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义注16 | 双品—1.护眼长老的故事01

文摘   文化   2024-09-12 20:00   云南  
点击上方巴利献研究,关注我们。巴利文献研究主要发布与巴利语文献相关的研究成果,欢迎研究者和学习者共同交流


护眼长老的故事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动;

      由此苦随彼,如轮随牛足。”[1]


偈颂略释

受、想、行三名蕴法以心识为先行/由心识来引领,以心识为主导,因心识而生成。若以被贪等烦恼所染污的心识说四种语恶行,或造作三种身恶行,苦因此会紧随那造作恶业的愚人,就像车轮紧随拉车的公牛之足。

这佛法开示是在何处说的?

在沙瓦提城[2]。                                                                                 

就谁[而说的]?

护眼长老(Cakkhupālatthera)

据说,在沙瓦提城有一位名叫多金(Mahāsuvaṇṇa)的财主,他享受诸多欲乐、拥有巨额财富,但没有孩子。

一天,他在河边浴场沐浴,回来时于途中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树王,“这棵树想必被大威力的天神所占据。”于是他将树下打扫干净,建了围墙,铺撒沙子,并命人竖起一面幢幡。装饰完树王便合掌发愿道:“要是能获得儿子或者女儿的话,我将向您做大敬奉。”随后就离开了。

不久之后他的妻子怀上了胎儿。妻子知道自己怀孕以后便告诉了他,他给了妻子安胎护理。十个月后她产下一个男孩。由于孩子是富翁依靠受自己保护的树王而获得的,因此,在取名之日,就给他起了“(Pāla)”之名

后来她又得了另一个儿子,就给他取名为小护(Cūḷapāla),前一个则叫大护(Mahāpāla)成年时,他们被[各自]家庭的羁绊所束缚。后来父母去世了,所有的财产就由他们掌管。

那个时候,导师已转起殊胜的法轮,顺次到达了由给孤独大富翁[3]花费五亿四千万钱财所建造的揭德林大寺[4],并在居住期间令大众住立于天界之道和解脱之道。

如来在他父方八万和母方八万,如此十六万亲族家庭所共建的榕树大寺[5],只度过了一个雨安居,而在由给孤独所建的揭德林大寺度过了十九个雨安居,在由维萨卡[6]花费两亿七千万钱财所建的东园[7]度过了六个雨安居,如是出于这两家[会有]许多福果,[佛陀]依止沙瓦提城度过了二十五个雨安居。

给孤独和维沙卡大近事女[8]总是每天前去侍奉如来两次,去的时候想着“年轻的[比库[9]]、沙马内勒[10]们将会望着我们的手”,就从未空手而去。 

若是午前[11]去就会带上各种主食[12]和副食[13],午后[14]则会带上五种[七日]药[15]和八种果汁[16],不仅如此,他们的住所中始终有为两千位比库所设的座位。无论哪位[比库]需要食物、饮料、药物中的任何一样,其所需之物都会如所愿充分提供。

这[两人]中,给孤独大富翁没有一天问过导师问题。

据说他[心想]:“如来身为佛陀而娇嫩,身为刹帝利而娇嫩,若[出于]‘家主对我助益良多’而为我说法就会疲倦”,由于对导师强烈的敬爱而没有问过问题。

正当他坐着时,导师[想]:“这位富翁在不需要保护之处保护我。我历经四个不可数又十万大劫,砍断自己严饰的头颅、挖出双眼、挖出心脏以及施舍珍若生命的妻儿以圆满巴拉密时,就只是为了向他人说法而圆满的。他在不需要保护之处保护我”,于是作了一场佛法开示。

那时沙瓦提城住有七千万人,他们当中有五千万人听了导师的佛法开示后成为了圣弟子[17],另外两千万人还是凡夫。

其中的圣弟子们只有两项义务——午前供布施,午后则手持香、花等,带着衣、药、果汁等前去听闻佛法。 

当时有一天,大护看到那些圣弟子手持香、花前去寺院,询问道:“这一大群人是去哪里呢?”听说是“去听闻佛法”,就说“我也要去。”前去礼敬导师后,在听众的边缘坐下。

诸佛开示佛法时是观察了[听众的]皈依、持戒、出家等亲依止[18]后,根据意乐[19]开示佛法,因此那天导师观察完他的亲依止,在说法时开示了次第论[20]。这即是:施论,戒论,天界论,诸欲的过患、卑劣、杂染,阐明出离的利益。

听闻它后,财主大护心想:“儿女、兄弟、财产都不会跟着去往来世者而去,连身体也不会同自己一起去,住在家里对我又有何益?我要出家!”

开示结束时,他来到导师之处请求出家。

那时导师问他:“你有什么亲戚需要征得许可吗?”

“尊者,我还有个弟弟。”

“那就去征得他的许可吧。”

“弟弟!我这家中任何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财产,那一切都是你的责任了,把它承担起来吧!”

弟弟说:“那你要做什么呢?”

“我要去导师跟前出家。”

“你在说什么,哥哥?母亲去世时有你就像有了母亲,父亲去世时有你就像有了父亲。你家中有许多财产,住在家里时你也可以做福德啊,不要这样做!”

“弟弟!我听了导师的佛法开示后就无法住在家里了。导师显明了极为微妙精细的三相[21]后,所开示的初善、中善、后善之法,是不可能由居家者圆满的,弟弟,我要出家!”

“哥哥!首先您还年轻,等年老时再出家吧。”

“弟弟啊,老人自己的手脚都会不听使唤,不受自己控制,更何况是亲戚们呢?我不会照你说的做,我就是要圆满沙门的行道。”

“若人手足老,不为己所控;

气力已衰竭,彼何堪修法?”

“弟弟!我就是要出家!”就在弟弟哀号时,他去到了导师面前请求出家。随后得以出家和达上[22],并在老师[23]亲教师[24]跟前住了五个雨安居。度过雨安居,作完邀请[25],来到导师之处礼敬并问道:

“尊者,在此教法中有多少义务呢?”

“比库只有教理义务[26]和观禅义务[27]这两种义务。”

“尊者,什么是教理义务,什么又是观禅义务呢?”

“依据自己的智慧学得一部[28]、两部或整个三藏佛语,对此忆持、宣说、令诵,这称为教理义务生活简朴并乐于偏远坐卧处者于自体建立坏灭[想]后,持恒培育观智而证得阿拉汉[29],这称为观禅义务。”

“尊者,我年老时才出家,要圆满教理义务是不可能了,我要圆满观禅义务,请为我开示业处吧!”于是导师为他开示了直到阿拉汉的业处。


注释:
[1]只有这篇注释的篇首完整引用了所要解释的偈颂。其余注释皆只引用了偈颂的一句或半句,译者将在后续注释篇首的方框中给出本篇的完整偈颂。注释

[2]沙瓦提城(Sāvatthī)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高思叻(憍萨罗)国首都。古代又译作舍卫城、室罗伐、罗伐悉底。

[3]给孤独大富翁(Anāthapiṇḍika mahāseṭṭhi)佛陀时代有名的男居士,近事男中布施第一者。

[4]揭德林大寺(Jetavanamahāvihāra)揭德林古代又译作祇陀园、祇园,为揭德(胜利、祇陀)王子与给孤独富翁联合向佛陀供养的园林寺院,又称作揭德林大寺。

[5]榕树大寺(Nigrodhamahāvihāra)榕树大寺又作榕树园(Nigrodhārāma),佛陀觉悟后的第一年,来到咖毕拉瓦图城探亲。名叫榕树(Nigrodha)的释迦族人将咖毕拉瓦图土城外的榕树园供养给僧团用作住处,佛陀在此显现了殊胜的双神变。

[6]维萨卡(Visākhā)佛陀时代有名的女居士,为近事女中布施第一者。古代又译作毘舍佉。她的故事在《法句义注·花品·维萨卡的故事》中有详述。

[7]东园(Pubbārāma)维萨卡大近事女在沙瓦提城(舍卫城)东门附近为僧团所建的园林寺院。因此称作东园。其占地约五十亩,核心建筑为两层楼阁,每层各五百间,周边又有五百藤屋、五百小楼、五百长廊。

[8]近事女(Upāsikā):亲近奉侍三宝的在家女弟子。古代又译作优婆夷,邬波斯迦。

[9]比库(bhikkhu):巴利语 bhikkhu 的音译,有行乞者、穿破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跋葛瓦正法、律中出家并达上的男子。《律藏·巴拉基格》中解释:比库者,乞讨者为比库,从事集食行为者为比库,穿破衣者为比库。按照这种解释,bhikkhu 一词主要是由巴利语bhikkhaka(乞讨者)或bhikkhā(集食)引申而来。古代依梵语音译为比丘、苾刍等。

[10]沙马内勒(sāmaṇera):巴利语音译。由samaṇa(沙门)加上后缀-era(子孙,后代)组成,意为沙门之子。是指于跋葛瓦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古代译文沙弥、室罗摩拏洛迦等。

[11]午前(Purebhatta):又可直译作饭前、餐前。即适合用正餐的时间——当天明相升起至日中,这期间出家人可以食用主食与副食。

[12]主食(Bhojaniya):又作噉食、正食、软食。特指五种食物:饭、面食、炒粮、鱼和肉。

[13]副食(Khādaniya):又作嚼食、硬食、不正食。除了主食以外,其他可供食用的蔬菜、水果、热汤、可喝的粥等为副食。假如副食中掺杂了哪怕丁点鱼、肉,则被视为是主食。

[14]午后(Pacchābhatta):又可直译作饭后、餐后。即不适合用正餐的时候——日中至第二天的明相升起。

[15]五种七日药:蜂蜜、糖、油、生酥、熟酥,佛陀允许比库们接受后可以最多储存七日。

[16]八种果汁:佛陀允许出家人下午饮用的八种小果果汁——芒果汁、蒲桃汁、有籽香蕉汁、无籽香蕉汁、蜜果汁、葡萄汁、莲藕汁、刺篱木果汁。这八种只是举例而已。除此以外,类似的小果,如苹果、橘子、橙子、菠萝、甘蔗的果汁及其他蔬菜汁,只要未经加热,过滤后也是允许服用的。

[17]圣弟子(Ariyasāvaka):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又可直译作声闻。如《清净之道》中说:“恭敬听闻跋葛瓦的教诫、教导为声闻。”圣弟子即已证得入流果及以上果位的弟子。

[18]亲依止(Upanissaya):巴利可拆分为upa(强力)+nissaya(依止)。义注将nissaya解释为kāraṇa(原因),因此这个词是指强有力的因,通常是过去世所造下的。这里是指佛陀观察了听众们此生造作皈依、持戒、出家等善行是否有强力的过去因。

[19]意乐(Ajjhāsaya):众生的内心意向、倾向。诸佛具有有情意乐随眠智,能知一切有情的意乐、倾向,能知有情依著于世界有常、世界无常等有见、无有见,能知有情倾向欲乐还是出离,嗔恚还是无嗔,昏沉睡眠还是光明想。

[20]次第论(anupubbikathā):弘法初期,佛陀经常以次第论的方式向信众开示佛法,如经中所说:“跋葛瓦向他们开示次第论,这就是:施论,戒论,天界论,诸欲的过患、卑劣、杂染,说明出离的利益。”在以次第论使听众的心堪任、柔软、离盖、欢喜、净信后,才向其揭示诸佛亲证的教法——苦、集、灭、道。

[21]三相(Tilakkhaṇa):究竟名色法的三种共相——无常、苦、无我。北传佛教所说的三法印与此并不相同,不宜混为一谈。

[22]达上(Upasampadā):达到称为上位的比库身份。比库的身份是通过僧团的达上甘马(羯磨)获得的,无需受达上戒,佛陀也没有制定称为达上的戒法。古代曾译为受具足戒、受大戒、近圆等。

[23]老师(Ācariya):律注中说,比库的老师有四种,即依止师、出家师、达上师、法师。除了这四种外,《清净之道》指出还有另一种老师,即业处老师(kammaṭṭhānadāyaka, kammaṭṭhānācariya, 给与业处者),又称禅师。

[24]亲教师(Upajjhāya):亲自教导比库戒律规则的老师,又可译为戒师。比库若不还俗,终生只有一位亲教师。

[25]邀请(Pavāraṇā):雨安居的最后一天,比库齐集于界堂,互相邀请以见、闻或怀疑而告知所犯之罪。古代又译为自恣。

[26]教理义务(Ganthadhura)又可译作经典义务,即学习、忆持三藏佛语。其顶峰是成为三藏持者。

[27]观禅义务(Vipassanādhura):破除究竟名色法的密集,见到无常、苦、无我三相后,不断观照它们的坏灭,最终证悟涅槃。其顶峰是成为漏尽的阿拉汉。

[28]部(Nikāya):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它有广义与狭义之份。根据义注,广义的部包含全部三藏佛语,其中长部、中部、增支部、相应部属于经藏,除了前四部之外的一切佛语都属于小部,也就是说,小部中既有经集等经藏内容,又包含律藏、阿毗达摩藏。狭义的部是特指五部经藏。

[29]阿拉汉(Arahant):已断尽一切烦恼的究竟解脱者,未来不再轮回流转,生命结束将入般涅槃,也是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如《清净之道》说:“以已远离故,已破诸敌和辐故,有资格[接受]诸资具故,对恶行无隐秘故,该跋葛瓦(世尊)以这些原因为阿拉汉。”因此,佛陀也是阿拉汉。古代依梵语arhat译为阿罗汉。

完待续


翻译平台:Wikipali网站(www.wikipali.cc)

本系列译著巴利书名审订:古玛拉阿毗旺萨

主译:法护尊者、文喜尊者

项目支持:古源尊者、达摩难陀尊者

技术支持:清净喜尊者、善巧尊者提供,

巴利顾问:火智长老

缅语顾问:快乐尼师

校对:大慧尊者、愿尽尊者、释福田法师、雄智尼师、玄鉴贤友、付广勤贤友、谢卿贤友等

公众号排版:谢叶婷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巴利文献研究
本号发布与巴利语文献相关的研究成果,欢迎研究者和学习者共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