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趣总说手册13 | 于色聚之诸缘协力法

文摘   文化   2024-01-23 20:02   海南  



目录

释诸缘之义理 (Paccayattha Dīpanī) 

1. 因缘(Hetu-paccaya) 

2. 所缘缘(Ārammaṇa-paccaya) 

3. 增上缘(Adhipati-paccaya) 

4. 无间缘(Anantara-paccaya) 

5. 等无间缘(Samanantara-paccaya) 

6. 俱生缘(Sahajāta-paccaya) 

7. 相互缘(Aññamañña-paccaya) 

8. 依止缘(Nissaya-paccaya) 

9. 亲依止缘(Upanissaya-paccaya) 

10. 前生缘(Purejāta-paccaya) 

11. 后生缘(Pacchājāta-paccaya) 

12. 重复缘(Āsevana-paccaya) 

13. 业缘(Kamma-paccaya) 

14. 果报缘(Vipāka-paccaya) 

15. 食缘(Āhāra-paccaya) 

16. 根缘(Indriya-paccaya) 

17. 禅那缘(Jhāna-paccaya) 

18. 道缘(Magga-paccaya) 

19. 相应缘(Sampayutta-paccaya) 

20. 不相应缘(Vippayutta-paccaya) 

21. 有缘(Atthi-paccaya) 

22. 无有缘(Natthi-paccaya) 

23. 离去缘(Vigata-paccaya) 

24. 不离去缘(Avigata-paccaya) 

摄诸缘之分组(Paccaya-sabhāga-saṅgaha) 

诸缘协力之法(Paccaya-ghaṭanā-naya) 

于五识之诸缘协力法 

无因心生起时之诸缘协力法 

不善心生起时之诸缘协力法 

[美]心生起时之诸缘协力法 

于色聚之诸缘协力法 

发趣之义 

附录一:诸缘细分为五十四种


凡 例

1.本文译自缅甸第六次圣典结集的罗马字体版(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TipitakaVersion4.0),译文采用直译法。

2.大部分脚注译自“Paṭṭhānuddesa dīpanīpāṭha(发趣总说手册)”的英译本,小部分脚注为中译者所添加。

3.对部分专有名词的翻译采用玛欣德尊者编写的《中国上座部佛教专有名词巴利音译规范表》(第一版)。

4.为了区别罗马体巴利与英文,巴利使用正体,英文使用斜体。

5.关于括号及其他符号的使用:

(1) (  )用于加注巴利及解释性的内容;

(2) [  ] 用于经文中的补充性内容;

(3)〔 〕用于经文之外其他中译的添加内容。



于色聚之

诸缘协力法


阐释于色聚之诸缘协力法。所谓二十八种色即:地、水、火、风四大种;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色、声、香、味、触[53]五境色,其中,触为地触、火触、风触三种;女性色、男性色二性色;一命根色;一心色;一食色;一空界色;身表色、语表色二表色;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三变化色;积集、相续、老性、无常性四相色。
其中,四大种、命根色和食色六种色法对诸色法为缘。在此,四大种互相以五种缘为缘,即俱生、相互、依止、有、不离去;对俱生的所造色以除去相互的四种缘为缘。命根色对俱生的业生色以根缘为缘。食色对俱生、非俱生的所有内在色法以食缘为缘。
在此,只有十三种色法对诸名法为特定的缘,即五净色、七境色和心处色。其中,五净色对五识界以依处前生、依处前生根、依处前生不相应为缘,就如母亲对儿子一般;七境色对五识界、三种意界以所缘前生为缘,就如父亲对儿子一般;心处色对意界和意识界两者适当地在结生刹那以俱生依止,在生命转起期间以依处前生和依处前生不相应为缘,就如树木对树[居]天人一般。
有二十三种色聚[54]。在此,犹如用一根绳子绑在一起的头发或茅草为发聚或草聚,作为一同产生之色(eka jātirūpa)而“绑”在一起的色法之聚称为色聚。
其中,四大种和颜色、气味、味道、食素此八法称为一切之根本聚(sabba-mūla-kalāpa)、一切之根本八法(sabba- mūlaṭṭhaka)。
有九种业生色聚:命根九法、[心]处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眼十法、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其中,一切之根本八法与命根色一起,称为命根九法。此为业生聚的根本九法。根本九法逐一与心处色等八色一起构成[心]处十法等八种十法。在此,命根九法、身十法、[女/男]性十法四种聚存在于全身。其中,命根九法称为消化之火(pācakaggi)和身火(kāyaggi)。所谓pācakaggi(消化之火)即pācaka-tejo(消化之火)部分,它转起于胃,熟化所尝、所吃的食物和饮料。所谓身火即遍布全身的暖热之火(usmā-tejo)部分,它转起于全身,使胆汁、痰、血不腐败,保持明净。当它们两者转起不调和时,有情就多病;转起调和时,则少病。这两者或命根九法使有情得到寿、得到美。身十法于全身使达成乐触、苦触。性十法使女性得到所有女性的特征,男性得到所有男性的特征。余下的[心]处十法等五种十法称为局部的十法(padesa-dasakāni)。其中,[心]处十法转起于心室,使有情达成种种善思、恶思;眼十法等四种十法转起于眼球、耳洞、鼻孔、舌面,使[有情]达成看、闻、嗅、尝。
有八种心生色聚:一切之根本八法、声九法、身表九法、声语表十法[这]四种根本聚,以及它们与称为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的三种变化色一起[构成的]有变化[色]的四种聚。[55]
在此,身体的诸界转起不调和时,对于病者只生起根本聚。那时,那色身变得沉重、坚硬、不适业,他难以随意保持身体的姿势、移动大小肢节[乃至]说话。而身体的诸界转起调和时,则没有沉重、坚硬等身体的缺点,对于无病者生起有变化[色的四种聚]。其中,由于心,肢体移动时,两种身表聚生起;由于心,言语的声音从口产生时为两种[声]语表聚;由于心,无字、无音节的笑或哭等没有言语的声音从口产生时为两种声聚;其他时候,最初的两种聚生起(即根本八法及其与三种变化色构成的色聚)。
有四种时节生色聚:一切之根本八法、声九法[这]两种根本聚,以及有变化[色]的两种聚。在此,此身随着贯穿一生的威仪之流维持着[自己]。缘于威仪的变化,在此身中,呈现出刹那刹那的诸界调和转起与不调和转起。缘于时节的变化,缘于食物的变化,缘于风热之触的变化,缘于对身体[各]部分的保养的变化,缘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努力的变化,亦是如此。其中,转起不调和时,只是两种根本聚生起;转起调和时,有变化[色]的两种[聚生起]。在它们中,当除了心生声之外的各种声音[产生]时,两种声聚生起。
有两种食生色聚:一切之根本八法和有变化[色的聚]。应当知道,这两种聚是由适当或不适当的食物所产生的调和色或不调和色。
空界和诸相色[此]五种色不包括于[色]聚之内。其中,空界仅为诸色聚的中间、边界,故不包括于聚之内;诸相色仅为色聚有为实质之特相,藉以识别[其]有为本性,故不包括于聚之内。
此二十三种聚于内相续可得,于外相续则只可得两种时节生根本聚。在此,有内相续和外相续两种色相续,其中,有情的相续称为内相续,地、山、河、海、树、草等称为外相续。于内相续可得二十三种色聚或二十八种色法。
在此,结生名法在结生刹那对业生色聚以六种方式为缘,即四种大俱生、果报、不相应;但对心处色,与相互一起以七种方式为缘。在那些名法中,因法以因的本性,思以业的本性,食法以食的本性,根法以根的本性,禅那法以禅那的本性,道法以道的本性,适当地以六种方式为缘。此外,过去的善、不善业以业缘一种方式为缘,第一个有分等后生转起的名法对前生的业生色聚以后生一种方式为缘。在此,以“后生”之语含括后生组四种缘;过去业则仅以一种方式为缘。如此,名法对业生色聚适当地以十四种缘为缘。在此,有十种缘不可得,即:所缘、增上、无间、等无间、亲依止、前生、重复、相应、无有、离去。
在生命转起期间,能产生色的名法对与自己俱生的心生色聚以五种方式为缘,即四种大俱生和不相应。在那些名法中,因法以因的本性,增上法以增上的本性,思以业的本性,果报法以果报的本性,食法以食的本性,根法以根的本性,禅那法以禅那的本性,道法以道的本性,适当地以八种方式为缘。所有后生的名法对前生的心生色聚以后生一种方式为缘。如此,名法对心生色聚适当地以十四种缘为缘。在此,也有十种缘不可得,即:所缘、无间、等无间、相互、亲依止、前生、重复、相应、无有、离去。
在生命转起期间,即从结生心的住时开始,一切名法对所有时节生色聚、食生色聚以后生一种方式为缘。在此,以“后生”之语含括后生组四种,余下的二十种缘不可得。
在所有二十三种色聚中,四大种彼此以五种方式为缘,即四种大俱生和相互;对俱生的所造色以四种方式为缘,即四种大俱生。食色对俱生、非俱生的所有内在色聚以食缘为缘。在九种业生色聚中,命根色只是对俱生之色以根缘为缘。如此,内在的色法对内在的色法以七种方式为缘,而外在的色法对外在的色法以五种方式为缘。
——于色聚之诸缘协力法结束——

(未完待续)

53.在计算色法的数量时,“触”通常不算在内,因为身净色所对应的色法所缘实为前述的地、火、风。若以此三界来算,则是七境色。(英编按)
54.在此,雷迪西亚多将心生色聚的数目定为八种,而不是《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所说的六种,因此共有二十三种色聚,不同于《义论》中所说的二十一种(可参阅“Paramatthadīpanī(究竟法手册)”,p.273)。(英译按)
55.《摄阿毗达摩义论》只提及六种,不包含声九法和声轻快性等十二法。参见脚注54,p.51。(中译按)





翻译:Satimatī

顾问:古源尊者,Kassapa尊者

编辑:达摩难陀尊者

参考文献: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Tipiṭaka(version 4)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India 2008,The Buddhist Philosophy of Relations;

Translated by Sayādaw U Nyāna (The Wheel Publication No. 331/133,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Kandy,Sri Lanka)

原著:Paṭṭhānuddesa dīpanī by ledi sayadaw (လယ်တီဆရာတော်)

公众号排版:谭博文

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wikipali阅读地址:https://www.wikipali.cc/pcd/article/chapter/25-3?mode=edit&channel=06415a88-f674-4f00-9bbc-110eddcd365a_27b8fa4a-aa6f-4b0c-808f-332944b468f0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巴利文献研究
本号发布与巴利语文献相关的研究成果,欢迎研究者和学习者共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