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集

文摘   文化   2023-12-09 18:29   江苏  






刘  集

文 | 夏炳文


读书,我早已不大读那些家喻户晓的古诗词,那些古诗词,固然精绝优美,可是,就像一根被太多人咀嚼过的甘蔗一样,索然寡味,了无新意。

最近读唐诗,读到了何希尧的《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
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
深锁东风贮阿娇。

唐代诗人云集,璨若星河,熠熠生辉,有亮若明月者,有灿如星辰者,何希尧的这首《海棠》,便被淹没在茫茫星海之中,知道的人很少。

写海棠,一代文豪苏东坡留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千古名句,大才女李清照有“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伤春情思,何希尧的这首《海棠》,不是也很精彩吗?雨后海棠,别有韵味,似一位娇柔秀美、楚楚动人的美女。



一次,和一位老朋友相聚,他讲起四月份去北京旅游,专门去“海棠花溪”看海棠。

我笑着说,舍近求远,不值当,你的身边就有海棠花海。

他说,在哪里?

我说,我们沭阳刘集,有1500亩海棠基地,漂亮着呢。每年四月份都要举行海棠节,今年已经第七届了。我基本上每年都去,花如海,人如潮,云蒸霞蔚,美妙绝伦。

他说,约好了,明年四月份我们一起去。

我说,没问题,到时候你请客。


(以上图片,来自“活力刘集”公众号)


刘集,位于沭阳最西南位置,可以称为“沭阳的西大门”


刘集很有点特殊,不仅在于海棠花有名,还在于临近周边县,历史上的区划归属,就很复杂。


刘集西与宿豫区接壤,古代即宿迁县。


古代宿迁县的范围,曾经是很大很大的。

宋金时期,宿迁虽然作为一个县,却被称为“淮上第一名城”,其管辖范围比一个县大得多,甚至比现在地级宿迁市所管辖的区域还要大,包括今天的泗阳县、睢宁县和新沂市全境,以及今天泗洪县和淮阴区、涟水县的一部分。从宋金历史地图看,宿迁县的疆域,南面一直到今天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北抵郯城,东至海州,西面包括睢宁县全境。

明清之际,宿迁依然幅员辽阔,南抵泗州草堰社,北至山东郯城红花铺,西到睢宁周家庄,东达沭阳高沙社。东西长190里,南北宽170里。沭阳高沙社,今天具体是哪里,不可知。

以此推断,那时的刘集区域,应该属于古宿迁县管辖。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清末时沭阳疆域范围,西“张志四十里至丈八寺宿迁界”。意思就是,按照张奇抱编修康熙年间《重修沭阳县志》记载,沭阳西界是从县城四十里到宿迁县丈八寺。丈八寺是一个寺庙,全国多处有,因佛高一丈八尺而得名。


清时宿迁县地图


《民国宿迁县志》记载“悦来圩”


查《民国宿迁县志》,从当时的地图看,丈八寺属于宿迁县,与沭阳交界,距离丈八寺西南方向不远,是“悦来集”,也就是今天沭阳悦来,那时的悦来,属宿迁县管辖,一直到1948年划归沭阳县。

《民国宿迁县志》记载“圩”:“悦来,距城七十五里,叶汝梅建。”悦来圩,距离宿迁县城七十五里,由叶汝梅兴建。

也就是说,当时宿迁和沭阳的边界,大概在今天悦来镇政府东面一点。当时的丈八寺,在今天悦来镇政府东北方向,也在今天沭阳境内。丈八寺边上有个胡庄,就是今天悦来的胡庄。


查看今天的地图,刘集镇在悦来镇的南面,而从上面古宿迁县的地图看,今天刘集镇的位置在桃源县范围,就是今天的泗阳县。


清时泗阳县地图


今天的刘集,南与泗阳县接壤。

查《民国泗阳县志》,从记载的地图看,在泗阳与沭阳交界处,找到了“刘集”。地图上标注的北崇河,也就是今天刘集镇境内最南边的北崇河。

崇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崇河在“县北四十里。上有崇河桥。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因开河以通舟楫,西自宿迁县界,接仓基诸湖之水,东入沭阳县界,下流注于涟水。崇河的来源和魏晋时西晋石崇有关,他在这里兴建大型军粮储备仓库,为了军事运输需要,石崇又专门组织力量,开凿了一条沟通泗水和粮仓之间的水道,称之为饷道,也就是今天的崇河。

《民国泗阳县志》中有崇河详细记载,不再赘述。


现在沭阳刘集镇与泗阳穿城镇相邻,《民国泗阳县志》地图显示,在“刘集”向南,穿过砂礓河,便是“穿城”。这也可以证明,《民国泗阳县志》地图上最北端的“刘集”,就是今天沭阳刘集。



既然“刘集”在当时泗阳与沭阳交界处,那么今天刘集镇东北方向部分区域,在沭阳县境内,应该是当时沭阳枣子埠镇范围。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吴家圩,在治西南四十里,咸丰八年吴谦益建,周四百丈。周集圩,在治西南四十里,咸丰十一年建,周三百丈。”从距离和方位判断,这个吴家圩、周集圩,都在今天刘集镇境内,就是今天刘集镇的吴圩庄和周集庄。


从以上资料,基本可以断定,清时,刘集大部属于桃源县,也就是今天的泗阳县,小部属于沭阳县。


1937年江苏省明细地图(部分)


查1937年江苏省明细地图,今天的刘集部分区域,还在泗阳县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江苏省卷》记载“沭阳刘集镇”,“民国十九年(1930年)后,刘正川在此兴集而得名刘集。镇因集而名。”

本人对此说法持保留意见。我以为,刘集兴集应该更早一些,至少在清代。


在清乾隆年间,泗阳县(当时叫桃源县),属淮安府管辖。其中有崇河乡,区划内有众兴镇、灵城集、古墩集、王家集、河头集、里仁集、泰山集、穿城集、史家楼、刘家集、唐家集。

这个崇河乡,是在崇河周围。这个“刘家集”,就是今天沭阳刘集。

到了民国三年(1914年),全国地名普查,江苏桃源县与湖南桃源县重复,江苏桃源县便复用汉时旧名泗阳县。

其有崇河北市,区划内有倪圩、穿城、里仁集、泰山集、刘集、新吴集(古为老刘集)、裴圩、前庄圩、杨柳镇、徐圩、榆树圩、槐树圩、彭圩、董圩、丁圩、胡圩、太平圩、张水圩、老刘圩、西张圩、史家前楼等。

崇河北市,就是在崇河北边,其中就有“刘集”。

以上可以证明,至少在清乾隆之前,刘集就已经兴集,而不是在民国期间才兴集。


1940年9月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集又划归宿迁县管辖。

据《宿迁志资料》(1911年—1949年)记载,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经过几年开展,至是已有大兴、桃源、刘集、上岭、太山、陆集、涧河、顺河、唐湖、邵店等十个区及若干乡镇之组织”。

刘集是其中一个大区。


到了1949年5月,刘集又划归沭阳县管辖。


综合以上,概而言之:

刘集在清以前,区域属古宿迁县范围,清代兴集,大部属桃源县(今泗阳县)管辖,小部属沭阳县管辖,1940年9月以后,划归宿迁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设刘集区,到了1949年5月,刘集划归沭阳县管辖,设刘集区、刘集乡。

1958年9月,改为刘集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为刘集乡。2000年2月,刘集乡改镇。



刘集镇有一处西周文化遗址——殷墩,距今3000年以上,位于刘集镇政府东南1公里

1961年,南京博物院派出两个工作组,开展全省第二次文物普查,到淮阴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沭阳发现殷墩遗址,处于大片农田之中,面积约1.5万平方米,突出四周平地约3米,文化层厚度3米左右,地表采集到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的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罐。

这证明,在3000年前,刘集这一带便有人居住。


与刘集相邻的泗阳穿城镇,也有一个“殷墩”,又叫“殷家墩”,据《民国泗阳县志》记载,这是唐代兵部尚书殷开山墓,清道光年间,当地人从墩中挖出古头盔一具、古剑一柄。

两个相距不远的乡镇,不过十多里路,都有“殷墩”,一个是西周文化遗址,一个是唐人墓,很有点意思。



刘集旧有“曹荡山”。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曹荡山,一名草荡山,治西南不盈四十里,张志治西南五十里,高丈余,周约三百丈,界在沭桃之交,纯土无石。”

曹荡山,又名草荡山,在县治西南不到四十里,按照张奇抱编修康熙年间《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在县治西南五十里,高一丈有余,周长约三百丈,在沭阳县和桃源县(今泗阳县)交界处,纯为土堆,没有石头。

从位置和距离判断,曹荡山在今天刘集镇范围。这是一个墩阜之类的大土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

古代刘集一带墩阜众多。

1920年5月,沭阳人徐守增在《沭阳水利处调查日程》中曾提及,十一日,调查人员沿大涧河一路南行,“至吴圩,午餐后考察曹荡山之座落。是处墩埠林列,最著者为黑丫头墩,妇孺皆知,若所谓曹荡山者,闎无闻焉。”

吴圩,即今天刘集镇吴圩村。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三官庙九,……一在治西南四十里枣子埠镇,康熙五十八年建,道光十七年徐登岳重修……”沭阳旧时有三官庙九座,其中一个在县治西南四十里枣子埠镇,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兴建,道光十七年(1837年)徐登岳重修。

三官庙所供神明是三位一体,即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或“三元”。三官信仰渊源于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旧时全国各地的三官庙,可以说随处可见,比如北京城就有三官庙30余座,沭阳旧时有三官庙九座,也便不足为奇。

民国《重修沭阳县志》记载:“徐家庙,在治西南四十里枣子埠镇,明嘉靖四十八年徐仪建,道光二十八年徐士佐、光绪十四年徐方甸重修。”徐家庙,在治西南四十里枣子埠镇,明嘉靖四十八年(1569年)徐仪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徐士佐、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方甸重修。这个徐家庙,应该是当地徐家家庙,当时徐家是大家族。

从方位和距离判断,三官庙、徐家庙应该都在今天刘集镇境内。


刘集一些有意思的地名:

单老庄。多姓单,建村年代久远,故名。

长庄。人家多,庄子长,故名。

山头庄。建村时,汤维乡等五家山头开门居住而得名。

防岭。因庄边有一条土岭以防洪水,故名。

槽坊庄。过去村中有人设坊酿酒而得名。

吴腰庄。位于两个吴庄之间,犹如腰部,故名。

榆树圩、槐树圩。过去庄中因榆树多成圩、槐树多成圩而得名。

瓦房庄。因过去村中建有瓦房而得名。

杂姓庄。因多姓同居一庄而得名。


2023年12月9日




夏老师家的小菜园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