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因为我们只能用思维去想,“我”就出现了,或者说那个东西又粘连在一起!
吕波:你要有这样的经验,就是我们说的“概念世界”,或者说心智,头脑,你有停下来的经验。
你有这个经验,你就能将这二者分清楚,以后但凡心智一起来,你就认出它了,你认出它,就不容易被它所控制。
学员:所以他能用思维。
吕波:如果你没有停下来的经验,你是很难认出来的,很难不被它控制,几乎绝无可能……其实我们的心智都有停下来过,而且时常如此,但是你没注意到,因为你一注意,心智就升起来了……
但是如果你经验过思维停下来,那根本就无所谓,你就知道思维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经验,基本上都是被工具所用。
学员:你没有思维停下来过吧?我都不知道,你怎么知道?
吕波:你是一定有停下的时候,一定有。
学员:问题是,你不是说了吗?你要有一个停下来的经验,那要人人都有的话,你这句话……
吕波:但是你没有注意到,我说了,你得有停下来过的经验。
经验这个词很好,包含了经历和验证——
你不但有关于某个事物的知识,你还实际经历过这个事物,你还在经历的时候把它认出来了,验证了你所拥有的知识。
这个完整的过程,才能称之为“经验”。
就是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主动练习,主动地去体验心智停下来的状态,但是问题在于,你一主动一注意,心智就随之升起了,它又开始运行了。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那些伟大而聪明的大师大德们,发现了一些办法,可以让我们主动创造一个让心智停下来的这么一个空间。
比如禅定,就是干这个事情,当然禅定还有一些别的作用。而观息法,则是创造一个“息”的刹那定。
注意,我这里说的定,都是狭义的定,即心智停止运作,但一切了了分明的状态。
◉
学员: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啊,就是刚才根据你讲的这个:止是脱开,观就是看到。那这个东西它就是止观在一块的,对吧?单独练那个止禅练那个,生活禅它那是怎么个操作?
吕波:从根本上来说,是“止观双运”的。只要有止,其实是一定有观的。
所谓的单独练习止禅或者观禅,它是这样的:就是说你只是把你的注意力暂时放在观上,还是放在止上。
止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佛教里面的意思是说,把你的心放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对象)上,比如你的呼吸,对吧?但是事实上,你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其实周边的声音你也听得到对不对?但是你不要去注意这些,你就始终就让注意力在这个单一的所缘上。好,这个时候就是练习止禅。
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你的注意力,去观察一个事物。四念住禅修的身、受、心、法,都可以。比如“动中禅”,就是一种观身体运动的禅修,在禅修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需要一直关注在身体上,不能跑掉了,跑掉了就得拉回来;“葛印卡内观”,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受念住禅修,是一种观身体感受的禅修;而禅宗达摩祖师所传的,则是观心,观察心智的运作。
事实上有止,就一定会升起观,而有观,则必然有止。但是为什么要将止禅和观禅分开呢?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训练,业力习气深重,也就是惯性特别强大人来说,一下子没办法练习好止观。分开练习,有助于一步一步地踏实进步。
一般来说,都是从练习止禅开始。因为练习止禅,散乱的心会渐渐聚拢,混乱逐渐归于平静,这样就有助于我们练习“观禅”。因为观的同时,心智会不由自主地运作,我们会惯性地被心智带走,然后重归于散乱,观就失去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回来练习止禅。
但是,止的目的还是为了观。
所以,那些沉溺于禅定境界之中,不能或者不愿意升起观的修行,是错误的。
在我们教授的打坐中,数息法,就相当于是一种止禅;而观息法,就是一种观禅。
我们说,当你上坐的时候,先练习数息法,等到呼吸深长,念头减少,心比较宁静的状态下再练习观息法。而当你练习一段时间观息法,发现思绪变多,比较散乱了,就又需要练习一段时间数息法。
◉
学员:那我这个止禅,我就锚定呼吸的话,是不是就是因为它要修止对吧?那我还是应该要和那个呼吸有一点脱开的,不能粘上去对吧?
吕波:你也黏不上去啊!你要注意你的呼吸,就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你感觉粘上去了,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太紧张,这样的话,你就数呼吸。
学员:我们让照升起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一些,这个世界不是你认为的那个绝对的,比如这个人是个渣男……
吕波:不,不是这个意思。你这个只是“正观”——正确地观以后的一个“副作用”。但这不是目的。
我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让我们的心智/思维/头脑停下来,停下来以后,观,不聚焦在任何事物上面了,所以心智就不会生起,但是还是有显现,比如周围的声音,甚至一些画面……这个时候,观就就以照的方式作用了。而当我们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在某个事物上面,心智随之开始运作,这个时候,照就就以观的方式作用了。
我们在这样如此反复的练习当中,作用是什么,或说它的价值是什么?
第一,是让你认出“本觉”来,你认出本觉了,你也能认出观里面那个纯净的观,因为照和观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作用。你就能认出本觉,那么哪怕我们在平时观的时候,你也能认出干干净净的,不被误解的观是什么了。
比如一个最常发生的误解就是,我们认为观察自己的心,就是一个自己“监视”着另一个自己。真正的观,并不是监视,而只是如实了知。
第二,因为你体验过心智停下来的状态,所以当心智升起来的时候你也能认出来,你就对观念系统有极其清晰的认识。这样,你就慢慢地可以从观念世界里挣脱出来,不被它奴役,不被它带走。你使用大脑,而不被大脑使用。
当然,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学员:就是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知道,哪些是你头脑里面,哪些是你概念里面……
吕波:对的,所以说你看佛教“十六观智”中,第一个观智就是:名色分别智。
什么是名色分别智?
简单来说,我们心智/思维/头脑那一套东西就叫名法,除此之外都是色法。而世界是由色法和名法构成的。当你学会正观,升起的第一个智慧就是:名色分别智。
你会清楚地知道,一切都是由名法和色法构成的,除了名法色法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且你对名色分到了很深的体验以后,你会因此升起新的领悟:
第一,名色是生灭的;
第二,名色中,并没有一个不灭/不变的“我”。
扯远了啊!十六观智是原始佛教的体系,不知道现在大乘佛教讲不讲这一套。
*关联阅读:
*线下禅修: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我的服务:(点击下面金字了解详情)
· 取 名 | 取名/改名,公司/茶室/会所取名
· 国 学 会 | 加入【国学会】,探寻生命真相
· 线 上 课 程 | 两小时学会易经算卦
· 线 上 店 铺 | 雨安居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