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长老的故事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动;
由此苦随彼,如轮随牛足。”
受、想、行三名蕴法以心识为先行/由心识来引领,以心识为主导,因心识而生成。若以被贪等烦恼所染污的心识说四种语恶行,或造作三种身恶行,苦因此会紧随那造作恶业的愚人,就像车轮紧随拉车的公牛之足。
他们住完雨安居时,想见导师,就对长老说:“尊者,我们想见导师。”
长老听了他们的话,心想:
“我虚弱无力,途中有被非人占据的森林,我要是跟他们一起走的话,大家都会疲劳,而且不能获得食物,我要提前将他们遣走”,于是对比库们说:
“贤友们,你们先走吧。”
“尊者,那您呢?”
“我虚弱无力,途中有被非人占据的森林,我要是跟你们一起走的话,大家都会疲劳,你们先走吧!”
“尊者,请不要这样做,我们要和您一起走。”
“贤友们,你们不要乐于如此[走],这样的话我会不安乐的。再者,我弟弟看到你们后,将会问起[我],你们把我视力已经衰竭的情况告诉他,他就会派人来到我这里,我会跟那个[人]一起走,请以我的话礼敬十力尊[1]和八十大长老。“说完就送走了他们。
他们请求长老的原谅后就入了村。人们看到他们,请其就座并供养食物后问:“诸位尊者,圣尊们看样子是要走?”
“是的!近事男,我们想去见导师。”
他们一再请求着,当知道比库们去意已决时,就送别后悲泣而回。
比库们顺次到达了揭德林,以长老的话礼敬导师和八十大长老后,第二天去往长老弟弟所住的街道集食。
财主认出了他们,请他们就座,并在寒暄时问道:“尊者,我的长老哥哥在哪里?”
当时比库们把那件事告诉了他。他听了这事后,在他们足下翻滚着哭泣并询问:
“尊者们,现在要做什么?”
“长老希望这边能有人过去,当那个人抵达时,他就会跟其一起回来。”
“好的,尊者们,这是我外甥,名叫巴力达(Pālita),你们就派他去吧。”
“不能这样派过去,路上有障难,得让他出家后再派过去。”
“既然如此,就这样做了后再派他去吧,尊者们。”于是,[比库们]就给巴力达出了家,仅让他学了半个月的穿衣、持钵等,就告知道路而把他派去了。
他顺次到达了那个村庄,在村口看到一位老人就问:“这个村子附近是否有某座林野寺院?”
“有的,尊者。”
“是谁住在那里呢?”
“一位名叫护者的长老,尊者。”
“请您为我指路。”
“您是谁呢,尊者?”
“我是长老的外甥。”
当时,[老人]就把他带到了寺院。
他礼敬了长老,履行完半个月的大小义务,并妥善地照顾长老后,说:“尊者,我的财主舅舅希望您回去,来,我们走吧!”
“那就拿上我这根拐杖吧。”
他拿上拐杖和长老一起进入村中。
人们请长老入座后问:“尊者,您看样子要走?”
“是的!近事男,我要去礼敬导师。”
他们用了种种方法请求,却未得[允诺],就送长老走了一半路途后悲泣而回。
沙马内勒用拐杖的一端带着长老前行,途中到达了森林里长老曾依止而住的木镇(Kaṭṭhanagara)村。从村子出来时,有个唱歌的女人正在林野捡柴,他听到歌声而执取了声相。
没有其他声音能像女人的声音那样遍满男人的全身而住。
因此,跋葛瓦[2]曾说:
“诸比库,我不见其他一种声音,像此女人之声那样,能占据男人的心而住。”(增支部.1.2)
沙马内勒执取那[声]相,松开拐杖道:“尊者,您先等等,我有事要做。”说完就走到女人跟前。那女人看到他就沉默了,他和她[行淫欲法]而达到了戒失坏。
长老心想:“刚才听到一阵歌声,女人的那声音也中断了,沙马内勒也停了很久,想必他与之[行淫欲法]而达到了戒失坏。”
沙马内勒完事以后走了回来,对长老说:“我们走吧,尊者。”
这时,长老问他:“你成恶人了?沙马内勒。”
他沉默不语,即使被长老一再地问及时,仍不回答。
当时,长老就对他说:“像你这样的恶人不要握着我的拐杖。”
沙马内勒生起了悚惧,脱下袈裟[3]换上俗服,说:“尊者,我之前是沙马内勒,然而现在是在家人了。不仅如此,我出家时也不是因信仰而出家的,是害怕途中的危险才出的家。来,我们走吧。”
长老回答:“贤友,无论在家恶人还是沙门恶人都是恶人,你身为沙门时连戒都不能圆满,成为在家人后又怎么会行善呢?像[你]这样的恶人不要握着我的拐杖。”
“尊者,路上有非人的危险,您又失去了视力,无人引导要怎么留在这里呢?”
这时,长老对他说:“贤友,你不用这样操心了。不论我是躺在这里死去,还是来回打转,都不会跟你一起走。”随后诵出这些偈颂:
“今我眼虽毁,又至长险途;
且卧不前行,愚中无同伴。
今我眼虽毁,又至长险途;
且死不前行,愚中无同伴。”
听到那话,对方生起了悚惧,“我的确造了严重、急切、不当之业!”他举起双臂哭泣着跑入森林,就那样离开了。
沙格天王[4]那六十由旬长、五十由旬宽、十五由旬高,坐下时会自动下降、起身时会自动抬升的朱槿花色红毯石座,因长老的戒德之力变热。
“谁要将我从所在之处赶下去呢?”沙格以天眼观察时看到了长老。
古代的老师因此而说:
“千眼[5]之天帝,净化其天眼;
我此斥恶护者,遍净其活命。
“千眼之天帝,净化其天眼;
此敬法护者,乐教法而坐。”
当时,他起了此念:
“倘若我不去到像这样的斥责恶人、尊重教法的圣尊跟前,我的头将会裂为七瓣,我要去到他跟前。
随后,
“千眼之天帝,持天界荣光;
顷刻即赶到,至护眼近前。”
抵达后在长老不远处发出脚步声。
当时,长老就问:“这是谁?”
“尊者,我是旅客。”
“近事男,你要去哪里?”
“沙瓦提城,尊者。”
“去吧,贤友。”
“尊者,圣尊又要去哪里呢?”
“我也要去那里。”
“既然这样,我们就一起走吧,尊者。”
“贤友,我虚弱无力,你与我一起走的话会耽误的。”
“我没有急事,我与圣尊一起走的话,十福行事[6]会得其一,一起走吧,尊者。”
“这想必是位善士”,长老如此思惟后,就说:“既然如此,我会[跟你]一起走的,握住拐杖的一端吧,近事男。”
沙格照做后,[用神变]将地面缩短,傍晚时分就使[长老]到达了揭德林。长老听到螺贝、蜂腰鼓等声后,问:“这是哪里的声音?”
“沙瓦提城,尊者。”
“我们以前来的时候,要很久才到。”
“尊者,我知道一条捷径。”
那一刻长老心知:“这并非人类,想必是位天神。”
千眼之天帝,持天界荣光;
缩短彼路途,速达沙瓦提。
他将长老带到沙瓦提城后,又领到财主弟弟专门为长老建的茅庐里,请其坐在凳子上,接着以好友的模样去到财主弟弟面前,唤道:“小护兄弟!”
“什么[事],朋友?”
“长老来了,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长老来了吗?”
“是的,兄弟。我刚去寺院,看到长老坐在你令人建的茅庐中,随后就来了。”说完离开了。
财主前去寺院看到长老后,在他的脚下翻滚着哭泣,“大德,我预见到这种情况,才不让你出家。”说完如此等语,使两个小仆人成为自由民,又让他们在长老跟前出家,并安排道:“从村里带来粥饭等奉养长老吧!”
沙马内勒们履行大小义务而侍奉了长老。
注释:
[1] 十力尊(Dasabala):如来具足下述十力,因此被称为十力尊:
1.如来如实知处为处、非处为非处:佛陀如实了知可能的事可能发生,不可能的事绝不会发生。
2.如来从处和因如实知受持过去、未来、现在业所受的果报:佛陀从缘和因如实了知过去、现在、未来所造的业及其果报。
3.如来如实知至一切处之道:佛陀如实了知趣向一切处的行道、方法。
4.如来如实知世间各种界、种种界。
5.如来如实知有情的种种胜解:佛陀如实了知有情众生的胜劣意向和性情。
6.如来如实知他有情、他人的上下根:佛陀如实了知精勤有情和低劣有情的信、精进等诸根的胜劣。
7.如来如实知禅那、解脱、定、等至的杂染、清净、出起:佛陀如实了知禅那、八解脱、定和九次第定的退步、进展和熟练于入出定自在。
8.如来能随念种种宿住:佛陀能忆念过去生的种种事。
9.如来能以超过人的清净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了知有情各随其业。
10.如来灭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亲自证知具足而住。
[2] 跋葛瓦(Bhagavant):巴利语原型为bhagavant,呼格为bhagavā,跋葛瓦是对呼格的音译,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有尊师、具祥瑞者、功德殊胜等多义。古代又译作世尊、薄伽梵。
[3] 袈裟(Kāsāva):《本行义注》说:“袈裟为用黄褐色染成的衣(kāsāvaṃ kasāvena rajitaṃ cīvaraṃ)。”这里的kasāya或kasāva可以指橘黄色、红黄色、褐色、棕色、红色与金色的混合色,也可以指用树皮、树根等所熬煮成的染汁。因为佛教僧众所披之衣通常都染成橘黄色或黄褐色不等,所以,染成这种颜色的僧衣即称为袈裟衣、染色衣,或直接称为袈裟。
[4] 沙格天王(Sakka devarāja):统治四王天与三十三天两层天界的天主,又称为沙格天帝。其故事在《法句·不放逸品·马喀的故事》中有详细介绍。
[5] 千眼(Sahassanetta):沙格天帝能一瞬间思考一千件事,因此又名千眼。
[6] 十福行事:又作十福德事,即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回向功德、随喜功德、听闻佛法、弘扬佛法、正直已见。
翻译平台:Wikipali网站(www.wikipali.cc)
本系列译著巴利书名审订:古玛拉阿毗旺萨
主译:法护尊者、文喜尊者
项目支持:古源尊者、达摩难陀尊者
技术支持:清净喜尊者、善巧尊者提供,
巴利顾问:火智长老
缅语顾问:快乐尼师
校对:大慧尊者、愿尽尊者、释福田法师、雄智尼师、玄鉴贤友、付广勤贤友、谢卿贤友等
公众号排版:谢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