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内蒙古社会科学》| 陈亮 | 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机理与路径
学术
2024-06-24 11:18
内蒙古
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机理与路径
陈亮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陈亮
:
男,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基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政治学博士。
摘 要
:
近年来,我国各地争先尝试将数字技术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探索出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新路。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集中体现了广度逻辑、效度逻辑、精度逻辑、深度逻辑的有机统一。数字技术主要通过民主素养赋能、民主渠道赋能、民主流程赋能、民主制度赋能四大作用机理,实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方位赋能。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循序渐进、综合施策,可以通过数字人大建设搭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全天候平台,通过数字政协建设打造协商议事的一体化平台、多样化场景,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实现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有机统一,从而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行性实践路径。
关键词
:
全过程人民民主;数字技术赋能;人民当家作主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日益融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空间从物理空间拓展至数字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精度和效度。为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更好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国各地争先尝试将数字技术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新路。例如,浙江省的“一舱二码六应用”数字平台、江苏省的“云上代表之家”数字平台、四川省的数字人大“一中心五平台”、山东省的“智慧政协1+10”数字平台、北京市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数字平台、上海市的智慧人大“1+4+X”数字平台和深圳市的“深i政协”数字平台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更加精准、敏捷、高效,成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目前,学界对于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什么”“如何赋能”“怎么办”等问题缺少专门性探讨,亟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为理解和指导数字技术背景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梳理
数字技术具有激发民主潜能、推动民主发展的功能。正如安德鲁·芬伯格所指出的,“任何能加强人类联系的技术都具有民主的潜能”。数字技术能够为民意表达的精准化、民主渠道的立体化、民主方式的多样化、民主互动的便捷化、民主过程的可视化和民主结果的高质量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使其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用中具有降低民主成本、提升民主绩效的显著作用,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新渠道。目前,学界关于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仅有零星的探讨,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数字民主的乐观论、反思论、解释论、路径论以及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系等,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是数字民主的乐观论。关于数字民主的可能性问题,代表性学者主要围绕公民参与和政府回应两个维度进行探讨。数字技术具有提升公民参与广度的作用,从而使数字民主变得可能。安德鲁·查德威克认为,数字技术具有提升社区凝聚力、政治协商和政治参与的作用。白井均等人指出,数字技术使选民参与到各种政治过程中的做法变得切实可行,政治系统正在向更直接、更民主的政治体系转换。此外,数字技术还具有提升政府回应效率的作用,从而使数字民主变得可能。郑永年指出,数字技术既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政治参与工具,又使政府官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政治主张。
二是数字民主的反思论。数字民主在实践中可能会走向民主的反面,出现一些异化问题。埃佐·曼奇尼指出,数字民主带来了大量的直接民主和实时参与,人们只能采取过度简化问题的方式来应对,这使得民主本身变得琐碎。马修·辛德曼认为,数字民主具有低水平的政治流量、链接结构与站点能见度的赢者通吃、搜索引擎与搜索行为的肤浅狭窄、内容生产的高成本与集聚化以及网上社会精英的流量霸权等多种问题。在安东尼·艾略特看来,数据政治、多种数据流的聚集以及数字监控的不断发展使自由民主的一些核心权利和特权受到了严重威胁。
三是数字民主的解释论。围绕数字民主何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学者们通过实验研究、案例研究进行了解释。孟天广、季程远基于列举实验发现,互联网的普及并不会自动带来数字民主,个体性的介入有负影响或无影响,只有集体性的介入才可以通过强化网络社会联系和信息扩散激发网络参与。通过对“码上议”这一案例的分析,陈家刚、张翔发现,数字协商民主是由技术发展、观念变革和制度结构三维框架形塑的民主形态。邬家峰通过考察“码上议”案例发现,数字技术平台将调研融入协商的实践机制和多元主体的协商结构,强化了议事协商的公共理性,实现了议事协商从“众意”向“公意”的转换。
四是数字民主的路径论。围绕如何开展数字民主这一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视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路径。汪波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策略等四大数字协商民主发展路径。赵爱霞、王岩基于新媒介赋权的视角指出,应建立协商主体的道德培养机制、协商结构的协同整合机制和协商权力的透明化监督机制。高奇琦、张鹏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的视角指出,实现数字民主需要通过技术促进民众的实质参与,进而实现人民主权这一基本价值。陈家刚基于平衡与改进的视角提出,在民主框架下要保持宏观与微观、权力与权利、理性与利益的总体平衡,在民主实践上要有针对性地实现技术、议题、过程与效能的改进。
五是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相关研究。围绕数字技术如何支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问题,高奇琦指出,语言智能技术可以为公众个体意见的表达与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决策智能可以提高民主决策质量,同时智能决策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数字账本技术可以详细记录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把广泛监督与公众隐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扩展现实为中心的沉浸式体验可以使公众更加便捷地、低成本地、富有互动亲近感地进行政治参与。围绕数字技术重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是什么这一问题,邓理从全主体覆盖、全权利保障、全流程重塑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哪些路径,赵勇指出,应通过加强“一网通办”与“一网统管”相互嵌入、网上信访与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等路径相互融通、搭建人大网上征集平台和政协民主协商平台三个方面着手。
纵观既有研究,数字民主议题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围绕数字技术背景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讨已成为学界的新议题。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什么”“如何赋能”“怎么办”等问题缺少系统性的探讨。有鉴于此,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主题,本文通过阐释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和作用机理提出了实践路径,尝试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理解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二、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将数字技术的精准映射优势、分析预测优势、集成整合优势转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优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最广泛的、最真实的、最管用的民主。从宏观层面看,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集中体现了广度逻辑、效度逻辑、精度逻辑、深度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广度逻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
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广度,确保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需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拓展新载体、新渠道和新方式。通过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打造诸如数字民意直通车等全新的参与渠道,优化和拓展人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以社情民意数字平台建设为例,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诸如“人大公开征求意见平台”“‘十四五’规划意见征求平台”“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平台”“数字民意直通车”“数字信访接待室”“数字家站点”“数字新闻发布台”等反映社情民意的数字平台。依托数字平台,将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多个环节整合到一个全周期的政治参与系统,为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全面而广泛地收集人民的意见、倾听人民的心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在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开设了“‘十四五’规划意见征求平台”,向广大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2020年8月16日至2020年8月29日,该平台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01.8万条,整理出1000多条意见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整理出的意见建议对“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达366处,提出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共546条。
(二)效度逻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治理的效度
民主治理效度是衡量民主治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治理效度可以通过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体现出的综合绩效来进行评估。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融入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既可以加强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率,又可以推动职责体系优化、治理流程再造、跨部门协同、政务服务一体化、权力廉洁运行,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水平,还可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以及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基层便民服务的精细化,以提升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综合效能。
一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效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执政党、人大、政协、政府、人民团体、基层以及社会组织的生动实践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持续累积和不断巩固的过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展现和不断实现的过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全方位地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更好地贯穿选举、协商、立法、决策、管理、监督等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近年来,美国的盖洛普、爱德曼、华盛顿邮报等权威民调机构或知名公司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信任度连年保持在90%以上,排名长期位居世界第一。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国家治理的高效能。
二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社会主义民主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效度。政府治理是指政府行政体系作为治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开展的治理,包括政府对其自身、市场、社会实施的治理。虽然政府治理的组织架构和治理主体是政府行政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治理可以忽视人民的利益诉求、绕开人民的参与。衡量政府治理效能的核心指标是提供精准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政府治理过程中提高对民意的吸纳效度和回应效度是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到政府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成为政府治理发展的新趋势。例如,北京市的“接诉即办”实践、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上海市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实践都以全过程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为主线。随着数字技术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度嵌入,一方面,政府治理体系逐渐演变为政府数字治理体系,成为基层官员、高层领导、企业、公众、非正式组织、网民群体、社会团队等多元主体互动的基础性平台;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过程中的职责体系、治理流程、部门协同、政务服务、权力运行得到了系统性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治理的高效能。
三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效度。社会治理是指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等通过沟通对话、协商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回应治理需求、实现公共价值的过程。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将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之中。这既是一个民主渠道、民主方式的建设问题,也是一个技术平台的搭建、赋能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时所指出的,“要加强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推进同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平台对接,形成社会治理强大合力”。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将数字技术赋能与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应用的新渠道、新方式、新机制结合起来,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效度。其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搭建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全方位地将人、地、物、事、组织等纳入一体化的社会治理网络,更好地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其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方位地将数字算法贯穿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民主协商实践,能够推动协商议题的设定、协商主体的确定、协商方案的执行、协商情况的反馈等环节的可视化、清晰化、便捷化,降低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成本,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可及性。其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把民主决策与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社会治理数据分析结合起来,准确掌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以及不同群体共性或个性化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地将大数据分析、追踪、预测的研判报告呈现给决策者,将民主原则贯穿于整个决策过程,提升社会治理的可预测性、科学性、精准性。
(三)精度逻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精准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之所以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因为数字技术能够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准发现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民主运行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准确识别参与主体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运行的前提是精准识别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对复杂的、多变的、频发的、海量的意见和诉求,将数字技术的算法优势融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之中,可以精准地识别人民群众最关注、最重视、最急切的问题是什么,从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准分析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由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这意味着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当具有持续不断地精准分析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数字技术具有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分析、情感分析、主题建模、聚类分析、决策树分类、神经网络分类等多种分析能力,将这些分析能力融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之中,无疑能够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准分析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如表1所示)。
三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其一,在预估各类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对各类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在实时评估和预警问题的发生概率及影响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社会问题,达到提前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其二,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个性问题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政策融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精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个性问题。其三,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共性问题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握这些共性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全面系统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规律、做出科学有效的民主决策的综合能力,以精准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共性问题。
表1 数字技术的分析能力及其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应用
(四)深度逻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深度
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范围、内容与形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有机地融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链条环节,能够充分、有效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显著地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深度。
第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增强提升民主选举的深度。受到时空、人力、资源的限制,传统的民主选举方式难以充分、有效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提升民主选举的组织效率、提高民主选举的参与率、增强民主选举的交流与互动来提升民主选举的深度。其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在登记选民信息、投票、计票等环节帮助选举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民主选举组织工作的运行成本。其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既可以开发线上投票、移动投票等便捷的投票方式,也可以及时地将选举议题、候选人信息定向推送给选民,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选举的意识和意愿。其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探索“数字人大”“数字政协”“数字家站点”“数字民意直通车”“意见公开征询数字平台”等形式,有助于在党政部门、选民、候选人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网络,更好地提高民主选举过程中政治沟通的效率。
第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民主协商的深度。近年来,无论是中央层面探索的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还是地方层面探索的网络协商议事室和网络协商议政会,都反映出数字技术对于提升民主协商深度的赋能作用。其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突破时空、人数的限制,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民主协商之中,从而提高民主协商的包容性、深入性。其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高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信息,为民主协商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升民主协商的科学性和效率。其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极大地降低民主协商的参与门槛,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民主协商,享有平等的发言权,提高民主协商的公正性。其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既可以全方位地记录民主协商的整个过程来提升民主协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又可以通过在线协商、语音识别协商等新型的协商方式来提升民主协商的创新性、灵活性。
第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民主决策的深度。数字技术通过生成备选策略、实施辅助决策、推进分布交互决策、探索人机融合决策等方式提升民主决策的深度。其一,运用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打造“云端大脑”,构建覆盖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各类数据的智能决策模型,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生成民主决策的备选策略。其二,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观点和利益诉求数据化,通过建立数据库、数据挖掘、集群技术和深度学习等手段,构建决策模型和专家辅助系统,不断提升民主决策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水平。其三,通过推进分布交互决策,将决策权力和信息分散到不同的参与者之中,使其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和辩论,实现不同民主决策节点的功能耦合和效能发挥,进而达成民主决策的基本共识。其四,探索人机融合决策,不仅可以凭借人机接口优化、社会交流渠道建设将更多的参与者纳入到民主决策过程中,还可以把机器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的优势与人基于经验和判断力做出更加灵活决策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民主决策的效果。
第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提升民主管理的深度。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包容性、便捷性等,提升民主管理的深度。其一,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增加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民意表达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而且能够促进人民的意见和需求更快地被收集和整合进民主决策流程,从而有助于提升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其二,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搭建各种形式的参与平台和参与渠道,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来,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民主管理的覆盖面,从而增强民主管理的包容性。其三,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简化民主管理的环节,减少民主管理的时间和成本,极大地提高民主管理的便捷性。
第五,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提升民主监督的深度。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运用数字回溯、数字共享、数字分析等机制提升民主监督的深度。其一,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对公共事务的治理痕迹进行全过程的数据回溯,提高数据快速传递和处理的效率,使民众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其二,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搭建各种形式的公共事务治理信息公开、互动、共享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便捷、实时地获取相关数据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全方位地畅通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各项渠道、方式。其三,通过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工作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及时找出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理
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提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质量和效率。一般而言,数字技术具有民主素养赋能、民主渠道赋能、民主流程赋能、民主制度赋能四大作用机理,能够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方位赋能。
(一)民主素养赋能: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要件
民主素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应当具备的一种文化素质和参与能力,是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民主素养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行至关重要。如果整个社会缺乏一定的民主素养,那么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很难实行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定程度和标准的民主素养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主要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获取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参政议政的能力来实现。
一是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近年来,网络表达、网络议政、微博问政、微信参与已经成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时尚。数字技术可以使公共部门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交互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可以通过提升参与积极性、改变行为方式来实现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进公共利益的目标。公共部门也可以利用数字平台搭建各类“民意直通车”公开征求民意,建立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渠道。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类数字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力,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热情和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高人民群众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过程中,对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方式,而且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分析各类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
三是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一方面,数字技术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民主政治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书籍、视频讲座等,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和民主参与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参政议政能力;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和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参与方式,使其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民主渠道赋能: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途径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语境下,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要真真正正地实现“零距离”“全天候”,确保人民群众在社会各领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数字技术“为民主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廉价技术支撑,有助于打破阻碍直接民主、参与民主的‘技术瓶颈’与‘成本限制’,必然会促进间接民主向直接民主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级党政部门把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途径、运行方式,为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提供技术平台,是数字化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数字化治理改革先行地区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有机结合,探索出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民主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途径。例如,北京市探索的集核心业务系统、辅助办公系统、远程协商视频会议系统等于一身的“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将“事前有资料、事中有跟踪、事后有反馈”的全流程服务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地探索数字人大工程,通过纵向多层级数字人大平台的开发以及立法、监督、人大代表履职等一体化应用建设,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应用场景,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依法参政议政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站式服务。总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获得技术支撑,而且还拓展出新的参与方式,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的参与途径。
(三)民主流程赋能: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环节
民主流程是否简洁、完备、高效直接决定着民主质量的高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建立起以数字平台整合为导向的全流程重塑机制,能够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环节,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运行。具体来说,数字技术通过民意搜集、民意分析、民意反馈三个环节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环节的目的。
一是数字技术为民意搜集环节赋能,打通民意搜集环节的堵点,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沟通和交流机制,尽可能地缩短民意搜集环节的信息传递链,实现全面、真实、高效地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政各级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目的。
二是数字技术为民意分析环节赋能,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问卷调查、民意测验、人群分析等技术的助推下,能够帮助各级党政部门更好地了解不同群众对某一事件或政策的态度和看法,以便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政策和措施。
三是数字技术为民意反馈环节赋能,使各级党政部门可以快速收集、整理和分析广大人民群众的反馈信息,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及时吸纳最新的诉求;通过搭建各类数字民意直接车,可以实现党政部门与人民群众的实时互动,有助于增强民意反馈的交互性;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各级党政部门建立畅通的民意反馈渠道,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党政部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民意反馈的即时性、可信度。
(四)民主制度赋能: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绩效
一是数字技术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赋能增效。近年来,我国各地尝试将数字技术融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在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提升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绩效。其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提高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效率、人大代表之间的沟通效率、各级人大之间的协同效率。其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评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机制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和依据。其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能够帮助各级人大代表实时、准确地掌握不同民众的意见、诉求,提高立法和决策的针对性及效率。
二是数字技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赋能增效。一方面,通过各类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可以便捷地分享政策建议、讨论社会问题。此外,各民主党派凭借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高效地了解民意,实时掌握民众的意见和诉求,为政治协商、咨政建言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打破传统政治协商过程中的沟通壁垒,能够为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个体参与政治协商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有助于形成线上与线下履职的深度融合,政协委员与广大民众建言的协同联动以及政协提案的提出、办理、落实,政协委员服务管理与政协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共享的深度融合的生动局面。
三是数字技术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赋能增效。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优化沟通交流机制、拓宽参与渠道、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基层治理的架构和流程等方式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赋能增效。其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优化沟通交流机制,可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其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数字政务平台、社交媒体平台、数字化治理平台、在线调查和民意征集平台等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其三,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开展数据挖掘和建模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基层治理过程中群众的需求和偏好,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渠道、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地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获得感。其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以整合各类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以及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度。
四、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
智能技术在权力、规则、组织层面塑造了民主政治的崭新空间和运作机理,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循序渐进、综合施策,通过数字人大建设搭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全天候平台,通过数字政协建设打造协商议事的一体化平台、多样化场景,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实现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有机统一等三个方面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行性实践路径。
(一)通过数字人大建设,搭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全天候平台
人大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之间的纽带、桥梁,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受时间、空间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需要善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人大建设搭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全天候平台,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线上联系赋能增效。一是搭建“家站点”综合数字平台,为建立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全天候”“零距离”的密切联系赋能。为了打破“家站点”的时空限制,探索“代表云工作室”“代表网上窗口”“代表网上值班制度”等“家站点”综合数字平台,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全天候”“零距离”的密切联系赋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汇集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搭建数字人大综合平台,为全方位地织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线上联系渠道赋能。以数字人大综合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应用场景打造、数据整合、流程再造、制度建设、机制优化的一体化数字化建设。在此过程中,挖掘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结合点,探索一批人民认同度高、应用黏性好、综合效能强的高质量应用服务模块,全方位地织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线上联系渠道。
(二)通过数字政协建设,打造协商议事的一体化平台、多样化场景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将数字技术赋能与人民政协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数字政协建设,打造协商议事的一体化平台、多样化场景,有利于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是立足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构建上下贯通、全域覆盖的协商议事平台矩阵,打造覆盖全国政协数字化系统以及地方和基层政协数字化子系统的一体化平台,通过数字平台赋能,促进民主协商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相互贯通、深度融合。
二是围绕做实做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重点打造提案办理、社情民意、协商议政、基层协商、委员考评、民主评议、网络议政、学习培训等多样化场景的应用,不断拓展数字赋能政协履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三是完善提案的提出、审查、交办、督办、评议、公开、归档以及重点提案和优秀提案的遴选等全流程工作链条,通过数字化流程再造,打造数字政协提案工作的完整闭环,不断提高政协提案工作的效率、透明度、规范化、科学化。
(三)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充分实现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有机统一
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有机统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型特征。过程民主强调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全过程性、广覆盖性;成果民主强调将代表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心声、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数字政府建设,能够将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建立贯穿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一体化体系;搭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平台;开放政府数据,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系统;开发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投票、市民热线、民意征询等民情民意直通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多样化的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信息流畅、适当授权、程序简化的扁平化运行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建立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模型,更精确地掌握人民群众的诉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的服务;围绕人民群众的反馈和建议建立归类整理和分析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反馈和评价,动态调整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针对性。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1&ZD00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治理智能化背景下上海基层党组织数字领导力提升研究”(编号:2022EZZ00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新时代统一战线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编号:ZYSY-HTGL-2023-174-3)。
本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QyMDk2Ng==&mid=2247485604&idx=1&sn=28ce8bd0b539c593cdee04bf2fa1d603
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
《内蒙古社会科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
《内蒙古社会科学》| 周绍东,等 |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内蒙古社会科学》影响因子稳步提升 影响力指数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3位
《内蒙古社会科学》| 何小雨 | 监视资本主义的人学审视
《内蒙古社会科学》| 凡欣,杨尚昆 | 经济伦理共同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新路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迎龙 | 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逻辑与模式转型
《内蒙古社会科学》| 陶元浩 | 跳出“革命的悖论”和历史周期率——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内涵、使命与价值
《内蒙古社会科学》| 刘志仁,王嘉奇 | 黄河入海口水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法律规制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 张小平,王超 |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的三重向度
《内蒙古社会科学》| 曾里,李广海 | 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兆璟,王刚 |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特征、逻辑指向与实现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周海涛,林思雨 |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逻辑和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陈亮,孙谦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多重逻辑与行动路向
《内蒙古社会科学》| 管金平 | 我国民生物资价格干预法律制度的重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 云晋升 | 债权人撤销之诉法律构造的反思与重塑
《内蒙古社会科学》| 黄巨臣,纪鹏鑫 | 作为方法的“转型”: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的一种尝试
《内蒙古社会科学》| 白图亚 | 北疆史诗文化的基本学理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彭丰文 | 北疆文化的历史根基与演进历程
《内蒙古社会科学》| 田天亮 | 生成式AI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困境识别与优化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贾丽民,宋叶恒 | 前提性反思: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
《内蒙古社会科学》| 颜军 |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内蒙古社会科学》| 姚宇,刘振华 | 数字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侯为民,司培颖 | 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内蒙古社会科学》| 韩升,王晨曦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逻辑
《内蒙古社会科学》| 赵毅衡,孙少文 |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内蒙古社会科学》| 张浩,鲁杜阳明 |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动因、历程与启示
《内蒙古社会科学》| 唐皇凤,徐植 | 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机制建构与优化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洪树,任田婧格 | 问题与消融: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
学术论文|张红阳等:家乡社会学的争论焦点与田野价值———基于农村研究的视角
《内蒙古社会科学》| 杨蕴丽 |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综合效益观:核心要义、理论渊源与时代价值
《内蒙古社会科学》| 童建军,王俊飞 | 当代青年个体化生育价值观及其引导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 陈亮 | 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机理与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李阳,潘海生 | 什么是好的职业教育改革?——基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分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彭华安,丁晓昌 | 推进独立学院转设何以如此艰难?——一个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海荣,高晓焘 | 北疆文化的生成逻辑探析
《内蒙古社会科学》| 李亚伟 | 超大规模市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内蒙古社会科学》| 石先梅 | 生产力系统与新质生产力阐释
《内蒙古社会科学》| 周锦依 | 合规视野下我国企业犯罪的刑事归责
《内蒙古社会科学》| 孙蚌珠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内蒙古社会科学》| 付文军,付洋洋 | 精神政治与自由危机——关于新自由主义精神治理术的批判与反思
《内蒙古社会科学》| 沈正赋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国文化传播的理论范式
《内蒙古社会科学》| 姜涛 | 重罪案件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三大实体法争议问题
《内蒙古社会科学》| 杨富学,海霞 | 明代哈密“哈剌灰”及其与裕固族关系考辨
《内蒙古社会科学》| 杨立雄,张豫南 | 共享、发展与融合:残疾人家庭共同富裕的内涵辨析与发展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周向军,卢静宜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泽庆 |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理论的诠释学意蕴
《内蒙古社会科学》| 董首一 | “以中释西”文学批评范式的学理依据与阐释路径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 史少博 | 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困境以及可能性
《内蒙古社会科学》| 王雅洁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环节、风险挑战与实现路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孙道萃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再完善:以轻微犯罪治理为场域
《内蒙古社会科学》| 徐俊六 |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