;你得劝他戒毒,甚至想办法让他去强制戒毒所,你这样做,可能你也不高兴,他也不高兴,但是这无关乎高兴的事情,因为这样做才是对的。才是真正帮他;
◉
但是这其实满难的。
我就见过太多赌徒,瘾君子,父母兄弟姐妹屡次借钱给他。一说起来就是“那怎么办呢?总不能看他饿死“,”要账的人堵门口,要挨打的”……然后在这一次一次的“不忍”之中,通过自己的帮助,将亲人推向深渊。
说句难听的,就是不知好歹。
历来惯子杀子的父母,也不在少数,对吧?
他肯定也难受,你肯定也不舒服,但是你必须说,这个东西才是真正帮助你的。因为这样才是对的,那样是错的。
所以仁波切在这个地方,谈到了重点:
你不想从中获利,
所以你能用真正适合当时情况的方式放手去做。
同样的,如果他人对你要求什么,
那也许是他们单方面的问题。
你不必讨好任何人。
对,就是这样,其实他这里面核心就是讲一件事:
你得知道什么是对的。
我们不仅要问一个问题:
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
或者说对错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我们就会扯出那套自圆其说的东西来捣糨糊!
但是,没办法,你能做的事情只是:
你要诚实地去看,你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你如何看待他,你心里是怎样想的;然后,你现在认为怎样做是对的,你就怎样做。
也许过两天你会觉得我之前做错了。没关系,那就错了。
知道错了,就是进步。
◉
学员: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吕波:如果你认真去看过,思考过,那你就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完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束。
学员:我不给也是一种做法。
吕波:是的。
学员:那咋整啊。
吕波:不咋整呢,就这样,他要么找别人,要么他自己搞定。也许这本身也是一种帮助啊。
学员:你比如像我儿子经常过来,他会说我可以吃这个吗?
就他拿一个小零食。那我觉得。可能马上就要吃饭了,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考虑,我是不想让他多吃这个零食,
吕波:那你就告诉他嘛。
学员A:但是我又觉得吃吃也无所谓,也无所谓,他开心也挺好,随便。就随便是吧,我就举个很小的例子,觉得就是自己也两道在那。
学员B:你不知道就不知道,你不能瞎指。
吕波:对对对,就是他这样的,就是你按照你认为做的对的方式来做,现在我认为这样做对的,过两天,我认为当时做错了没关系,错了就错了。
学员:不是,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有时候面对大问题的时候,还真的自己就无法在自己的两个里边做抉择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
吕波:我也回答不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甚至我也给不了建议,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永远是建议,因为你永远不会是他,就是他好像拿的是一个难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其他问题来问你,但其实你永远无法站在他的角度,你永远无法有他的体验和他的心中的渴望,你永远不知道的。其实我们给的真的就只能是叫建议。
学员:对。
吕波:其实这个问题它考验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心。
所以说为什么仁波切在前面谈到一件事情,就是说:从小乘到大乘,它是一个自然的过渡。
就是你自然就会这个样子,而且你必须通过绵密的观照,才能够看到你心里面究竟在想什么,在如何看待人和事情,原来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然后,才可以说这是镜子,这个寻求你帮助的人和事,也是镜子的作用,返照自心。这也就是说,从小乘到大乘,你必须要回到人群当中的原因。
好,继续念吧。
未完待续!持续更新。敬请关注本公众号。
*关联阅读:
*我的服务:(点击下面金字了解详情)
· 取 名 | 取名/改名,公司/茶室/会所取名
· 国 学 会 | 加入【国学会】,探寻生命真相
· 线 上 课 程 | 两小时学会易经算卦
· 线 上 店 铺 | 雨安居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