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说谎,还是真实语吗

教育   文化   2024-10-29 06:09   福建  

根据2022年【国学会】三伏止观禅修营暨《法华经》现场分享录音整理









好,接下来分享《法华经》最后一个比喻——医子喻 。这个比喻主要是讲佛陀以方便之法救度众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比喻,这个比喻的前面的部分也需要了解: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诸位菩萨及一切大众说:诸位善男子,你们应当理解和相信如来的真实之语,又再次告诉大众说:你们应当理解和相信如来的真实之语。此后,又第三次告诉大众说:你们应当理解和相信如来的真实之语。这时,以弥勒菩萨为首的诸菩萨大众,一起恭敬合掌,对佛言道:世尊,恳请您为我解说,我们一定相信,接受佛陀的教言,此语来回说了三次,又说:恳请您为我解说,我们一定相信,接受佛陀的教言。


这时,释迦牟尼佛见诸佛菩萨已经三次不停的请法,对他们说:你们可仔细的听闻,如来有秘密的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都说,如今释迦牟尼佛、离开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的地方,坐于菩提树下的道场中,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但是诸位善男子,实际上我自成佛已来、已经历经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的岁月。”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将如此之多世界磨碎为微尘,然后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的国土才扔下一粒微尘,一直向东行走,直到把这些微尘全部扔完,诸位善男子、你们是如何认为的,是思惟算数得到它们的数目吗?”


弥勒菩萨及其他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这些世界,无量无边,是算数所无法测知的、也并非心力所能穷及,一切声闻、辟支佛, 即使用尽断掉烦恼的清净智慧来思维,也不能知道这些世界的确切数目,我们安住于不退转乘的菩萨中,但对这些世界的数目也是不能了知的。世尊,这些世界的确是无量无边的。”




这时释迦牟尼佛告诉大菩萨众说:“各位善男子,我现在应当对你们明确宣示,如果所有这些世界,无论投有一粒微尘的世界还是未投有一粒微尘的世界,如果把这些世界全粉碎为微尘,假若一粒微尘代表一劫的时间,那么我成佛已来,已经超过此数目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那时以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也曾在其它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内教导众生,使他们得到利益安乐。”


“各位善男子,在如此久远之中,我曾说燃灯佛等诸位如来的事迹,又曾说其入于涅槃的情况,这也是以方便法门而分别讲说的。各位善男子,假使有众生、来我的处所,我就用佛眼来观察他们的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根据他们的根性利钝来度化, 人在不同的地方说自己的名字,均不相同,表现出的年纪大小也不一样,我也曾说我将要涅槃,还曾以种种方便、随机演说微妙佛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位善男子,如来观察到有些众生、喜欢听闻修行小乘法,这些人德行浅薄,烦恼垢重,如来即对他们说:我年少出家修行,最后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但实际上我自成佛已来、已经经历了如前所说的长远岁月,只是为了用方便法门、随机教化众生,使他们入于佛道,所以方有如此的说法。”


“诸位善男子,如来所演说的经典,都是为了救度众生脱离诸苦,有时说自己之身相,有时说他人之身相,有时示现自己的身相,有时示现他人的身相,有时开示自己的事迹,有时开示他人的事迹,所有这些演说,都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来能够如实的观察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真实相状,实际上并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入世和出世,既没有住世、也没有入灭,非真实非虚无,既非一如也非相异,不同于三界的众生、见到三界的相状,就妄执虚妄的三界,诸如此类,只有如来才能彻见其真相,没有丝毫的错谬。因为诸众生有各种各样的习性、各种各样的欲望、各种各样的孽行、各种各样的忆念和分别,如来为了让众生都能种下善根,以各种各样的因缘,譬如言辞、演说各种各样的佛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自成佛已来、经历了极为久远的岁月,我的寿命已有无量阿僧祇劫,我常住与世并未灭度。”


“各位善男子,我与往昔修行菩萨道时的因缘,并由此功德所成就的寿命,至今未尽,比我现在的寿命更加长远。但是如今我并没真正的入于涅槃,只是言说我将要灭度,如来只是以这种方便教度众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佛陀一直长久住于世间,薄德之人,则不会想种下善根,贫穷下贱的人就会贪著于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中。堕落在颠倒忆想的妄见之中,如果见到如来常住于世,不入于灭度,他们便会升出骄傲、放纵的心性、从而感到厌倦和懈怠,不能升起恭敬之心,所以如来佛以方便法门,以方便法来说:‘各位比丘,你们应当知道,诸佛出世,是世间非常难得,非常难相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些福德浅薄的人,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时间,有的得见如来,有的未能见如来,所以我才这样说:‘各位比丘,如来是很难见到的。’这些众生听到这样的话语后,会产生如来难遇的想法,于是他们就会心怀依赖,仰慕、渴望,见到佛陀,这样他们便种下了善根,如来虽然没有真实的灭度,但仍然说如来没有灭度。”




另外各位善男子,所有诸佛如来的法门都是如此,为了教化救度众生,如来的说法都是真实不虚的。譬如有一位良医,智慧通达,聪明绝顶,对于各种方药都已熟知,擅长治疗各种疾病。此人子女众多,比方说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个子女,这位良医因有些事情而远走他国。


家中的儿子在他外出时服下了其他人拿来的毒药,药性发作后,慌闷狂乱,在地上滚来滚去。正在这时,他的父亲回到家中,这些儿子服下毒药,有的已经失去知觉,有的还比较清醒,他们远远望见父亲之后都感到非常高兴,于是跪拜向他的父亲问候,又说,“父亲,您平安归来,我们太愚痴了,不小心服用了毒药,愿您给我们治疗,再给一次生命吧。”父亲看见自己的儿子们如此痛苦悲伤,便根据医经重点方法,寻找最好的药草,无论是颜色和味道都非常美好,他把这些药草制作成药后,给他的儿子们服用,并且如此说道:“这是绝好的良药,色香味都非常好,你们把这些药草服下,即可速除病痛,不会再有任何危险。”


“在他的孩子中,有些人神智清醒,看见这般色香俱好的良药,便立即服了下去,病痛便痊愈了。但那些中毒太深,昏昧的儿子,看到父亲回来,虽然也欢喜问安,求取药物,可是父亲给他们的药物却不肯服下。为什么呢?因为毒气深入,使其心神丧失,对这种好药不认为是好药。


这位父亲心想:“这些儿子真是可怜,因为中毒太深,理性已经迷乱颠倒,所以虽然看见我回来也很高兴,也求我治病,但我给他们配下这么好的药,却不肯服下。看来,我现在只好采取方便权宜之法,使他们服下此药。”于是说:“你们应当知道,我如今已经老了,身体衰弱,死期已到,这些上好的良药就放在这里,可以取而服之,不用担心病好不了。”


留下这番教诲之后,这位父亲又去其它国家了。接着他又派一位使者回来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这些儿子听到父亲已经去世,心中十分忧伤,心想:“如果父亲在世,怜悯我们,能够给我们救护,如今他离开我们,命丧他乡,现在我们孤苦伶仃,再也没有依靠了。儿子们因为悲伤,感叹不已,心念慢慢的清醒过来,方知道父亲所留下的药物,色香味俱全,于是取来服下,所中之毒便被祛除。


他们的父亲听说儿子痊愈,便立即从国外归来,孩子们又全都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各位善男子,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是否有人会说这个良医犯了虚妄之罪呢?众人齐声回答说:“我们不会这么认为,世尊”。释迦牟尼接着说:“我也是如此,自成佛以来,权宜救度,也不会有人说我犯了虚妄之过失。”



这个比喻其实并不难。如来比喻为一个大良医,他有很多的小孩,在如来离开的时间里,他们误服了毒药,有的已经发狂了,有的相对比较清醒。如来回来之后,赶快给他们药,比较清醒的马上吃了,之后就痊愈了。有的不肯吃药,因为中毒太深,心智迷失。


所以,如来就想了一个办法,离开家去了外地,并且让人告诉他的那些儿子,谎称他已经去世了。在巨大的震惊和悲伤之下,这些儿子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吃了他留下的药,结果也很快就好了。


然后如来回家,父子团圆。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下面我们大概来聊一聊这个比喻。





*关联阅读:


*线下禅修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我的微店雨安居国学会会员享受全店七折优惠


*我的服务:(点击下面金字了解详情)

· 取     名      | 取名/改名,公司/茶室/会所取名

· 国 学 会      | 加入【国学会】,探寻生命真相

· 线 上 课 程 |  两小时学会易经算卦

· 线 上 店 铺 |  雨安居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吕波国学
儒释道易史,琴书诗酒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