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近者悦,远者来
文 | 夏炳文
很长时间没吃鸡了,今天中午,黄花菜烧小公鸡,真是好吃。
黄花菜与小公鸡是绝配,在我们沭阳,黄花菜烧小公鸡,那可是经典菜肴,没有人不喜欢的。
吃黄花菜烧小公鸡,夏老师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沭阳一个乡镇——悦来。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在我们沭阳悦来,就有这种“农家宝玉”——黄花菜,悦来是远近闻名的黄花菜之乡,据说,种植黄花菜已有200多年历史。
黄花菜,因其花蕾色泽金黄而得名,又因色如金、状如针,又叫金针菜,还叫忘忧草,西晋张华《博物志》就有“萱草忘忧”之说,黄花菜是萱草的一种。
喜欢黄花菜的,就来沭阳悦来,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沭阳的地名,多以“集”“庄”命名,可是,“悦来”就很特别,很有文化气息。
“悦来”,出自《论语•子路》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叶公是楚国大夫,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国内(近处)的人幸福愉悦,使国外(远处)的人慕名前来。”
中国人特别喜欢“悦来”这个词,客栈、酒馆、茶室,都常用“悦来”。全国以“悦来”作为乡镇或村落名,也有不少。因为客栈、酒馆、茶室用得太多,似乎“悦来”一词很俗,其实文雅得很。
如果从孔子的本意来说,以“悦来”作为政区名,更合适。
据《沭阳县地名录》记载:
一百多年前,地主叶小香等因畏惧太平军北进,在村子周围筑一土圩,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命名悦来圩。
那是太平天国时期,大地主叶小香带领族人和佃户长工,因害怕太平军北进侵犯,遂迁至淮安府沭阳县一片岗土地上,筑圩而居,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将该地命名为“悦来圩”。叶小香,有资料写作“叶孝相”。
这个叶姓地主,一定是个文化人,“悦来”有品位,是个好名字。
悦来,在1948年以前,属宿迁县管辖。
《民国宿迁县志》记载“悦来圩”:“悦来,距城七十五里,叶汝梅建。”悦来圩,距离宿迁县城七十五里,由叶汝梅兴建。
这个叶汝梅和上面所说的叶小香是什么关系?不太清楚。不知悦来叶氏家谱上有无记载。
《民国宿迁县志》还记载:
上庄圩:“距城七十五里,叶壎建,叶祥麟重修。”
知止圩:“在叶家洼,距城七十五里,叶秉和建,旧废。”
上岭圩:“旧废,叶复诚重修,案:与上之知止圩,未知是一是二。”
以上三圩,都在今天悦来镇境内。上庄圩,即今叶上庄村;上岭,即今上岭村;知止圩,记载在叶家洼,应该是今天叶洼子庄。
上面提及的叶壎、叶祥麟、叶秉和、叶复诚,在悦来叶氏家谱中不知有无记载,有记载又是什么样的。
叶壎和叶祥麟是父子俩。《民国宿迁县志》叶祥麟有传:
叶祥麟,字子厚。少权奇负气,重然诺,急人之难,虽千金不吝。日与诸少年驰逐,诸少年亦争归之。捻寇之薄海州而西也,祥麟集乡里子弟,以兵法部勒之。寇至,击杀无算。得所掠财物以铸五兵。声益震寇,自是不敢西。
戊戌丁未岁再祲,鬻田二百亩,贷藏粟,货厩马,以补官振之穷。沭水数溃,筑堤捍之。人有乞贷,无多寡立应。不能偿,辄焚券。
族有不肖子阴结无赖欲图之,赖先之,不得逞。后不肖者穷无依,仍恤之终其身。缙绅有相侵者,后死辇下,赡其家,归其葬,若不知有前事。事母孝,奉寡嫂以礼。建宗祠,购祭田,设家塾,修族谱,以敦一本。
晚营小园艺梅种蔬,啸傲期间,年六十,自为敛身之具,诫诸子薄葬,卒年六十五。
叶祥麟(1843年—1907年),字子厚。清代宿迁县叶上庄人(今沭阳县悦来镇叶上庄村人),候选光禄寺正。上庄圩砦由其父叶壎所建,祥麟重修之。捻军进逼海州,西犯上庄,祥麟帅练力拒之,全乡邻无算。光绪初,重修沭阳县颜集镇之虞姬庙,古迹赖以重辉,德颂乡里。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虞姬庙,张志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今案: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
光绪初,宿迁人叶祥麟重修虞姬庙。今天,叶祥麟也算是地道的沭阳人了。
上岭圩,就是后来的上岭村,现在叫双蔡村,在旧时影响很大。
上岭一带地势较高,据传马陵山共伸出四条腿,上岭为其中一条腿。
上岭有多处古墓碑,如“清文林郎碑”“清候选县丞叶泰诚碑”“清候选县丞无名碑”等,应该都是上岭有出息的叶氏族人。上岭村村头,原有石牌坊一座,后倒塌。
1940年9月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上岭曾是大区之一,可见其当时的重要。
1930年宿迁县图,悦来依然在宿迁县地域内。
1948年,悦来划归沭阳县管辖,设悦来乡。1958年9月,改为悦来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为悦来乡。1999年12月,悦来乡改镇。
悦来旧有“丈八寺”,在当时宿迁县与沭阳县交界处。《民国宿迁县志》记载:“丈八寺,在仁九图。”
还有“大佛寺”,《民国宿迁县志》记载:“大佛寺,在仁十图,东沟涯。”
仁九图、仁十图,是当时宿迁县仁乡区域图,都在今天悦来镇境内。丈八寺,在今天红圩村一带;大佛寺,在今天沟涯村一带。
悦来有多处古井,目前至少发现7口古砖井。徐州、宿迁一带,至今还有“薛仁贵东征建造七十二眼砖井”的传说。
《民国宿迁县志》记载:“唐古井,在治东北七十里仁十图,旧传唐时已有之,每岁旱,远近汲取,卒不竭。”唐古井,在宿迁县治东北七十里,旧传唐代时就已经存在,每当大旱时,远近村民都来汲水,始终不枯竭。
仁十图,就是宿迁县仁乡第十图,在今天沭阳悦来范围。
这也证明悦来镇古井历史悠久和真实性。
悦来有个名人叫叶蠖生。
叶蠖生(1904-1990),原名叶季龙,悦来镇叶上庄人,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哲学家。
早年就读中央大学,旋留学日本。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奔赴延安。先后在延安新华社、马列学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党校、中央宣传部工作。后随刘邓大军南下。解放后调北京,先后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出版总署、马列学院、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并兼任北京大学教授。1982年离休,享受副部长级待遇。叶蠖生著作有《中国苏维埃运动史稿》《初中历史课本》等。1990年去世。
其在延安时,参与编撰《中国通史简编》。毛泽东主席对此书作了很高评价,说:“我们对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不仅有发言权,而且能在延安出版一部有头有尾有科学体系的著作,这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抗战期间,悦来镇曾发生有名的攻坚战——小叶圩战斗。
1945年2月7日,盘踞在沭阳县城的日军派出日伪军三百余人进至叶圩,并在这里修筑工事、设立据点。新四军十旅兼淮海军分区领导决心拔掉据点,由王凤余率领一支队配合四支队的炮兵连担任主攻,同时部署兵力守住外围、阻击来援之敌。
经过侦察,我一支队在据点东南的墙头圩设立指挥部,同时派出警戒分队进至小张庄逼近敌人。在数次击退小股敌人后,各参战部队将日军据点四面包围。
17时,我二团、三团在火力掩护下向据点靠近;18时,我炮兵开始猛烈射击;19时30分,第一梯队各连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但由于据点周围布有纵深达15米的鹿砦,进攻遇到阻碍。面对重重困难,王凤余支队长一边指挥炮兵发起猛攻,一边组织兵力发起冲锋。
22时,三团、二团战士相继突入圩内,他们用手榴弹和刺刀与敌人反复拼杀,残敌躲在炮楼和民房内继续顽抗。次日凌晨1时30分,王凤余支队长命令第二梯队冲进圩内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凌晨3时许,我军发起总攻,前后血战8个小时,最终将敌人全部歼灭。
这是一次出色的攻坚战,受到新四军总部、军委总部的通令嘉奖。战后,参与指挥此次战斗的黄克诚师长亲自为叶圩子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文。
悦来一些很有意思的地名:
1、八虎庄:相传过去此庄韩姓兄弟八人,人称“八虎”,故有八虎庄之称。
2、红草圩:一百七十多年前,这里只有一家叶姓居住,周围遍生红草,后成村庄,故称红草围,现习惯书写为红草圩。
3、上岭:原有几户叶姓,居住在村北低洼处,因常受水灾,后迁居岭上,故名上岭。
4、太平庄:原名韩庄,解放前常受匪乱,解放后,众议取永远太平之意,更名太平庄。
5、瓦滩:相传过去这里是集镇,因被毁为废墟,留下遍地瓦砾,后又在此建村,故称瓦滩。
6、彭湖:因地势低洼,姓彭多而得名。
7、老梁庄、小梁庄:梁姓居住,建村历史长久,故名老梁庄;老梁庄人分居出去,就叫小梁庄。
8、墩口庄:庄前有个土墩,并位于一路口处,故名。
9、大麦庄:相处过去韩姓地主用大麦换取此庄,故名。
10、铅条圩子:1940年为防匪患,用铅条结成圩子,故名。
11、橡树底:过去村中有几棵大橡树,远近闻名,故名。
12、墙头圩:叶姓在庄上筑有墙头圩而得名。
13、大方庄、二方庄:方姓有三个村庄,此庄建村早,名为大方庄;二方庄建村迟于大方庄,故名。
14、花园庄:这里原是一片荒草地,四季野花应时开放,后在此建村,故名。
悦来圩因叶姓地主而兴,在今天的悦来镇,和“叶”字有关的村落名就很多,如小叶圩、叶上庄、叶新庄、小叶庄、东叶庄、西叶庄、叶洼子等。
据杨鹤高《沭阳老地名》记载“悦来镇枣林村”:
大约在二百年前,战乱时期,宿迁叶氏17世始祖叶昌龄夫妇俩为避乱流落于此地,不久生三个儿子,即长子叶瑶、次子叶瑾、三子叶璋,长子叶瑶在橡树底(本镇橡桐村橡树组)安家,次子叶瑾在枣林扎根定居,三子叶璋在西北庄小叶圩落户。
叶瑾夫妇在枣林定居,瑾始祖就是枣林叶氏第一先祖——太高祖,用自己双手开荒劈田,勤劳耕植,艰苦创业建设家园。
那时当地人烟稀少,一望无际杂草野树丛生,本地尤以野枣树为多,结枣累累,又红又甜又好吃,人们皆喜此树,因此就把小庄子叫“枣林”。从此以树为名一直流传至今达200年之久。解放初期,以枣林为中心成立了枣林乡人民政府,坐落于枣林庄东头,下辖枣林村、萧湖村、新庄村、宏伟村、周圩村等。
20世纪70年代初,地方干部曾把枣林改为“双松大队”。因枣林圩南由先祖遗留两株松树,树高20米,粗两米,树冠球形非常美观,双松同形同高,人们都称四季常青挺拔苍翠,距此十多里便隐约可见。都说枣林庄好风水,故以此双松为名作吉祥双喜,可此名刚用不久,“文化大革命”时被红卫兵造反派说是老古四旧而把双松毁掉,仍恢复“枣林”老名字。
悦来,近者悦,远者来,是个好地方。
2023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