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方某,女,58岁
首诊:2024.08.27
主诉:头晕1周。
现病史:患者诉1周来无诱因出现头晕,呈晕沉感,以晨起为甚,视物旋转,伴肩颈酸胀不适,口干,偶尔口苦,无耳鸣,解烂便,纳寐差,故来诊。有糖尿病病史,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
查体: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弱。
辅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10.74%
辨证:太阳太阴合病,水饮上逆
方药:姜半夏15g,白术20g,天麻10g,茯苓30g,桂枝15g,炙甘草6g,白芍15g,生姜15g,葛根45g,泽泻15g,陈皮6g,3付,每天一剂,分3次服用,水煎服。
2024.08.30二诊:经服用3剂药后来复诊,患者诉头晕沉、肩颈酸胀不适减轻,已无视物旋转,口干改善,舌质淡红,苔稍腻,脉沉弱,病情好转,继续按首诊原方案治疗。
2024.09.03三诊:患者诉头晕、肩颈酸胀不适消失,但仍解烂便,口干,纳寐可,舌质淡白,舌两边有齿痕,脉沉弱。
方药:白附片15g(先煎),干姜 6g,炙甘草6g,党参12g,白术15g,茯苓20g,桂枝15g,白芍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2g,山药 20g,6付,每天一剂,分3次服用,水煎服。
按语
一诊:①患者肩颈酸胀不适,脉沉弱缓,考虑太阳表证,而桂枝加葛根汤方证的辨证要点为桂枝汤证又见项背强几几者,故以桂枝加葛根汤治之。
②根据出现头晕,呈晕沉感,以晨起为甚,视物旋转,纳寐差,舌质淡红,苔白稍腻等临床证候,考虑太阴夹水饮上逆,故运用半夏天麻白术汤与泽泻饮治疗。
二诊:经治疗后,患者头晕、肩颈酸胀不适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继续按一诊治疗方案。
关于半夏白术天麻汤及泽泻饮合方的运用,林师及大师兄也多次分享医案讲解很多了,临床上,六经辨证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三诊:患者仍解烂便,口干,舌质淡白,舌两边有齿痕,纳寐可,脉沉弱,考虑脾胃虚寒。
加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目前仍使用胰岛素治疗,故附子理中汤合桂枝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相关条文
接下来温习《半夏白术天麻汤》、《桂枝加葛根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语》。原条文描述眩(眼黑、晕着、头旋)的症状,并指出对于湿痰雍遏所致的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组成】半夏4.5克,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生姜2片,大枣3个
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止眩晕,两者合用,用于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等治疗。白术和茯苓健脾祛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于《伤寒论》。可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升津和营,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原方】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组成药物解析: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
芍药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镇咳平喘、解毒。
作者简介
蒙丽燕 ,副主任医师。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擅长运用中医、针与药结合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使用经方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神志性疾病;各种疼痛慢性病;以及鼻炎、咳嗽、湿疹、脾胃肝胆等内科疾病。
撰稿丨蒙丽燕
编辑丨马煜文
校对丨曾静怡、黄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