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兆璟,王刚 |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

学术   2024-09-26 09:02   内蒙古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

王兆璟,王刚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王兆璟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王刚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当代变革与未来方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动力引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领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整体呈现出“正”“大”“高”“新”“特”等特征,彰显着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创新引领以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需要秉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逻辑、以人为本的人本逻辑以及差异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特征与逻辑的判断,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该回应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持续深化改革并打造中国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基本特征;逻辑指向;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持续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教育、科技、人才整体布局、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加快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的整体步伐。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融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决定》提出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及“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以上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明确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我国业已建成高等教育大国。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复杂性、全局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并且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认识到,在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仍有提升空间。基于此,亟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奋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跃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回应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关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可以全面理解和领会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进而明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当代变革选择与未来行动路向。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

在高等教育历史沿革与时代背景的相互交织中,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形成了继承性、发展性与生成性等特征,其继承大学基本办学方向、发展大学办学规模与层次、生成大学创新与特色发展的道路,整体呈现出“正”“大”“高”“新”“特”等特征。一是方向正。我国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把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作为最高追求,全面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二是规模大、贡献大、影响大。就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言,高峰一定是立于高原之上,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师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原”支撑。同时,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引擎,其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创新、提供社会所需服务等为社会进步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各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声誉。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强化了学术交流与跨文化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人才层次高、治理水平高。各高等教育机构从业人员中有一批顶尖学者,培养了一批时代精英和其他高素质劳动者,这些高层次人才为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另外,高等教育持续变革治理模式、优化治理机制,形成了运行顺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四是有创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一直处于探索和创造高深知识的最前沿,持续创新知识生产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开辟成果转化方式。其形成的创新性成果和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既与时代合拍,又引领时代发展。五是有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遵循一般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并形成了中国特色,彰显着“中国范”。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本土特色与推进现代化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更加注重育人为本,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学界有三功能说、四功能说、五功能说、六功能说,但无论哪种观点都将人才培养视作高等教育最本质的功能。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会议要求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并且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

此外,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检测仪”。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已经形成由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水平评估等组成的全局性战略部署。比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突出立德树人的导向性,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党和国家以完备的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的落实。

(二)质量为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并持续健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问题接踵而至,如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设施不齐、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质量下滑等,这些均对大学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自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来,我国正在逐步健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保障体系。一是更加注重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并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二是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为例,政府加强中西部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使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多、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三是深入推进高校国际化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我国高等教育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推动国内外人才联合培养、高水平国际科学研究协作等方式,大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高等教育将肩负世界情怀和全球担当,努力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

(三)创新引领:高等教育时代引领作用更加强劲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并在推进自身数字转型的同时引领数字时代变革。从世界范围看,有80%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80%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2/3的图灵奖获得者都在高校。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直以来,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前瞻性、引领性与适应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强化新兴交叉学科的内涵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学科生长点。比如,高等教育机构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大学借助科技创新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驱动高等教育第四次革命的关键性要素。在此基础上,大学持续向社会输出数字技术、数字人才与数字变革范式,持续引领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如果不创新就无法引领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因此,高质量发展的大学呈现出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的状态,并以自身的韧性与弹性引领时代发展,进而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四)协同发展: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汇集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并在协同增效中探索特色发展的道路。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瞄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学科专业、编制、岗位、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持续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加快转变职能。政府的职能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作用逐渐显现,高校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此外,作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创新与各方的合作机制,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支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汇聚和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政产学研用有效衔接。由于以往评价体系的单一性,部分高校在发展中存在贪大、求全、同质化等问题,特色优势不突出。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立足自身传统与优势,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此基础上,政府对高校采取了更加灵活多元的分类评价方式,持续推进高校评价体系改革,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鼓励各高校尊重历史、立足当前,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指向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旨在以高等教育之伟力最大限度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该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人的发展开展行动,并立足当下实现自身发展。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的价值逻辑,充分考虑将高校所能与社会所需相结合,以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此外,高校要在内部运行的各环节坚持人本逻辑,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发展,切实解决好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最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各主体要坚持立足现实、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实践逻辑。三个逻辑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走深走实。

(一)价值逻辑: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价值逻辑,借此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繁荣与进步。关于高等教育的价值,《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它对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创新等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从1999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以超常规的方式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199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5%,2023年为60.2%,在校生人数由413.2万提高至4763.19万。我国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支撑并推动社会各领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此外,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智能化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才创造效能已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是一个国家形成竞争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决定性力量。一个国家要想走在发展的前列,就必须在教育事业上下足力气,尤其要在高等教育事业上下足力气。高等教育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坚固支撑,科技人才竞争就有了充足底气。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新质生产力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是创新,以创新型人才为代表的高素质劳动者经由高等教育培养,以创新技术为代表的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资料通过高等教育生成,以创新产业为代表的更广泛的生产对象倚赖高等教育聚集。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耦合不仅加快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步伐,还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人本逻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逻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好发展“为了谁”的问题。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同时,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时期比作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因此,必须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引导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和交叉学科的学习机会,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好发展“依靠谁”的问题。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我们提及一所优秀的大学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宏伟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实验室或者广阔的校园,而是那些在学术领域熠熠生辉的大师们。比如,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的启功先生、吉林大学的黄大年先生、复旦大学的钟扬先生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教师的质量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关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还应该聚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发展,关注教师的个人价值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激励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三)实践逻辑:立足现实寻求差异化发展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寻求差异化发展为实践逻辑,并在高等教育生态中形成多样化错位发展的格局。把高等教育放在社会现实关系中发展,大学与大学、社会其他组织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结构性系统而存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外部其他系统总是处在关联互动之中。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在复杂关系中既是自主的又是依赖其他组织的。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即根据现实发展状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举措,实现高等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应积极打造大学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差异显著的高等教育生态。

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42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3所,高职学校1547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面对规模巨大、层次多样、类型繁多的高等教育体系,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一条放之各校而皆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同样不是一种类型或一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强盛,也并不是借助同质化的优质经验复制就能实现发展的。其中允许对高质量的不同解释,鼓励通过错位发展形塑各美其美的局面,并逐渐汇聚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形态,共同形成美美与共的高等教育良性生态。基于此,遵循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政府应统筹资源配置与利用,对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分类施策,鼓励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各高校应进一步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差异化、错位发展之路。

三、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该被置于社会现实关系之中,借此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社会、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关系,协调好高等教育发展共性与个性之关系,以及社会当前需求与教育功能发挥相对滞后之关系。当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规模基础已经具备,如何守好底线、追求高线,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须探索的方向。基于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基本特征与逻辑指向的判断,未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严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高等教育大国转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事实,提升办学质量、优化治理结构、激发质量优势。同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此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增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最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构建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树立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观。

(一)回归常识:严格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开展行动

回归常识要求,在高等教育中严格遵循内外部规律,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内部规律涉及教学方法、学习心理和课程设计等,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调整;外部规律则包括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应及时予以响应以保持高等教育的前瞻性。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同样需要遵循最基本的规律,借此高校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一方面,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在我国,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办好适应社会发展且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各大高校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根本特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内部规律。“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唯有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着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在办大学,才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办好大学,才能明明白白、的的确确把握好大学之本并践行大学之道。”当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亟须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学科知识的真谛在于创造与发现,培育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交往时间中形成大学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可以借助汇集前沿学科知识、融合跨学科知识、生成交叉学科知识共同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师生在高校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充分尊重师生在高校的主体地位。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应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与学术自由,以激发其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核心,需在教育过程中被重视和被倾听,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与思想的碰撞,还能够创造一个尊重与信任并重的校园环境,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与人才的健康成长。应协同师生两大主体,以高质量的大学内部运行助推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在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师资水平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水平及高等教育的效能发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自身必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使其成为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高校在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组建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能驱动高校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助力高校扛起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大旗,这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此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还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在国家层面和院校层面,要给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专业的师资团队、合理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相对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校治理的途径,对于涉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以及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情,都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另外,通过校史校情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校友工作等举措,引导学生知校爱校,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深化改革: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内生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深化改革是提升高等教育内生活力的关键举措,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与公平,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这样的持续改革不仅能够增强高校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内生活力不仅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应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外部主体对大学的评价应该形成多元评价导向,针对不同主体与职能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如,师范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教师以满足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师资需求;职业技术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等。同时,学校内部需要导向“精准评价”,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应通过体现学科特色的评价标准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持续推动评聘工作精细化、评价指标科学化。与此同时,大学要抢抓数字化机遇,加快大学数字化转型步伐。大数据、区块链、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将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变革,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高等教育新生态。基于此,大学应该投资建设高速网络和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以支持在线学习、数据分析和虚拟实验等数字化教育活动。此外,大学还可以建立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优化课程设置、评估教学效果,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定期评估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策略,确保转型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守正创新:打造中国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同样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旨在坚守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研究方法,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主话语体系。基于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还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一方面应扎根中国,打造高等教育自主话语体系。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路。当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其内部差异性极大。如若在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经验,极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此外,中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的高等教育经验也为全球高等教育提供了参考。并且,围绕“提质增效”“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合作战略或倡议,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品牌与特色成效初显,完全有能力打造高等教育的中国范式。

另一方面应交流合作,积极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学习。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端于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西方,已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大学,在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引导与参考作用。当前,正值高等教育实践改革与理论自主构建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平和的心态来吸收和借鉴现代高等教育成果。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另外,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有战略定力,不被西方话语体系所左右,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世界上所有的高等教育强国都是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我们要把高等教育强国置于大局和全局中来定位、来谋划、来建设,明确实施机制,真正把握好“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遵循价值逻辑、人本逻辑、实践逻辑指向,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方向引领、目标指向、建设主体、质量保障、创新驱动等方面守正创新。据测算,目前我国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了26位,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建成教育强国的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适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盼,进而建设并最终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构架与协同机制研究”(编号:BIA240111)。
  • 本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
《内蒙古社会科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