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明星、网红达人分享过自己减肥的秘诀:“享受饿的感觉”,“饿并快乐着”。
不管食物有多少热量多少营养,不吃就是没热量,肯定能瘦?
但其实,饿肚子减肥还真的不如吃饱瘦得快!
在减肥的过程中,我们身体物质的代谢、脂肪燃烧分解等过程,都需要营养物质的参与。节食挨饿一两天,体重看着变轻了,效果好像挺明显?但减的并不是脂肪!体重变轻,主要是因为吃进来的食物少了,摄入的水分也少了,因此减轻的体重主要是因为水分流失。忍受饥饿到了一个临界点,容易导致报复性的暴饮暴食,最后摄入的热量比正常吃的三餐还多。所以饿肚子真的不减肥,“饿并快乐着”,最后结果很可能是越饿越胖。恰当的摄入量、合适的营养,不仅能带来良好的饱腹感,有效避免突发的暴饮暴食,还能提高机体代谢率,帮助脂肪更快燃烧。很多人吃饭的误区,就是认为吃饱等于吃撑。但是,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主观感受,也是分很多等级的。大家按照下面的标准评估下,自己平时吃饭都是吃到几分饱的:五分饱:胃里有食物,不感觉很饿,但是主动进食的速度没有减慢,对食物还很有热情。这时如果把食物撤走,依然会挂念,想吃。七分饱:胃里感觉还没满,但是主动进食的速度开始减慢,对食物的热情下降。这时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很快会忘记食物。八分饱:感觉到胃里满了,但是如果再吃几口也不难受。这时如果把食物撤走,也不会想再进食。九分饱:胃里感觉已经胀满了,进食速度明显减慢,还能勉强吃几口,但吃之前会犹豫、停滞片刻。十二分饱:胃里明显胀满,感觉食物已经到了嗓子眼,一口也吃不下了。吃完后不想投入活动,只想静静呆着消化。从下一顿饭开始,试试吃到7~8分饱就停筷,相信你会发现这比吃到10分饱更舒适。每餐保持七或八分饱,坚持下去不仅瘦身效果好,而且不容易发生暴食和反弹。保持合适的饱感,不仅能减肥,还能带来长期的健康好处。美国耶鲁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少摄入14%的能量有助改善机体代谢和免疫。研究人员招募了218名21~50岁的健康人,随机分为两组:摄入量限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人正常吃喝,而摄入量限制组的人则每天减少14%的热量摄入,也就是每餐大概只吃8.5分饱。2年后,研究人员采集了参与者的血液、肌肉和其他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只吃8.5分饱,不仅不会影响生活和睡眠质量,还减少了身体脂肪,改善了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标志物水平。胸腺是免疫细胞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随着年龄增加,胸腺功能会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所以老年人的免疫力会降低。2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每餐只吃8.5分饱的摄入量限制组成员,胸腺体积增加,新生T细胞的数量增多。而没有控制饮食的对照组,胸腺的体积和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控制好每餐的摄入量,并不是说要你每天只吃1个苹果、1根青瓜。而是保持正常的规律饮食,有八分左右的饱感就停筷。这样会比节食、断食、过午不食更容易做到,而且能长期保持。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不仅身材管理变轻松了,身体指标也会随之改善。一般成年人的八分饱,大概是800~1200毫升体积的食物,差不多相当于2瓶矿泉水的大小。吃饭前大概估算下食物的体积,能帮助自己对摄入量建立一种感性的认知。如果你已经长时间习惯了吃到10分饱甚至12分饱,突然要改变可能不太容易。下面几个小方法可以帮到你:当你感觉到非常饿,很想进食时,先喝一杯水,大概200毫升左右。或者吃一点水果、几颗天然坚果、两块豆干,也可以喝一小杯酸奶。这些食物带来轻微的饱腹感,有助于打破这种极度饥饿的状态,解除暴饮暴食的冲动。这个时候你再去思考正餐吃什么、吃多少,就会理智多了。膳食纤维高的食物,比如蔬菜、谷薯、杂豆类;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热量低、含水量大的食物,比如魔芋。优先吃这些食物,可以有效避免你对米、面、甜食、高油脂食物的过度摄入,不仅能帮助你控制热量,还能稳定餐后血糖。边看剧边吃饭、吃得太快,会让你的大脑反应不过来,感觉不到吃饱了。等你意识到饱,已经吃过量了。建议午餐、晚餐的进食时间不要少于20分钟,吃饭的时候要专注品尝食物,增加咀嚼的次数,慢点吃。明明已经吃饱了,看到菜没吃完怕浪费又多吃几口,就是很多人吃撑的主要原因。平时在家做饭时,建议大家先想想自己和家人能吃多少,再动手做菜。如果做好出锅才发现多了,就先把一部分用保鲜盒封装起来保存。千万不要做了多少就强迫自己吃多少。如果为了减重可以减少一顿饭,一日三餐变两餐,会导致下一顿饭时太过饥饿,反而吃得太多。长此以往,会让你丧失对饱感的正确判断。所以尽量保持三餐定时,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避免过饿。减肥不仅要吃正确的食物,也要学会正确地吃。别天天想着节食挨饿、过午不食,折磨自己的身体,还容易反弹。慢慢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进食习惯,从每餐8分饱做起。Spadaro O, Youm Y, Shchukina I, et al.Caloric restriction in humans reveals immunometabolic regulators of health span. Science, 2022, 375(6581):67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