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历史上的学宫

文摘   2024-10-26 15:23   江苏  




沭阳历史上的学宫

文 | 夏炳文


最近,听说县教育局在编撰《沭阳教育志》,这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大事。沭阳作为教育大县,应该有一部“教育志”。

于是,我就想起了沭阳历史上的学宫。


学宫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学校。

学宫,西周时期便有,那是天子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世代演变,学宫成为各个朝代地方官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所以,沭阳学宫,就是沭阳的官办学校,也是当时沭阳的最高学府。


谈到沭阳的学校,《民国重修沭阳县志》是这样记载的:

沭邑学校,汉唐以降,文献无征,张志溯自有明,建迁者屡。乾隆十六年,基址始定,嘉道而降,规抚悉具。

沭阳的学校,汉代唐代以来,文献资料很少有记载,康熙年间《沭阳县志》追溯到明代以来,兴建搬迁多次。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学校地址终于确定,嘉庆、道光以来,渐具规模。


康熙年间《沭阳县志》中的“儒学图”


具体到学宫,我们按照《民国重修沭阳县志》的记载慢慢捋一捋。


学宫,旧在沭河南,由宋而元,故有庙学,岁久倾圯。

学宫,原来在沭城之外,沭河的南面,从宋代到元代,旧有庙学,时间长了,早已倒塌荒废。

说到学宫,为什么又提到庙学呢?其实两者是一体的。学宫里,一般都会有孔庙,也叫文庙。那个地方,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培养莘莘学子的学府。有时,没有专门的学宫,就在孔庙里从事教学工作。


张志所载,自明洪武迄清康熙,迁徙者二:嘉靖四年,知县蒋旸迁于城内治东;万历三十三年,教谕萧鸣盛复迁于城南故址,修复如制。

按照康熙年间《沭阳县志》记载,从明洪武年间到清康熙年间,沭阳学宫一共迁徙过两次:

嘉靖四年,也就是1525年,当时的沭阳知县蒋旸,把沭阳学宫从城外沭河南迁到城内县衙东二百步的地方,在聚奎门的北边。

到了万历三十三年,也就是1605年,沭阳教谕萧鸣盛,又把沭阳学宫迁回到城外沭河南的老地址,修建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建修者十有一:洪武三年,知县冯益草创;八年,知县马希颜修;天顺元年,知县孙忱重修,教谕记文见金石;正德七年,兵燬,知县易瓒增修;嘉靖四十四年,知县高鹏霄修,邑人胡应嘉记文见金石;万历十六年,知县苏生明修;二十二年,知县徐可达修;清顺治二年,署教谕王元捷修;十年,知县王国泰增建魁星楼;康熙三年,知县梁文焕、教谕曹开顕增修;七年,地震,圯;十二年,知县张奇抱复建,邑人胡简敬记文见金石。

这一段,详细介绍了沭阳学宫十一次修建的情况,其中因战火被毁一次、被地震震塌一次。

这次地震,就是发生在清康熙七年农历六月十七日戌时(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的“郯城大地震”,沭阳损失巨大,房屋倒塌无数,学宫也未能幸免。


越一百十数稔,至嘉庆十年,海州唐志所载,建修者又数次:乾隆十六年,知县刘顺玺仍定于治南,支罚锾三千二百两,绅士乐输银三千五百四十两,兴建;至二十一年,知县邓培蒋督修,乃迄工;后乾隆三十八年,知县倪学洙、教谕朱黼、训导陈昉建宫墙一座,嗣因地势高陂、屋基欹侧;嘉庆二年、九年,续有修补;十年,署知县林龙光详明率绅士蠲修,大成殿、其照壁、围墙及尊经阁、明伦堂,以次修治,前山西冀宁道吕昌际蠲重资倡之。

这里记载了之后一百一十几年,沭阳学宫的修缮情况。


自时厥后,又百余年于兹矣。其间,道光十六年,知州王用宾,知县王梦龄,前任知县刘文徹、王之棠,教谕朱光珽,训导戴岑,县丞王毓祥,典史唐伦,绅士吕士洁、郝文龙重修;光绪七年,教谕李召猷、训导周士锦提宾兴费息款五百四十千重修;十五年,邑人徐维彬重修棂星门;二十年,知县龙璋、教谕孙赞尧、训导孙锡恩提宾兴息款三百六十千,暨绅士程均、鲍静安等捐资改建数处,增修数事,邑文王诩记文见金石;三十二年,诏升大祀,更制神牌,改覆黄瓦,展拓月台,增备礼乐器具,缘费绌不果行。

这里记载的,又是此后一百多年时间,沭阳学宫的修缮情况。

特别提到光绪三十二年,也就是1906年,皇帝下诏祭祀,于是沭阳县衙准备对学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改造,最后因为经费短缺未能实施。


统计有明以迄于今,五百数十年,立三次迁徙,而基址始定,历修二十次而崇饰焕然,前人之经营缔构,后人之改建增修,凡以维圣教者甚勤,且距今近廿年,无复修葺之事,邦人其加之意乎?

这是对明朝以来,沭阳学宫的总体情况作一总结:五百几十年时间,三次迁徙,二十次修缮。



圣庙之制。前有宫墙三堵,面南,颜曰宫墙,数仞;面东有门,颜曰德配天地;面西有门,颜曰道冠古今。宫墙之后,为棂星门,门内院中有泮池,四周潦以短垣,为桥于其上。其后为戟门,名宦祠。位其左,乡贤祠。位其右,戟门之后,巍然高峻而宏敞者,大成殿也。殿前有露台,东西有阶殿,左右有廊房,有角门,院东西有两庑殿。之后为明伦堂,堂东曰存心斋,堂西曰养性斋。明伦堂后为尊经阁,祭器书籍贮之。阁之左有忠义孝悌祠,阁之右有节孝祠,训导周士锦刊节孝姓氏,记文见金石。明伦堂之东偏,为崇圣宫,其后为仓圣祠,旧为文昌宫,光绪二十一年,知县龙璋迁龙昌于武庙,改祀仓圣。祠后有屋四楹,与忠义祠相接焉。教谕署在圣庙东,训导署在圣庙西。

这里详细描写了沭阳学宫的规模和布局。


学宫有三堵宫墙。朝南一面,门额上题有“宫墙”二个字;朝东那一面有门,门额上题有“德配天地”四个字;朝西那一面也有门,门额上题有“道冠古今”四个字。

宫墙的后面,是棂星门,也就是学宫的外门。原名灵星门,灵星即天田星,古代星官,主持文人才士的选拔。



棂星门的里面,是泮池,四周有矮墙,泮池上面有桥。“泮池”又称“泮宫”,是半月形水池,它是官学的标志。

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学宫开学时,官员率领生员(秀才)绕泮池一圈,叫“游泮”。泮池上一般有石桥,被称为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

在泮池的后面,是戟门,得名于门顶上有戟形装饰。戟门,也叫大成门。戟门是文庙的正门。



在戟门的后面,,就是高峻敞亮的大成殿。殿前有露台,东西有阶殿,左右有廊房,有角门,院东西有两庑殿。大成殿是祭祀孔子及其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因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得名。



大成殿的后面,是明伦堂。明伦堂乃学宫正殿、学宫讲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通俗地讲,相当于今天的教室。

明伦堂的东边是存心斋,西边是养性斋,都是修身养性之所。

明伦堂的后面,是尊经阁,藏有祭器、书籍,相当于图书馆和库房。

尊经阁的左边是忠义孝悌祠,尊经阁的右边是节孝祠

明伦堂向东偏一点,是崇圣宫,主祭孔子父亲叔梁纥,后追封孔子五代祖先为王爵并予入祀;再后面是仓圣祠,仓圣是对传说中汉字创造者仓颉的尊称。

教谕署在圣庙东,训导署在圣庙西。教谕和训导都是管教育的机构,教谕是正八品,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局长;训导是从八品,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局副局长或学宫校长。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全国学宫职责随之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兴起的新学校。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在君主立宪思潮的影响下,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君上大权”与“臣民权利义务”。数月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离世,溥仪继承大统,改元宣统。为展示朝廷“除旧布新”的新气象,摄政王载沣宣布“预备立宪,维新图治”,并于宣统元年三月十六日(1909年4月5日)颁布《自治研究所章程》,谕令各省于省城及府、厅、州、县分别设立自治研究所,以培养自治人才。

1909年,沭阳一帮“旅学宁沪等处法政毕业诸君“,发动县教育会诸君,在县学宫成立地方自治研究所,聘请本县开明士绅纪韵庵、宋韶修等人授课,开设《法学通论》《宪法纲要》《谘议局章程及选举章程》《城镇乡自治章程及选举章程》《现行法制大意》《调查户口章程》《关于自治及选举各项法律章程》以及《自治筹办所定各项筹办方法》等课程,学时为每周30小时,课程须在8个月内全部完成。

所谓“地方自治研究所”,就是培养地方人才的学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当时的知县叶元鋆将怀文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后高等小学堂多次易名,先后改称沭阳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模范小学、城中中心小学等。

1948年春沭阳解放,淮海专员公署进驻城中中心小学,学校另择校址,在城内大街办起跨河小学。

是年秋,跨河小学移入四老巷东旁原学宫,同时更名为县立建陵小学。

1951年,学校从学宫迁至城北公园西侧仓房,即今沭阳实验小学校址。

再后来,沭阳学宫房屋成为沭阳县委、广播站、报社等工作人员住所。

再再后来,房屋拆毁,建成商品房,就是县政府东家院,后来和东边的元园小区合并成今天的政园小区。


2000年,我从东关搬到了县政府东家院居住,没想到,我竟然是住在了沭阳学宫的旧址之上。


2024年10月26日

(图片、视频来自网络)




夏老师家的小菜园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