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会科学》| 陈亮,孙谦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多重逻辑与行动路向

学术   2024-09-24 17:00   内蒙古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义、多重逻辑与行动路向

陈亮,孙谦

陕西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陈亮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谦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驱动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调整。新质生产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深度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同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技支持与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共同致力于回应时代需求与驱动高质量发展,凝练了培养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劳动资料和拓展新型劳动对象的核心任务,展现出历史逻辑、战略逻辑、实践逻辑、话语逻辑等层面的互促发展规律。基于此,高等教育须把握新质生产力变革方向,从擦亮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底牌、铸造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王牌、锚定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牌、创建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优势品牌等几个方面,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全球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变革与调整。高等教育作为驱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指向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高校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拓展了更多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成为开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和塑造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学界对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内涵的阐释,刘振天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的生产力本质的最新揭示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二是对要素特征的分析,赵峰、季雷对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是劳动对象的质变、劳动资料的质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革新等进行了分析。三是对形成机制的探究,廖伟伟对高深知识生产、技术元素整合与产业技术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研究。但对于运用新质生产力理论审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较为鲜见。基于此,本文从剖析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厘清新质生产力赋予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澄明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进而探索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路径,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和支撑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一、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耦合关系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科技与人才是促进重大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发展新质生产力依赖于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形成同频共振的耦合关系,共同致力于回应时代需求、促进知识转化、引领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同源共生: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时代需求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旨归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人口的不断攀升与资源的逐渐匮乏,导致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的生产方式已无法契合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的时代,高等教育能够充分借助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由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转型。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在科技前沿持续创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推动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以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高素质人才具备的深厚专业素养、创新思维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

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协同助力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迈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产业的优化与升级提供科技支持,推动高等教育走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未来。企业通过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尖端科技显著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为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层触动了高等教育的连续变革。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致力于“追求高深学问,促进前沿研究,大学的特质不完全受制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而是展望更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法。为此,高校通过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够促进重大科学发现、理论创新与颠覆性技术突破,同时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引动共长: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能量转化

知识创新是不断催生、储存和积聚新的理论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应用则是将这些抽象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动力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知识应用的能量源泉。新质生产力诞生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产物,更生动诠释了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能量转化机制。知识创新通过不断探索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孕育出前沿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知识应用则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使新知识、新技术真正落地生产部门,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丰富的实践载体。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学术资源配置等为抓手,构建和完善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及其应用机制,通过知识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孵化与发展。

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知识创新向知识应用转化的重要机制。首先,高校通过构建与政府及产业界的紧密协同机制,获取政策与资金支持,确保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从而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其次,高校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设立专门的资助资金,以及与专业科技成果转移机构合作,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再者,高校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进并培育高层次专家,以及鼓励师生广泛参与科研项目,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最后,高校还致力于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信息的无缝对接,以有效支撑校内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推广,最大限度地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协同再生:驱动发展与引领未来的功能革新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构筑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支撑。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基石,通过深化科技研发活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孵化新兴产业等途径,为构建绿色化、智能化、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方向指引。高等教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擘画未来蓝图的进程中,需要助推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实现经济强国与教育强国协同并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聚焦技术革新与升级,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通过动态响应市场需求,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契合时代需求,以高效配置资源为抓手,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福祉。最后,新质生产力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为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通过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高校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强重点科研创新领域投入,精心规划和打造融合多学科、多专业交叉探索的集成化科研平台,推动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突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其次,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高素质新型人才供给优化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创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与优化学术创新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锻造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最后,高校通过社会服务升级新质生产力,通过与产业界、科研机构、政府、社会公众等紧密合作,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进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通过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高等教育以知识共享和传播为载体,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者以科技创新为纽带连通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通过推动生产方式革新创造新型劳动资料,引领产业升级变革、拓展新型劳动对象,从而驱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更新迭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知识共享:培养具备高阶素养和跨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

知识共享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高等教育蕴含的知识共享机制为塑造适应现代高端技术、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劳动者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等紧密合作,通过组织多元开放的交流研讨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精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以提升其数智素养与技能。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加强跨学科课程整合,引导学生涉猎多元化的前沿知识和科技创新领域,进而构建全面深入的高阶认知体系。此外,高校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吸引学生参与团队创新活动,调动其创新思维并激发创业激情。通过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向社会输送大批具备高阶专业素养和跨界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培养新型劳动者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多元化、创新性的知识共享机制为牵引,在推进知识生产与传授的深度融合中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首先,高校通过设计跨学科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划分对学生视野和思维造成的局限,促进学生共享、融合多领域知识,进而培养其跨界创新能力。其次,高校通过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最后,高校通过项目式学习、多元智能学习等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旨在培养探究驱动型学习者。这种新型人才是“能探求和培养有前景观念的人。这种观念可以使他/她成功驾驭不断的变化、利用职业机会、享受生活,并且有思想地参与公共生活”,在劳动中自我实现、服务共同利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知识创新:高质量创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新型劳动资料

知识创新为劳动资料的研发与改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知识创新促进生产工具的技术升级和效能提升,创造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科技新型劳动资料,从而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物质基础。高等教育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对新型劳动资料的创造发挥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严谨的研究方法,不仅开发了大量的知识资源,而且通过组织师生开展科学探索与实验,促进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迭代,这些知识成果经过转化与应用衍生出新型劳动资料。如高校师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创造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先的生产工具,这些新型劳动资料的出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上述创新与转化,高等教育不仅高质量地创造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新型劳动资料,而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创造新型劳动资料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动力之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为基础,通过知识创新推动新型劳动资料创造性发展,不断实现生产工具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首先,高校通过发挥科研重镇作用,以顶尖的学术团队与先进的科研设施,为探索研发高科技劳动工具提供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与实验条件。同时,高校通过系统的科研规划与持续的创新投入,深入挖掘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前沿性科学技术,催生出智能材料、绿色电力、人形机器人等新型劳动资料。其次,高校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紧密合作实现学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动态链接,加速新型劳动资料的研发进程。最后,高校通过引进并吸收国际先进科技创新理念与技术手段,结合国内实际应用进行创新开发,进而提升新型劳动资料的研发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三)知识应用:革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驱动的新型劳动对象

人类通过对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在推动生产力革新与演进过程中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支柱,拓展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数据资源等为代表的新型劳动对象群体。高等教育作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力量,通过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成长,夯实新型劳动对象的发展基础。一方面,高校通过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和强化与产业界的联动,实现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扩大劳动对象的范畴。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高等教育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与人才培养作用得到凸显。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加速了新技术的市场推广,更为产业发展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这些新型劳动者更加有效地推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的前瞻性布局,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劳动对象的拓展提供了学科和人才支撑,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拓展新型劳动对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物质之基。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以知识应用联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持续革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未来产业驱动的新型劳动对象。首先,高校应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对学科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因地制宜地将重心转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学科领域。其次,高校将知识的深度应用着力于人才培养,通过设计富有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高校通过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实现对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最后,高校要不断汲取国际先进科技与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借鉴吸收,促进高等教育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多重逻辑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旨在将高等教育打造成为孕育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进步与提升起着重要的反哺作用,为高等教育开拓了丰富的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从历史逻辑、战略逻辑、实践逻辑、话语逻辑出发,剖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主攻方向、行动机制和世界责任,能够为揭示和把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互促发展规律提供指引。

(一)历史逻辑:服务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主题。我国高等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奠基与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与体系完善,再到新时代的内涵提升与战略转型,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高等教育通过不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现今,高等教育通过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助力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创造高科技劳动资料、拓展多质态劳动对象,催生并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伴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在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中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摇篮,通过严谨的教育体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具备深厚学术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构成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不竭动能。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作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其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科研输出和人才培养密不可分。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产业升级的前沿方向,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支点。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直接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紧密融合,不仅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二)战略逻辑: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构成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高等教育以其深厚的学术基础与丰厚的教育资源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理论创新,而且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融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革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孕育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支持和技术储备。同时,高等教育通过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环境,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此外,高等教育还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科技竞争力。

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科技创新围绕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性布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支持高校与城市群、都市圈深度融合建设区域创新高地,进而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产业创新围绕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与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行战略性安排。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通过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协同效能,支持高校与产业界合作,共同推进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突破,从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这种布局为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种产业体系模式,一个支持持续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让更多的未来产业在中国生根、成长。

(三)实践逻辑: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快速演进,以生态网络为特征的创新3.0时代使传统封闭的技术创新模式或线性、链式合作模式逐步让位于多主体、强互动的协同创新模式。高等教育发起并构建多主体、强互动的协同创新模式,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供给提出的外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培养高端人才,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人才成长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与人才又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再生发展。据此,教育、科技、人才便形成了“协同创新—循环互动—螺旋上升”的生长形态,为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提供了科学指南。一方面,高等教育能够根据科技发展的新趋势,鼓励高校创新和优化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开设跨界科学课程、组织交叉学科科研项目训练等,增强学生开展跨界科技创新的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能够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鼓励高校探索健全以有组织科研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制度,引导高校教师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员开展合作创新。通过与政府、产业界、社会公众的合作,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汇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强大动能,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倍增效应。

(四)话语逻辑:营造命运与共的国际环境

国际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系统体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效的国际标尺。我国高等教育若想让世界听到并认同我们的表达,就必须展现出不俗的实力。“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皇冠上的‘明珠’,将进一步承担发展人类智识和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理应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实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国际化战略。鼓励高校通过开展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站稳脚跟,在探索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生态、能源、健康等重大问题上实现换道超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聚焦科技创新,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体系是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高等教育瞄准科技前沿有助于加速构建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高校通过追踪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动态,能够及时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学科整合以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具备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流才能。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参加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加快培育壮大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主体,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国家通过支持高校参与国际科研项目,与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联系,争取优质资源,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与人才培养能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此外,高校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与成果共享机制等,能够展示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此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路向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基石,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科技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指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从自主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增强国际交流合作优势等方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推动和支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一)擦亮底牌:推进高素质新型人才自主培养

自主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底牌和独特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高校培养能够创新前沿科学技术、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的高端人才,也需要高校输送熟练使用新型生产资料和新型生产工具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紧扣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需求,擦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底牌,营建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的“加速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相协同的自主培养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维度看,拔尖创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高校应关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高校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校准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与颠覆性技术突破,培养具有深厚知识基础、创新精神、数智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其次,高校要聚焦创新能力培养革新课程体系,通过开设跨学科创新性课程,尤其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性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高校要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维度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力量,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首先,高校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富有创新精神、具备现代信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新型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铸造王牌: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高等教育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新质生产力在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摇篮中催生并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以壮大高质量科技创新主体、创建高效能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依托,铸造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王牌,加快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在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层面,高校应凝聚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竞争力,将大学使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紧密结合。首先,高校应与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社会公众等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共同体,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其次,高校应引进培育顶尖科研人才,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稳固壮大科研队伍。最后,高校要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技术转让加快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在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层面,高校应激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转化力。首先,高校要通过领建或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确保科技创新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动态。其次,高校要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与政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拓宽科研资源投入渠道,更新升级实验设备,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最后,高校应健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通过设置科研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在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层面,高校应增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突破力。首先,高校要以开展有组织科研为目标,组建大科学团队,打破科技创新人员的学科和组织从属关系,支持师生参与由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创新的大科学创新团队,聚力实现“卡脖子”技术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其次,高校要构建高端引领、区域联合、多方联动的协同创新机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引领组建跨界科技创新团队,将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与广大一线科技人才联合起来,开展科技攻关,共同解决人类遇到的危机与挑战。

(三)锚定金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全国各地结合区域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指引和根本遵循。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依循因地制宜的根本方法,锚定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校应紧扣区域发展需求,通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发区域创新活力。首先,高校应深化与区域产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项目合作、实施技术转移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次,高校应聚焦区域发展的关键领域,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研究,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最后,高校应加强与高水平创新主体的合作交流,通过建立创新联盟、组织学术会议、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共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

在推进产业革新方面,高校应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产业学院等方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确保教育更加贴近产业需求,直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其次,高校应参与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帮助政府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政策,协助政府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最后,高校应与其他创新主体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技术性服务,继而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创建品牌:厚植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优势

新质生产力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演进中催生,其发展与世界紧密相关。高等教育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创建以科技创新、教育共享为内核的国际交流合作品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科技创新层面,高校应积极融入世界创新高地建设,以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首先,高校要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学者互访、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促进知识与技术共享,加速科技创新进程。其次,高校要积极参与“中国—欧盟科技创新旗舰合作计划”“‘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此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最后,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既要自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又要诚邀国外顶尖科学家来华工作。

在教育共享层面,高校应瞄准世界教育中心靶标,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高校要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的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高校要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或开展联合办学等途径实现在地国际化,吸收国际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其次,高校要借助生产力变革带来的前沿技术,在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我国高等教育品牌,推动“慕课出海”“留学中国”等品牌走向世界,以此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与竞争力。

结语

实践表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已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新质生产力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指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耦合关系,本研究阐明了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本研究凝练了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驱动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螺旋上升,以培养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劳动资料和拓展新型劳动对象;从历史逻辑、战略逻辑、实践逻辑、话语逻辑等多个层面,揭示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互促发展规律。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则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开拓了创新空间。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探索一条加速擦亮底牌、铸造王牌、锚定金牌、创建品牌的实践路径,这包括自主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优势等方面,以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并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本研究对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案例等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展望未来,随着工业4.0时代的不断演进,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与支撑作用将更加凸显,成为推动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本研究旨在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与探索方向,以回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课题,期待通过本研究为加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和支撑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繁荣发展。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逻辑构架与协同机制研究”(编号:BIA240111)。
  • 本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编辑部
《内蒙古社会科学》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现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最新文章