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神经炎又叫面瘫病,临床表现为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部分患者初起时身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方前2/3 味觉减退或消失等。
一般临床分为两种,周围性面瘫及中枢性面瘫:
(1)周围性面瘫:多是面神经管出现问题,由于病毒感染、风寒湿或受风,导致神经管狭窄造成神经被卡压,出现肌肉瘫痪,这种情况一般是眼睑闭合不全,患侧嘴角向健侧歪斜。
(2)中枢性面瘫:由于脑血管的病引起,一般只是口角歪斜,而眼睛的问题不大。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瘫为主。
在中医古籍中,面瘫病(面神经炎)属“口僻”、“口眼唱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灵枢·经脉》记载:“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
也即《诸病源候论》所谓“偏风口咽,是体虚受风,使其筋急而不调故令人口咽僻也。”
金元时期,张子和提出:“口眼歪斜是经非窍”论,从发病部位上指出本病与中风病的不同,强调本病主要损伤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
明·楼英在《医学纲目·口眼唱斜》中说:“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喁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喁斜者。”
从临床表现对本病与中风病进行了鉴别。
古代医家认为:风邪客脉或者气血不足体虚受风可导致面瘫。
《灵枢.经筋》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即足阳明经筋被热邪塞滞使筋肉弛缓,不能收持,致使口眼偏斜。
《扁鹊心书》谓:“贼风入耳,口眼歪斜。”《类证治裁》云:“口眼咽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综上所述,面瘫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中医认为发病多由肌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相关立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内纵缓不收而发病。
医案分享
女、28岁,2024-9-10首诊
主诉:左侧面部麻木、口角右偏3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3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左侧面部麻木及口角右偏,左眼闭合不全,鼓腮吹气左侧漏气,左侧额纹消失;
有时咳嗽咳痰,咽痒咳,晚上为主,无口苦口干,无咽干;无头晕、头痛;无鼻塞、流涕;无发热、恶寒;
刻见:产后4月余,正值哺乳期,乳汁少,左侧眼睑轻度闭合不全,人中沟及口角向左歪斜,鼓腮、吹口哨时漏气,漱口及饮水时漏水,浅深感觉正常,上下肢腱反射正常。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未引出;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结果:2024-9-10本院肺炎支原体:IgM抗体7.501,IgG抗体>1000.00。
西医诊断:左侧面神经炎
中医诊断:面瘫病 风寒阻络证
缺乳 气血虚弱证
处理:中药,针灸、拔罐和艾灸,
处方:通乳丹和牵正散加减:
黄芪30g,当归15g,麦冬15g,通草10g,桔梗10g,路路通10g,白术10g,茯苓15g,广山药片15g,炙甘草5g,红参10g,另炖桂枝 10g,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白芷 10g,炒僵蚕6g,蝉蜕 6g
治疗过程:经过五次的针灸、拔罐和艾灸,结合中药口服治疗,
疗效:到9月23日症状基本消失,乳汁量增多,予中药5付巩固治疗。
此病案辨证依据:目前患者左侧面部麻木、乳汁少,无口苦口干、无咽干;
苔薄白,脉沉细,考虑气血虚弱证。
目前患者口角右偏,左眼闭合不全,鼓腮吹气左侧漏气,左侧额纹消失,纳寐可,大便偏烂,小便调,
舌质淡暗,脉沉,属于里虚证,即是太阴病,
同时从脏腑经络辨证,患者存在有气血不足或者下陷、气虚、血虚一面。
目前患者有时咳嗽咳痰,咽痒咳,晚上为主、同时有感冒病史,
从经方六经辨证属于太阳病,有风寒存在一面,
因此从脏腑经络辨证,风寒阻络形成面神经炎或者面瘫。
通乳丹:《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产后
1.古代剂量
人参(一两)生黄芪(一两)当归(二两,酒洗)麦冬(五钱,去心)木通(三分)桔梗(三分)七孔猪蹄(二个,去爪壳)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人参(30g)生黄芪(30g)当归(60g,酒洗)麦冬(15g,去心)木通(0.9g)桔梗 木通(0.9g) 桔梗 (0.9g)7 孔猪蹄(2个去爪壳)
2.煎服法:水煎服。二剂而乳如泉涌矣。
3.主治
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
夫乳乃气血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
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新产之妇,血已大亏,血本自顾不暇,又何能以化乳?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
今产后数日,而乳不下点滴之汁,其血少气衰可知。
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涸则乳汁亦涸,必然之势也。
世人不知大补气血之妙,而一味通乳,岂知无气则乳无以化,无血则乳无以生。
不几向饥人而乞食,贫人而索金乎?
治法宜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方名通乳丹。
4.方义方解
此方专补气血以生乳汁,正以乳生於气血也。
产后气血涸而无乳,非乳管之闭而无乳者可比。
不去通乳而名通乳丹,亦因服之乳通而名之。
今不通乳而乳生,即名生乳丹亦可。
牵正散,其是出自南宋杨倓《杨氏家藏方》中,
该方组成是“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从经方六经辨证看属于太阳太阴合病,
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善治头面之风;
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僵蚕有化痰作用,全蝎善于通络,
三药合用,具有祛风化痰止痉的功效。
牵正散中药物辛散走窜,有祛风痰、通经络的显著功效。
针灸是治疗面瘫病非常有效的手段,治疗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为主,
以局部穴和手足阳明经、少阳经穴为主,多选取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等穴位,并根据临床证型予以配穴。
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可疏调面部经筋,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部取穴,取“面口合谷收”之意。
【调养防护】
(1)日常生活护理:注意生活起居有规律;出外宜戴口罩,睡眠时避风,以免加重病情。
(2)饮食调护:禁烟酒,忌食辛辣海鲜刺激之品。
(3)情志护理:因本病发病急,且影响面部美观,易使患者产生悲观、焦躁心理,因此要根据病情耐心对病人讲解发病原因、机理及恢复过程,要让其树立信心。
作者简介
黄坤林,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主治医师,中西结合专业,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到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进修全科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中医儿科与壮医学、广州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中医妇科与中西医生殖男科。
临床中运用脏腑辨证、六经辨证,时方与经方相结合治疗:妇科、儿科、内科杂病以及各种颈肩腰腿痛症,疗效明显。
撰稿丨黄坤林
编辑丨黄雪妹
校对丨郭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