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4岁,因胸闷痛前来就诊。
一诊:胸闷痛,早晚胃绞痛,腹痛,心烦,感觉心跳快,难入睡,容易醒,大便3日未解,平素大便也是2、3日一解,便硬。舌尖红有点刺,苔白。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拟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越鞠丸。
柴胡24 g,黄芩12 g,龙骨18g先煎, 牡蛎18g先煎,生姜20 g,桂枝6g, 法半夏6 g,茯苓15 g,大黄6g后下 ,黄芪30g, 熟地10g ,升麻6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神曲15g ,香附15 g,人参6g 7剂,1天2次
二诊:患者诉还是有胸痛,有时候还会喘不上气,嗳气,睡眠流口水,大便3天一次,睡眠改善,心烦稍减轻,没有胃痛了,舌淡红,苔白腻。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右降不利。
拟方:柴芍六君汤+霍香法+栀子䜴汤。
柴胡15g, 枳壳15g ,白芍30g ,人参6g, 茯苓15g ,白术15 g,甘草10 g,陈皮15g,法半夏6 g,藿香10 g,麦芽50 g,白芷10 g,草果10g后下 ,栀子10g ,淡豆豉10 g,甜叶菊3g, 砂仁15g后下 7剂 一天2次
三诊:目前暂时没有胸痛了,偶有觉得大喘气才舒服,有点上火,牙肉有点肿,心烦减少,大便一天一次干,睡眠可,小便可,舌淡红,苔白。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拟方:柴芍六君汤+越鞠丸+栀子䜴汤。
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5g,炙甘草10 g,人参6 g,茯苓15g,白术15g,陈皮15g,法半夏6 g,栀子10 g,淡豆豉10g,龙骨18g,牡蛎18g,香附15g,神曲15g 7剂 一天2次
四诊:目前偶有胸肋骨疼痛,疼痛时间明显减少,右耳耳鸣,爱生闷气,睡眠明显改善,精神可,大便溏,舌淡,苔腻稍黄。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拟方:柴芍六君汤+越鞠丸+栀子䜴汤。
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5g,炙甘草10g,人参6g,茯苓15g,白术15g,陈皮15g,法半夏6g,栀子10g,淡豆豉10g,龙骨18g,牡蛎18g,香附15g,神曲15g,牡丹皮12g,藿香10 g 7剂 一天两次
用药后再也没有发胸肋骨疼痛,仍有爱生闷气,有嗳气,睡眠可,精神可,大便粘,舌淡红,苔薄白,再以调脾胃情志为主继续治疗。
按语:
何为肝胆膜原系统?在上一篇陈鹏师兄的文章里写的非常详细,简单的来说就是当疾病存在于半表半里甚至部位是存在膜原的情况下使用能达膜原的方剂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患者存在胸痛,排除这种器质性改变,同时不是因为心脏所导致不舒服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锁定病位是在胸胁部处在膜原中的,没有明显淤血的情况下考虑还是胸中气郁而致,这个时候越鞠丸中香附可将胸中所郁抒发,神曲可促胃降;柴芍六君汤中柴胡可疏肝而促肝升,白芍敛肝而促胆降;
而肝胆膜原系统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新卫气的生成,所以柴芍六君汤中用法半夏降逆而促胃降、木香行气健脾仅能促胆降又能促胃降、砂仁化湿开胃促胃降;陈皮理气健脾而促肝升脾升,人参、白术、茯苓都可健脾而促脾升,炙甘草再补充脾胃之气,共同维护新卫气的生成而使柴芍六君即建立在肝胆膜原中又在新卫气中。而四逆散中明确了柴芍作用,再加上枳壳理气宽中固胸中之气郁得解。所以在使用越鞠丸、四逆散、柴芍六君汤的时候恰恰围绕了肝胆膜原系统而将胸中郁解、中复升降、病得以解。
再回顾这个医案,一诊时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起到和解少阳,通阳泻热之功,同时越鞠丸调情志而解气郁,两方都建立在肝胆膜原系统,二诊时栀子䜴可除心烦,藿香法可畅中,柴芍六君子又可促肝胆升降又促新卫气生成还是建立在肝胆膜原系统;三、四诊基本上就是守方并随症加减,所以辩证的方向对,建立在相应的理论上,效果就会不错。
作者介绍:
陈宏燊,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一名普通中医师,立志传承中医,做一代经方传人。
撰稿 I 陈宏燊
编辑 I 俞焯然
校对 I 邓业斌、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