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 曾里,李广海 | 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

学术   2024-09-27 10:37   内蒙古  

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特征、理论逻辑与实践策略

曾里,李广海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6



曾里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李广海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教育是强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建设教育强国是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具有人民性、现代化、融合性、包容性的关键特征,彰显着中国教育自信、中国教育特色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于上述特征,教育强国建设又演变出以人的现代化理论为起点、以创造性破坏理论为中介、以高质量发展为终点的理论逻辑体系。遵循强国体系的理论逻辑、破除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束缚,教育强国建设应把握立德树人的使命以打造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深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创新,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生态。
关键词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立德树人;人民性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此次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引领。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发展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实现教育资源、规模和质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更要通过教育之强推动国家之强、以教育之兴推动民族复兴。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一个目标远大、内涵丰富、动态变化的建设过程,关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内涵与深层逻辑,对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实践策略进行多维探究,但对“教育强国”的特征并未达成相对明确的共识,而且缺乏基于理论视角的深入分析。因此,本研究在分析梳理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清晰明确的理论逻辑框架,旨在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实践策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融入国家现代化大局,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一、要素探析: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特征

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以来,“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工作的价值愿景转变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强国建设把教育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注重教育公平,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视为根本立场,以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为支撑,彰显着中国教育自信、中国教育特色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教育强国建设具体表现出人民性、现代化、融合性、包容性等四个方面的关键特征。

(一)以教育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人民性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人类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程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从原始社会到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的发展始终由教育来推动。而人的现代化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使其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时不仅具有公共参与精神,而且能够秉持理性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责任义务、公平正义以及规则秩序等一系列公共性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因此,身处多元矛盾的复杂环境中,人类迫切需要反思,将教育视作一项共同利益,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善。在教育发展和知识积累方面,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使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人是教育的目的和落脚点,人的发展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扬弃基于人力资本的工具主义价值观,促进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语境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彰显出人民性特征。宏观层面,在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的基础上,教育从“立德树人”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促进人的发展,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属性。在具体实践中,教育目的的设定注重个人成长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培养人格完善、科技素养与劳动技能相统一的劳动者;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注重传递人类伦理道德规范、文化价值观念与传授科学知识和科技技能的有机结合。

(二)以大国办强教育为目标的现代化特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普及程度,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中高水平国家行列,逐渐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这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可以说,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强国建设体现出以“大国办强教育”为目标的现代化特征。

“现代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而普适的概念”,而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其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工业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综合国力的提升,教育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是其关键要素。教育强国战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而且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也促使教育强国战略不断深化和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以创新为驱动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通过加强科研、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最终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具体而言,以大国办强教育为目标的现代化特征表现为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教育强国战略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生成,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进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

(三)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引擎的融合性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党对科教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向了新高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单列为党代会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即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科技体系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体而言,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引擎的融合性特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外部环境的现实要求。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教育公平,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新时代背景下表现为教育要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适应,符合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特别是科技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这就要求教育与科技、人才之间协同联动,形成相互作用的强外部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教育内部关系的实质逻辑。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必须按照人才发展规律来进行,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等各个环节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也是真正社会意义上的教育实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向多元化和综合素质转变。因此,教育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各级各类高质量人才,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以多元组织共治为指向的包容性特征

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变得愈发复杂,社会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传统的、单向度的治理主体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需求,亟待打破权力垄断和绝对控制,构建网络化、系统性的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形成权力的多中心格局。可以说,多元组织共治参与教育强国建设内生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演变之中,贯彻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理念。事实上,多元共治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是通过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实现多个组织和参与者之间的共同治理的过程,即注重共策共力,以共同价值目标、同心协力、角色定位、社会力量培育、奉献精神为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既强调分工也强调合作与协商。

一方面,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界人士都被纳入到决策和治理过程中,确保各方利益平衡,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包容性。不同利益主体掌握的治理资源各不相同,通过多元主体共治的方式,各方能够不断连接和共享各自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形成合力进而解决问题,实现治理程序与治理环节的公开共享,最终形成明晰简洁、规范合理、高效公正的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教育组织、家长等多元组织通过充分沟通、协商合作,为学校治理过程中学校自主权和第三方参与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念指引,开辟民主化的参与渠道,最终实现教育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的重构。同时,现代教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注重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目前,在教育过程中更为注重多元组织共治,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

二、机理阐释: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如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教育强国建设要始终从强国理论体系中获取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背靠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擎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迁。如前所述,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人民性、现代化、融合性、包容性等关键特征,基于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的要素和特质,锚定教育强国理论体系的逻辑思路,全面阐释教育强国建设的运行机理至关重要。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点,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从人的现代化理论出发,教育强国建设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议题,形成了创造性破坏旧传统、改善后发外生型国家“穷国办大教育”面貌的逻辑中介。依托创造性破坏理论这一中介手段,教育强国建设能够集中利用更多具有“颠覆性”的新传统引领守正创新方向,最终达到高质量发展理论指向的逻辑终点,达成有组织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终极目标。

(一)人的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建设教育强国的逻辑起点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建构过程,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组成部分。人的现代化理论是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基本遵循,旨在以人为本推动强国体系的完善与超越,揭示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英格尔斯对“现代人”作了如下定义,即“一个人能够欣然接受在他周围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能够更自由地接受别人现在正享有的变化了的机会”。教育强国建设以人的现代化理论为逻辑起点,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指向“传统人”到“现代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这有助于重申立德树人的宗旨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确立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民立场,筑牢强国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教育强国建设的出发点是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使人获得全新的蜕变,全面唤醒人的潜能,激活自由发展空间,从而培养一大批强国所需的现代人。教育强国建设重视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与引领作用,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推动人“在开放、市场体制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价值观念、情感欲求、主体精神、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心理状况的超越性,即能伴随并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现代化贯穿教育强国建设的始终,通过教育之强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从而为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是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实质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为现代社会所接受、为现代化浪潮所吸纳、为现代化未来所需要的“现代人”。

教育强国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是西方世界以资本为中心、受物化逻辑主宰的模式,而是坚守教育人民属性与人民立场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延展和持续的起始范畴与最初规定,教育强国理论体系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逻辑起点也必然回归于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发展。坚持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导向,更多地从受教育者、教育中的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关注人民的美好教育需求,是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逻辑基本点。对此,建设教育强国要从人民立场出发,推动人民对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可持续增长,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全体人民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先实现人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拓展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全方面素养,以主体的现代化推动国家迈向富强的现代化。

(二)创造性破坏理论:颠覆式创新强国体系的逻辑中介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两种趋向不断博弈、批判继承与守正创新同步、矛盾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的长期探索过程,也是颠覆式创新旧传统的“再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以创造性地破坏旧传统为理论中介,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协同联动下,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迁。展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未来,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赓续现有建设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文脉,更要以整体性思维推动管理体系、育人模式、知识生产范式的颠覆性创新,驱动更多创新性技术在强国建设中的应用与超越,形成强而有力的逻辑中轴线。

创造性破坏理论是有力支撑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系统性跃迁的理论中介,能够为这种可持续性演变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为教育强国建设理论体系的发展和成长创造契机。创造性破坏理论由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创,意指创造性地突破原有结构的均衡状态,“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层面,创造性破坏理论指导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革、教育目标的重塑、教育内容的创新等,对不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诸多方面开展全方位变革,构建体系完善、质量优、水平高的卓越教育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创造性破坏理论推动教师培养体系的深化变革与守正创新,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新型教师,并使其能够传递自身的创造品质和想象力,深度赋能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以新人育新人,培育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创造性破坏理论作为教育强国理论体系的逻辑中介,在强国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是联结强国理论体系的中间环节。创造性破坏理论有助于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回应知识创新的时代需求。在以知识生产为导向的后工业时代,知识的创新与再创新依赖更多的颠覆性技术与创新活力。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强国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想象力的释放,通过对原有理论体系的解构、重构、再解构、再重构,从而推动教育强国体系的创新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世界各国以资源要素为基础的竞争转换为以创新、科技、人才为基础的竞争,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以及新组合形式的创新成为在质量上具有决定性优势的竞争主导。要应对教育强国建设中方法论的缺陷、避免教育强国体系陷入优绩主义的设计,就需要建立起创造性破坏理论的逻辑中介,提升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三)高质量发展理论:有组织推进教育之强的逻辑终点

追求质量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主线,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及其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殷切需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表征着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既包括基础教育强国建设又涉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囊括普通教育又包括职业教育。置身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坐标,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最终追求,秉持高质量发展理论,是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构建教育强国理论体系的题中之义。

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旨在揭示教育强国建设的终极指向,通过教育过程中全要素的有组织创新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教育是高质量发展理论关涉的一个重要领域,要在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引领下实现其有组织的创新,通过组织生态的全面变革以及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更公平、更优质的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理论的推动下,教育强国建设更能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规划强国建设的终点与方向。

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是锚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积极谋划教育强国战略方向的逻辑终点。高质量发展理论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始终围绕影响强国征程的顽瘴痼疾,攻坚克难、守正创新、接续前进,把教育事业摆在强国建设的首位,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此,教育强国建设始终离不开集体智慧的汇聚,聚焦重点领域的有组织创新和集成攻关,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集聚力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这要求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所有的基础学科联结为整体的价值系统,形成关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系统,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终点。

三、发展道路: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策略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风险的现代社会,教育强国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抑或仅凭少数主体就能简单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汇聚多元主体的协同合力,共同谋划和设计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策略。这要求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应把握人民性、现代化、融合性和包容性的内涵特征,遵循强国体系的理论逻辑,破除影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束缚,加快建成教育强国。作为后发型的教育强国,我国要基于基本国情,对教育强国理论体系进行中国化的研究和实践,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强有力地保障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此,教育强国建设应立足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引领作用,既要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以打造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又要深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创新,更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生态。

(一)坚守立德树人使命,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契约

教育强国建设是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过程,它始终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促进人的现代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点,聚集多元主体的协同合力,筑牢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行之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指出:“一项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将要求我们重新构想教育方式,不仅要从知识共享中汲取能量,还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扩大其包容性。”为此,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打造基于人民立场的教育社会契约,筑牢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开辟新道路、拓展新领域、激活新动能。

一方面,明确教育强国建设主体的责任边界,强化其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意识。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均是参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政府是统筹和规划教育强国建设部署的“牵引力”;学校是实施教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其中高校是为强国理论与实践体系贡献集体智力的“智慧大脑”;家庭与社会则是教育强国征程中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各方应厘定其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责任边界,并在其所处的育人场域推动立德树人的实现。一是要完善制度设计,在制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方针、实施方略、保障制度等层面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制度设计者既要广泛征集意见,又要根据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对不同主体进行清晰合理的责任规定,更要健全完善责任追溯机制,保障各主体切实履责的情况。二是要围绕立德树人展开教育强国建设的研讨会、咨询会、座谈会,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建言献策的作用,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精益求精。与会者要积极深入地针对立德树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提出有效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举办会议的教育强国建设者要搜集和汲取各方交织碰撞的合理意见与观点,营造和谐、共商、协同的氛围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非正式制度。三是要在人民性的引领下,培育积极自主的责任意识。除了政策宣传引领外,教育强国建设还要推动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鼓励政府、学校、家庭等多方建立能够实质性运行的共同体,促进内部的良性交往沟通与一致的责任伦理导向,高效分担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另一方面,发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精神伟力,凝心聚力攻克人民美好教育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受教育群体而言,教育强国的建设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如其在未来现代化发展中所必备的数字素养、前瞻能力与批判精神等,在资源供给、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方面予以保障。针对社会环境变化与发展模式更迭带来的学生需求变化,政府和学校要设置灵活性的处理方案,在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教育内容设计等方面响应新需求,“按照未来产业或引领性产业发展状况,建立专业与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以更好地契合前沿知识、未来技术的更新与发展要求”。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有能力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者,不仅需要高水平、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还需要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者与社会教育者,从而保障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实现。因此,要根据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以及不同教育者的差异,制定“强教·强师”“强家教·强家长”等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国建设方案,建立专门机构和互动平台,促进教育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相互学习,从立德树人的“供给方”为学生“需求端”持续赋能。

(二)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机制

教育强国建设是以创新为动力之源的守正创新过程,离不开对深化改革创新的可持续性探索,尤其是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全要素融合,以全要素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迈向新发展阶段,我国已跨越不发达的“穷国办大教育”阶段,建成教育规模最大的“教育大国”,正向屹立世界教育之林的“教育强国”目标迈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创新,通过其创新精神与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破除教育强国征程中的各种障碍。为此,有必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机制,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协同的矩阵效应,使深化改革创新成效不断契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

一是纵深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无论是政府、高校、企业,还是其他参与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的社会力量,均要胸怀国之大者,先是在理念层面深刻认识科教融汇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再立足“两个大局”的实践背景,主动融入颠覆性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与应用研究创新发展的过程。政府要全面把握科教融汇、产教融汇面临的堵点难点,因地制宜,客观地看待实施科教融汇的既有基础,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校企深度合作,并规划建设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的试验基地。学校和企业作为重要参与方,要积极签订科教融汇合作协议,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学科体系建设、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通力合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人,不断促进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的融合。

二是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构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智能联动的“创新—再创新”互动模型。后工业时代,数字技术具有跨界性、融合性、扩散性的特点,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在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推进、数字化浪潮激荡奔流的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全要素创新需要依托数字技术的赋能。对此,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要借助物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组建“一网通式”的智慧平台,对创新链条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与实时反馈,扫描和诊断协同创新之中存在的短板与难题,还要利用元宇宙、量子信息、云技术,组建虚拟与现实交互的协同创新平台,模拟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融合创新的最佳模式,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发展。

三是优化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格局,形成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协同合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体化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重要保障,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科教融合的教育治理要及时优化调整方向,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主轴,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开展高质量的治理行动。如强化对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过程的监测与评估,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管,对取得显著效果的企业、学校进行激励。“监测评估最终需立足于数据报告、问题解决与治理追责,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报告与问责机制,妥善处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及后续整改问题,提升内部治理的效率及透明度。”此外,要优化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布局,高效统筹与调配资源,培育原始创新成果,深化全球合作交流与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生态

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一项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充满险阻的系统性工程,亟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优化组织形式激发主体活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不是“大水漫灌”式的形式主义,而是充分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与教育环境,打造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高质量平台,从而实现组织生态的和谐共鸣,促进教育整体实力的有效提升,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必要在教育领域健全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其在教育环节的优势,促进学科育人组织的协同发展,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生态。

一是强化跨领域集成攻关,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在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各主体要深入理解和认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关键,贯彻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密切开展多螺旋的跨界合作。要建设一批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试验区、示范区、创新区,加强大学自身能力建设,用好企业资源优势,发挥跨学科攻关与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自立自强,从而优化教育强国建设的成效。作为示范区的教育主体,学校应更加注重团队建设、文化传承、生源选拔和环境营造,在找准研究需求、组建多元团队、创新成效评价和获取经费支持等方面不断创新。

二是深化有组织的跨界合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共同体组织。家校社协同育人要充分发挥主体有组织创新的协同合力,用好共同利益这一跨界合作的“催化剂”,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聚集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应国家之需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拔尖人才。一方面,政府要更好地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缩小政府治理角色差距,应该明确政府教育治理角色定位及其权力分配与运行的制度化机制”。学校要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在管理体制、评价体系、组织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出经验、作示范,增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实质性合作,“形成‘去中心化’的兼容并包的组织集群效应,形塑组织中学术权力的决策力与行政权力的执行”。比如,定期召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推进会议、开展家校社共同参与的专项教育活动、吸纳家长与社会力量参与学生评价等。

三是推动教育者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教育事业、强国建设伟业结合起来,塑造价值认同与创新精神,协同促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培养环节要规避一些单打独斗的现象,进一步发挥多主体的力量,吸纳教育专家、中小学名师、社会行业精英等共同组建新型教师培育团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多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教师应勇于打破角色行为的同质化倾向,积极参与国际化的活动,主动提高国际化知识与能力,构建个性化的国际知识体系,努力使自己成为拥有大格局、大学识、大技艺的新时代‘大先生’”。同时,教师还要主动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落实教育强国与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一体化部署,走上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征程。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 本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
《内蒙古社会科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