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下——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文 | 夏炳文
我住在城东,从县城回老家,常从京沪高速走,只为快捷方便。
几个月前,我一下京沪高速沭阳北出口,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路标——沭阳·扎下,下面是“向下扎根,向阳生长”八个字,让人眼前一亮。
说起扎下,与我还有点渊源。
我的父亲,最早的工作地点就是扎下,在扎下医院工作了好多年。
我小时候,他就常给我们讲,那年扒大沂河,他是参加的,天很冷,酒瘾又大,偷偷地将医院的酒精兑上水,当酒喝,很吓人。
后来,父亲到老家贤官医院工作,一直到退休。
过去从县城回老家,一定会经过扎下。
在县城念初三,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白,晚上忽然想家,就这么迎着大风雪,一路向北,经过扎下沈魏,躲在路边人家的屋檐下,歇了好长时间,倍觉孤单。
后来工作结婚,我们一家三口,常周日骑自行车回老家,从扎下经过,在树荫下歇息,到小河边洗脸,真是清爽舒服。那时的水,清澈见底,可掬饮。女儿很小,看见路边芦苇,惊奇地喊,麦子!为此,被我们笑了好长时间。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圠下镇
扎下地处交通要道,兴集建镇,是比较早的。
扎下最早的名称叫“圠(yà)下”。张奇抱、胡简敬《康熙重修沭阳县志》“集镇”记载:“圠下镇,去治十里。”属“西北路九镇之一”。《康熙重修沭阳县志》“河防”也记载:“圠下镇河口,在治西北七里,险。”
清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十六日,“代字舒景春”写的一份卖地“正契”载:“今因正用不足,凭中说合,愿将续置圠下镇河南河滩地一段......出契卖与......”
光绪二十五年契书写有“圠下”
“圠下”何时改为“扎下”,到底是专门改的,还是以讹传讹,已不可知。
至少在清康熙年间,即置扎下镇。清代末年仍置扎下镇。
民国初时(1912年),设扎下乡。
1934年区划调整,改置扎南乡(扎下河北分置汉西、汉东两乡)。
建国后,1952年区划调整,改置扎北、分水两个乡,隶属庙头区。
1957年撤区并乡,撤销扎北、分水两乡,改置扎下乡。1958年改设扎下人民公社。1983年复名扎下乡。2000年撤乡设镇,置扎下镇。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圠下河”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后河”,也就是“后沭河”
“圠下”名称,来源“圠下河”。那么,这个圠下河在哪里呢?
“圠下河”,是古代“后沭河”的扎下段。古代的后沭河,属于总沭河东支中的北支。后沭河,是经过扎下的,这一段就叫“圠下河”。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后河”,也就是“后沭河”:“后河,自张家沟分流而北,至王家庄镇二里许,为陈村河,又北为圠下河,又东为汉坊河,又东北入于海,为邑之主河。”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后河”,也就是“后沭河”:“后河,自张家沟分流而北,经陈村、圠下,折而东,历汉坊东流至大房庄,折而东趋华冲东,又东北行由湖东口入高墟河,以达蔷薇,为邑之主河。嗣因高墟蔷薇淤垫,湖东口不能畅出,由大房庄改道,北趋华冲集西,折而西又折而北,历经堂分由东西马家口,以入青伊,今亦不能畅出,所当急谋宣泄者矣。”
可见,“圠下河”是很早就出现的。
“后沭河”扎下段,为什么叫“圠下河”呢?
有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群鸭子跑到分水龙王庙院里,主持认为烧香拜佛的神圣场所,怎么能让一群鸭子嘎嘎嬉闹呢?于是吩咐众僧把鸭子赶走。谁知部分鸭子在慌乱中不慎掉落院中水井,僧人们赶紧找来竹竿准备打捞,谁知到井口一看,井里空空如也!
大家正在纳闷,有人发现不见的鸭子出现在龙王庙旁边的小河,原来水井和小河是相通的。后来人们便把这条美丽的小河叫“鸭下河”。
后来不知怎么就成为“圠下河”。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陈邨晚渡”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陈村渡
后沭河有许多渡口。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津”记载:“分水龙王庙渡、陈村渡、圠下渡、程家渡、西水口渡、东水口渡、小街渡、蔡庄渡、大坊渡、华冲渡。——以上后沭河。”
沭阳古八景之一的“陈村晚渡”,也写作“陈邨晚渡”,就是陈村渡,在今扎下镇陈庄西侧,为当时来往之要。《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八景”之“陈邨晚渡”:“夕阳归路,水隔陈河。群招舟子,鼓枻聊过。此登彼渡,横送清波。移时人尽,月挂藤萝。”
唐中期大历十才子之一、浙人吴兴钱曾有《沭阳古渡》诗云:“日落关津处,云霞残碧空。牧人避旧烧,退鶺随微风。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收录描写“陈村晚渡”五言律六首,摘录两首。
明朝万历年间沭阳知县徐可达有《陈村晚渡》诗:“薄景临村渡,疏林叶乱飘。归人喧语急,落日澹烟消。水阔新添尺,风生暗起潮。高低迷眼望,前路绕陈桥。”
沭阳人胡简能《陈村晚渡》诗:“野渡临残照,前村入望遥。钟声度木末,人语杂波涛。月亦知迎客,风犹解送舠。辞流登岸去,不必问渔樵。”
《康熙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圠下铺
古时的扎下,有“圠下铺”,是当时沭阳驿传站点之一。《康熙重修沭阳县志》“铺递”记载:“圠下铺,去治北十里。”
沭阳古代铺递,总铺在县治南二十步。分南北二路。向南,依次有生流铺、蒲沟铺、读书铺,一直到桃源县崇河铺。桃源县,就是今天的泗阳县。向北,依次有圠下铺、官庄铺、宣差铺、桑墟铺,一直到海州总铺。
可见当时扎下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移来庵
扎下旧有“移来庵”。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移来庵,古名观音阁,俗称‘老庙’,在治北圠下镇粉条庄,明崇祯十一年仲姓建,咸丰七年仲延锦迁于前徐圩。”
移来庵,古名观音阁,俗称“老庙”,在县治北圠下镇粉条庄,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一位仲姓邑人建成,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仲延锦迁到前徐圩。
扎下还有“分水龙王庙”。
据说始建于唐朝,当时叫慈云阁。清乾隆元年(1736年)更名为分水龙王庙。后多次改扩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清同治六年八月(1867年),因捻军入境,被放火烧毁。
沭阳县志上多处提及“分水龙王庙”,但未见详细记载。
另外,扎下有罗祖庙村,因过去村中有罗祖庙而得名;有丁庙村,因丁姓村庄过去有庙而得名;有禅堂村,因村中过去有禅堂庙而得名;有“庙后庄”村,因位于东南庵后面而得名。庙宇众多,可见当时扎下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这几个庙庵,县志均未见具体记载。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粉条庄圩
上面提到的扎下“粉条庄”,兴集圩较早。《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粉条庄圩,在治北九里,仲延如建,周二百四十丈。”
这个“粉条庄”,估计庄民多以挂粉条为业,具体是今天扎下哪个村庄,夏老师还真不知道,有谁知道吗?
除了“粉条庄”,扎下还有一个“豆芽庄”,就是分水村的史圈。
20多年前,我在县委办工作期间,曾和几位同事专门来此调研,庄上家家泡黄豆、生豆芽,名副其实的“豆芽庄”。当时还写了一篇调研报告,早已不知丢到哪里了。
杨鹤高老师《沭阳老地名》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豆芽庄”的传说。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旧时,史圈很穷,庄子西头丁头屋住着王小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苦度日月。有一年大雪天,母亲生病在床,想喝点豆芽汤,可是,粮无一粒,油无半滴,到哪儿去弄豆芽烧汤啊?王小忧愁郁闷,昏昏沉沉中,眼前出现一个老太婆,告诉王小屋后老鼠洞里有黄豆,取出生豆芽可以烧汤给老母亲喝。
王小跑到丁头屋后边一看,果然老鼠洞里有几粒黄豆,便抓出来生豆芽。几天后,豆芽生好,烧了一碗豆芽汤。这时,有个讨饭的老太太晕倒在门前,说什么都不想吃,只想喝碗豆芽汤。王小犯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让奄奄一息的老太太喝了豆芽汤,老人有了精神便离去了。
第二天早上,王小起床一看,干瓢里有半下黄豆,生豆芽烧汤给母亲喝。后来,天天如此,王小天天生豆芽,自己吃不完就送给庄上人吃。王小又把黄豆种在地里,结了黄豆继续生豆芽。
慢慢地,庄上人就种黄豆生豆芽,史圈,就变成远近闻名的“豆芽庄”。
扎下还有“石灰庄”,传说过去大地主程震泰曾在此打过石灰桩,故名。也是杨鹤高老师《沭阳老地名》书中记载的:
在沭阳农村,人们常用木橛子打进土壤再拔出来灌上石灰,做成石灰桩。用这种白灰桩作地界,经济实用,又不会像木头那样容易腐烂,所以很受欢迎。
是谁想出这个好办法呢?话说扎下镇周沟村有个庄子,从前是大地主程震泰的客庄,程大地主就雇用金庄十多人家做他的帮工,还挑选庄上一个姓冷的农家姑娘做程家的丫鬟。冷姑娘模样俊秀,手脚麻利,深得老地主欢心。偏巧程地主膝下无后,于是娶了冷姑娘做他的小房。一年过后,冷姑娘给老地主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地主喜得合不拢嘴,立马把这个客庄全交给孩子舅舅冷华庭管理。冷家趁热打铁,把庄子四周边界做上石灰桩界子,后来大家就把这个客庄叫做石灰庄。
扎下历史上,有著名的“扎下河”战斗。
因为主战场发生在沭新公路上的官道口,位置在后沭河一带,官方称之为官道口战斗或后沭河守备战,当地群众称之为扎下河或鸭下河战斗。
1948年夏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为了实现战略支援,打好济南战役,是年9月,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奉命北上,却在沭阳县境内遭到国民党部队第七兵团黄百韬部的拦截,一场敌我双方殊死战斗在沭阳县城北地区的后沭河一带,又称扎下河两岸打响。
9月3日,苏北兵团在司令员滕海清、政委康志强指挥下,以第五师为左纵队,沿沭新公路前进,掩护部队主力从后沭河、安峰山以西向北挺进。当天下午,五师先头部队一个营经由庙头向阴平方向前进途中,突遭国民党军六十四师堵击,我军行进受阻,双方随即转入对峙。为坚决掩护主力星夜北上,5日至8日,按照兵团司令部指令,二纵五师加紧在后沭河南岸构筑工事,以阻止敌六十四师向南前进,并掩护四师进至文集、八卦集一带布防;同时,调六师进到沭城一带,其他先头部队进入万匹、文集一带设防。而国民党部队不仅在庙头、颜集一带加紧进攻准备,徐州“剿总”还派出四十五师增援第七兵团,派敌六十三师从西南迂回沭城,以图拦截我军主力。
9日拂晓,敌人开始出击,首先派3架飞机在沭城上空侦察,并对我方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再以炮火猛烈攻击,将我军压制到了后沭河以南一带。10日凌晨3点,敌利用黎明前的黑暗,突然向我发起进攻,企图突破后沭河,直取沭城。我方守军奋起还击,一时间沿后沭河两岸你冲我突,杀声震天,弹雨纷飞;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河两岸天昏地暗,河道中满目浮尸。据当地人讲,鲜血染透了后沭河,战斗结束三天后,河水还是一片红色。至11日早晨,经过双方连续激战,终于恢复了战前阵地的原来态势,我军最终取得胜利,为保障主力北上创造了条件,彻底粉碎了敌人阻截打援的企图。
据战后统计,后沭河守备战斗,仅第二纵队即毙伤俘敌近3000人。1948年9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本次战斗的消息:“解放军一部,于本月三日至十一日,在苏北沭阳以北的阴平、庙头一带,阻击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之六十三师、六十四师等部南犯,毙伤其三千余名。”
扎下河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沭阳境内进行的一次最为激烈的战斗。为缅怀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1978年9月,时为沭阳县扎下公社分水大队在烈士埋葬的黄土堆前设立了纪念碑。
著名战斗英雄孙明芝,原籍山东,于1947年2月在莱阳入伍,入朝参战后,他在著名的金城战斗中,任高射机枪连副连长,在朝参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用12.7毫米口径机枪打下美军飞机一架,此后20天里,又击落美机两架,重创一架,荣膺特等功臣。孙明芝身经百战,5次负伤,11次荣立战功,从朝鲜回国后,被授予全国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59年11月,他转业到南通市烟酒公司担任储运科副科长。1963年病退,即到妻子所在地沭阳县扎下镇周沟村,扎根农村,默默奉献几十年。
2024年元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